魯迅去世后的歷史,魯迅去世后的83小時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42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魯迅去世后的歷史】,今天犇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魯迅去世后的歷史:魯迅去世后的83小時2、魯迅去世后的歷史,1936年魯迅去世留下7條遺言1、魯迅去世后的歷史:魯迅去世后的83小時
魯迅,曾用名周樟壽,后改名為周樹人。可能是現代文學里最無法忽視的存在。
愛吃甜食,擁有數十個以上筆名,與表面看起來很反差地寵娃。
有獨特的時尚品味,曾經教導蕭紅如何穿搭,罵過半個民國文人圈……
直到他去世后的幾十年,他的言論和預言再度頻繁地出現在各大新聞事件中,人們才逐漸意識到,我們失去的是什么。
今天我們把時間倒回魯迅先生逝世的那一刻,以及之后的83小時。
試著還原那些天的種種細節。
【逝世 0小時】
1936年10月19日早晨5點,魯迅終于因肺病醫治無效,病逝在上海。
這一天,他本與好友內山完造有約,卻只能臨時取消,用最后一點力氣,寫下了一封信:
“出乎意料之外,從半夜起,哮喘又發作起來了。因此,已不能踐十點鐘的約,很對不起。”
這成為他的絕筆。
【逝世 0.5小時】
噩耗傳到他摯友耳中,相距只有幾百米的內山完造第一個趕到。
他到的時候,魯迅的額頭還溫暖,手也還溫暖。但呼吸已經停止了。
“我用一只手握著先生的手,一只手按在先生的額上,溫味漸漸地消失下去了。”
【逝世 1.5小時】
7歲的“小白象”周海嬰從沉睡中醒來。
仆人許媽眼睛發紅,低聲告訴他:“爸爸嘸了,儂現在勿要下樓去。”
但話還沒說完,他已經沖下了樓。
【逝世 3小時】
蕭軍得到消息趕來。
他沒有猶豫,沒有停歇,沒有客套和應酬,直撲到魯迅遺體的床前,跪倒在地。
這個關東漢子就在魯迅的床前嚎啕大哭,好久沒有起身。
直到許廣平對他說:
“不要哭了,我們做事吧。”
【逝世 4-8小時】
在寓所里,治喪委員會成立。每一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人和名士。有蔡元培、內山完造、宋慶齡、茅盾、胡風、周作人……
他們向全世界發表了魯迅先生的訃告和遺言。里面有一條是:
“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
“除祭奠和表示哀悼的挽詞花圈等以外謝絕一切金錢上的贈送。”
——這時全世界才開始得知魯迅先生去世的消息,舉國悲痛。
【逝世 9小時】
魯迅的遺體被移到了膠州路萬國殯儀館的二樓。殯儀館派車來接。
殯儀館的吊唁大廳和走廊,早已經掛滿了挽聯,直到大廳外的空地上,都拉起繩子掛滿了雪白的挽幛。
【逝世 13小時】
他生前的好友奧田杏花,用特殊的技術為魯迅制作了一個石膏遺容。在制作的過程中,還粘下了魯迅先生臉上的20根胡須和2根眉毛。
一個人死了,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刻”下他的樣子。
【逝世 24小時】
日本的報紙報道了魯迅逝世的消息,正在日本的蕭紅,也終于在報紙上看到這則消息,標題是魯迅的“偲”。
她看不懂,但心里已經隱隱不安。
她在書里寫道:
「在我看來,雖是早晨,窗外的太陽好像正午一樣大了。」
她前幾天買的那本準備送給魯迅的畫冊就這樣永遠留在了手上,再沒能送出去。
葬禮之后,她曾經寫了一首詩:
「我就在你的墓邊豎了一根小小的花草,/但,并不是用以招吊你的亡靈,/只是說一聲:久違。」
【逝世 28小時】
瞻仰遺容。靈堂上被各界送的挽聯和花圈塞滿。
上海煙廠工人的挽詞是:“精神不死”。
而郭沫若的挽詞則是:“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欽誦二心,憾無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生前的「世紀罵戰」,人死后,終于恩怨全消。回頭想來,還有點懷念的熱鬧。
【逝世 58小時】
在萬國殯儀館舉行「啟靈祭」,在最后的行禮瞻吊后,魯迅的面容永遠隔絕。
簽名的人一共有九千四百七十人,但還有更多人沒有簽名。
很多人就只是靜靜地來了,呆了一會兒,又悄悄地離開。
不知道背后有多少個故事。
確定的是,魯迅先生用筆寫成了一張網,將那個時代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逝世 75小時】
出殯的日子。
儀式下午才開始,但是從早上開始,殯儀館門前就已經站著長長的隊伍了。
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就等在這里的,可能是天還沒亮的時候。
他們自覺地,安靜地站在這里。透過層層疊疊的人群,有各種各樣的臉。
卻都是一樣的表情。
【逝世 81小時】
開始出殯。
宋慶齡、蔡元培、沈鈞儒和作家巴金、蕭軍扶柩上了靈車。。
隊伍跨著沉重的步伐前進,沿途又有許多群眾加入了行列,送葬的隊伍越來越長。長到望不見頭。
終于,在哀樂聲中,宋慶齡將一面繡著“民族魂”的白綢旗子,覆蓋在靈柩上。
【逝世 83小時】
人群在暮色中默哀,魯迅先生終于安息在土地里。這一片他曾經用筆捍衛過的土地里。
全世界也終于慢慢消化了這個事實。
在他生前的遺言里曾這樣寫道:
「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情。
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蟲。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種禮儀,是請別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別人。
魯迅卻說: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逝世 83年】
