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q0ghy"><meter id="q0ghy"></meter></bdo>
    <rt id="q0ghy"></rt>
  1. <label id="q0ghy"></label>
    <bdo id="q0ghy"><meter id="q0ghy"></meter></bdo>
    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小常識 > 正文
    已解決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來自網友在路上 11488148提問 提問時間:2023-07-30 03:45:43閱讀次數: 148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48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今天犇犇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揭開了殷商文化的陰暗面2、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10分鐘助你分清鼎鬲甗簋簠

    1、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揭開了殷商文化的陰暗面

    引言

    如果說《封神演義》只是一則神話故事,那么商朝背景下,被描述成心狠手辣的君主商紂王帝辛,卻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

    神話中的商紂王帝辛及妖妃妲己,兩人處心積慮所想出來的炮烙、剖腹、挖心等刑罰,殘忍程度皆是眾人有目共睹的。

    但你知道嗎?歷史上的商朝“噬人制度”恐怖程度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例如商朝的人殉人祭制度,就是用來殉葬或祭祀的,雖然都是把活人弄死,但這些人多為奴隸,亦稱之為人牲。人殉顧名思義就是用活人殉葬;人祭的起源要更早一些,奴隸主會把人同豬狗等牲畜般當作祭品。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古裝神話劇《封神演義》)

    講到這里已然使人毛骨悚然,但這還不是最殘忍的,更恐怖的還有一種吸食人頭的祭祀儀式,殘暴程度令人咋舌。

    見過吃猴腦、豬腦的,卻仍然無法相信有吃人腦的,真是駭人聽聞。可是,從考古學家兩次意外發現青銅甗里裝有被蒸煮過的人頭后,不得不承認,此事并非空穴來風。

    那么問題來了,商朝為何會有如此殘酷的祭祀文化?

    一、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從現有的考古材料看,甲骨文卜辭中,關于殷商人好戰的記載可謂屢見不鮮,這可能源于商王朝是史上巫術鼎盛的朝代。

    在當時,祭祀乃國事的重中之重,而他們日常祭祀幾乎每次都必備人牲,從而導致了無休止的血腥和殺戮。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殷商戰爭)

    殷商晚期,奴隸主貴族橫征暴斂,諸侯國也常因私利戰亂四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奴隸主根本不把奴隸當人看,實施各種殘暴的剝削,一時間民眾的反抗聲激發了戰禍,導致生靈涂炭。

    殷商人對待戰俘的手段極其殘忍,大多都是先刺死,再用于祭祀活動。祭祀一般以人殉人祭為主,身份不同,祭祀方式也有所不同。

    人祭多以戰俘為主。人殉則分為兩種:一種是全軀葬,多為亡者寵幸的妻妾及奴仆武士。墓主人的周圍放入全軀葬的殉人,還備有薄棺和少數隨葬品;

    另一種是身首異地而葬。這種殉人,身首都是分別埋入墓坑填土中或墓道中,真的是連個全尸都不給人留。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奴隸身首異地而葬)

    祭祀坑遍布于殷王陵陵區內,還有公共祭祀場所,人牲坑中近2000人,分別埋葬的有全軀人骨、身首異地的人頭和肢體。

    古往今來,祭祀儀式以祭祖為最常見,比如,我們固定的傳統祭祖節日有清明節、中元節等,屆時遠方的游子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也會趕回家鄉祭拜祖先。

    但殷商人的祭祀卻是五花八門,幾乎納入日常。有砍頭的伐祭,焚人的燎祭、將人剁成肉醬及血祭、活埋等各種方式,簡直是無所不祭。商朝早中期的人殉,一般都是與狗同埋,遷殷后則單埋為主。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恐怖的祭祀)

    比如武丁等時期的奴隸主要來源于被擄獲的羌人,而羌人奴隸經常作為祭祀品與牛羊同祭,所以為了大量擄獲奴隸,羌方便是他們主伐對象。

    考古專家從已發掘的殷墟中,證實人殉人祭的人數高達6000多人。發現殷王陵和殷王室墓15座。每墓殉葬數十人至數百人,中小奴隸主墓每墓殉葬一人至數人。

    殷商的宮殿、宗廟建筑,也是使用人祭的重要場所。人祭最多的是小屯乙組第7號宮殿址,共用585人。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各種祭祀儀式)

    其實這種噬人的文化,早在4000多年前原始社會晚期就有了,卻在盤庚遷殷后盛極一時,武丁時期用于祭祀的人數更是高達9021人。如此殘酷的習俗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時,被人們深惡痛絕才逐漸廢除。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暴虐的實施者終不能將真相掩蓋。隨著考古熱的崛起,出土的文物如雨后春筍一茬接一茬,專家們的追根溯源,令民眾對過往種種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裝有人頭的青銅甗,在《封神演義》的催化下,顯得格外神秘。其實考古學家在1984年第一次發掘青銅甗時,并未做多想,只是單純地認為青銅甗埋在地底幾千年,可能受外力破壞才導致有顆人頭滾入其中,不足為奇。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盛放頭骨的青銅甗)

    當1999年,再次發掘青銅甗中,赫然盛放著千年人頭時,他們震驚了,如果第一次實屬偶然,那么第二次就是歷史必然發生的產物,考古學者帶著獵奇的巧思,緊鑼密鼓地展開研究。