今天,正好是魯迅先生離開后的83周年。
他在這個時代翻紅又翻紅,面目反而一點點親切了起來,好像從來沒有離開,就好像他說的: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
從這個角度來看,魯迅始終還活著。
2、魯迅去世后的歷史,1936年魯迅去世留下7條遺言
說起魯迅,現在每一個讀書的學生都知道他是一個文學家,寫了很多散文,而且很多現在依然是中學生必讀的文學作品。其實魯迅的成就遠遠不僅僅是寫了幾篇散文那么簡單,他是我國20世紀的文化巨人,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魯迅,原名周樟壽,籍貫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早年去日本學醫但中途肄業,隨后投筆從文,開始了他偉大的文學創作之路。從他的《狂人日記》開始使用魯迅這個筆名,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對當時中國的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力。如今魯迅的影響依然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他的散文集,雜志等為我們熟知,供我們學習。
魯迅死亡之謎
魯迅于1936年10月19日去世,他的死有點蹊蹺,如今成了一個謎了。為什么會這么說呢?主要原因在于一名日本醫生。魯迅晚年身體一直不太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不至于迅速致命。
當時為魯迅治病的醫生是須藤醫生,是一名日本軍醫,此人素來有侵略的思想。當時魯迅是反對日本入侵中國,并且號召了有志青年一起抵抗,而魯迅的主治醫生須藤是一名日本復員軍人,右翼分子。曾經有人向魯迅建議不要找須藤看病,但魯迅沒有聽從,認為一名醫生不會有歹心,但此后不久魯迅就離奇去世了,這其中不免讓人有懷疑。
魯迅的遺囑
文人在臨死前留下遺囑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魯迅作為大文學家,他在去世前的一個月,在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死》一文,該文中詳細列出來自己死后的七大遺囑。
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斂、埋葬拉到
三,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情
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是糊涂蟲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魯迅的七大遺囑,有幾條是寫給自己的,也有的是寫給他的兒子的。如第一條喪失收受不收錢,說明魯迅不想讓大家因為自己破費,但對于自己老朋友的心意,魯迅還是不能推脫的,這是來自自己老朋友的一份祝福。
不僅如此,魯迅希望自己的葬禮能干凈結束,且不需要為自己搞什么紀念性的活動等,說明他不希望自己去世后帶給他人更多的影響,讓大家管好自己的事情。不過魯迅的名氣很大,他的去世帶來的影響是他自己都無法預料的。在魯迅去世后,文學界宋慶齡,矛盾等人都對其進行了哀悼祭奠,舉辦了治喪委員會,有數以萬計的人前來祭拜他。
魯迅留給兒子的遺囑
在魯迅的七條遺囑中,有一條是專門寫給他的孩子的,就是第五條“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魯迅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果沒有才華,而從事文學家和美術家兩種職業,這是為什么呢?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文學家和美術家兩種職業需要平時大量的積累,就拿文學家來說,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寫作等才能積累起來自己的文筆,這個過程十分枯燥,魯迅作為偉大的文學家,自己也是深有體會的。
美術家也是如此,雖然魯迅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畫家,但是他翻譯了許許多多的畫集,同時發表了很多美術論文,對美術行業也有很深的造詣,這兩個行業的入門和難度,不是一般人所能玩的。魯迅勸誡自己的子女沒有才華就不要從事該行業,意思也就是說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講得非常有道理。
魯迅雖然已經去世了84年了,但他對中國文學以致其他方面的影響巨大。如今我們依然在學習魯迅的散文,學習的愛國思想,從他留下的作品中,我們能了解他那個時代的場景,細細品讀,能感受到當時社會的變遷,更好地讀懂他。
本文關鍵詞:魯迅死后發生了什么,魯迅逝世前后一些情況介紹,魯迅逝世前后情況介紹,關于魯迅逝世前后的一些情況介紹,魯迅逝世前后的一些事情。這就是關于《魯迅去世后的歷史,魯迅去世后的83小時》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魯迅去世后的歷史,魯迅去世后的83小時":http://eshow365.cn/3-74273-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實數的具體分類,必修二第七章:復數
- 下一篇: 藿香正氣水的禁忌,藿香正氣水別亂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