    二、青銅甗里的秘密

    青銅甗在現代是尊貴的文物瑰寶,但商朝卻是貴族用的炊具。青銅甗的出土為學者們研究歷史提供了有力的依據。那是一個等級制度劃分極森嚴的時代,貴族使用青銅器、小民百姓使用陶器。

    殷商晚期是青銅時代的鼎盛期,甗作為古代炊具的一種,上方盛放食物;下方裝水,中間隔層有孔的箅子,整個青銅甗類似蒸鍋。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青銅甗)

    本是供貴族用來蒸煮食物的,為何蒸煮的是顆人頭呢難道殷商人喜歡人食人?這也太恐怖了。

    當然,考古是件非常嚴謹的事情,為了揭開青銅甗中的秘密,并驗證商人同類相食的真相,還需要對頭骨全面檢測。

    于是專家憑借現代化先進的檢測技術,將些許頭骨碎片進行化驗,研究結果顯示,該頭骨鈣質流失殆盡,證明的確有人刻意蒸煮過這顆少女頭。

    專家們還從顱骨形狀及牙齒磨損度和發育的程度中,確定這是位15歲少女的頭,來自安陽東南方的安徽六安。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15歲少女頭骨)

    根據青銅甗出土的地表層時間分析,晚商時期,東南方的族群曾被帝乙和紂王征討過,當時他們擄獲了眾多戰俘。這個被殘忍殺害的15歲少女很可能是個戰俘。

    事實證明,殷商人確實有著吃人的習俗。在《封神演義》里也有商紂王烹殺伯邑考做成肉醬的橋段,雖是神話,看來也是憑借商紂王的原型改編。

    事情越明了,離真相就越近了。既然是吃人,那么被吃掉的少女究竟是什么身份?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封神演義》里商紂王將伯邑考做成肉醬)

    三、少女身份揭開最血腥的歷史

    從史料中獲悉商朝偶爾會有食人行為,但都是在發生大事時,為了慶祝才吃,并只能供貴族享用。要知道,族群的食人等級制度是非常嚴格的,例如:高等級的人吃人,低等級的只有被吃掉的份。

    專家分析,由于殷商戰爭頻繁,這個少女的部落戰敗后,她也成了眾多俘虜中的一員。她可能是個地位低下的人,又或是個被隨意販賣的奴隸。但在接下來的研究發現,這少女并不是地位低下的奴隸。

    專家取下一顆牙齒做元素分析,因為地域差異造成不同區域生活的族群飲食氣候不同,那么牙齒里的元素比例也會有差異。女孩牙齒平整度較高。說明她日常以肉為食,其真實身份應該屬于貴族階級。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取下少女牙齒做分析)

    畢竟當時的貧窮人家連吃糧食都是奢侈,更別想吃到肉食,還有的也許只有吃樹皮啃草根的份。在這種情況下,牙齒的形狀在堅硬食物的咀嚼中變得差異化。

    人類的牙齒正常情況下,長到12歲就基本發育成熟。成熟后的牙齒里,鍶同位素將被徹底鎖定。也就是說,不管當初她在哪,就算是12歲以后移居他處,其鍶同位素也不會改變。追本溯源,學者們斷定她是安徽六安人,而且很可能是貴族。

    由此可見,1984年、1999年兩次出現被蒸煮過的千年頭骨,并非意外掉落在青銅甗里的。而是戰爭結束后,祭祀時被人砍下腦袋煮著吃了,細思極恐。

    為何商朝會有如此缺德的食人制度?

    四、泯滅人性的祭祀行為

    當時整個殷商社會都盛行巫鬼之風,用俘虜的血肉來祭祀神明。在商朝君主的認知里,人是萬物之靈,是作為獻祭神明時最虔誠的祭品。

    只有將非常重要的人物作為祭品,置于青銅器中祭祖,才能彰顯殷商文化最隆重的祭祀。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獻祭作為一種威懾手段)

    從政權層面上說,用敵對族群的首領及親屬作為獻祭之物,對周邊部落也是一種威懾。商王為了獨享諸神福佑,只得給神明提供大量的祭品,那么唯有征服統治大地上的所有民族,才能壟斷向仙神獻祭的權力。

    因此殷商統治從來沒有外來威脅可以動搖,他們獨占中原長達600年。作為商朝君王,最重要的就是不停安排獻祭,把祭祀當作日常工作。

    當時這名貴族少女被斬首后,殷商人將她的頭顱作為鬼神祭祀里一個高貴的祭祀品,盛在青銅甗中蒸煮,并恭敬地奉獻給鬼神和祖先,以祈求上蒼的庇佑。

    殷商人迷信祭祀,這一點甲骨文里記錄有關人祭的祭祀人數就有14197人。其祭法也多達數十種,以人牲或獸牲居多,有時一次祭祀,商王就會宰殺、奉獻3000人牲及1000頭牛。

    人牲的獻祭比牲畜還多,何其悲哀!而這兩頂盛放人頭的青銅甗,也只是殷商人祭祀中最血腥的一瞥。同時,也揭露了商王朝最為陰暗的一面,那就是以人祭祀。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祭祀后的累累頭骨)

    殷商人一致認為,人間一切禍福命運都被天上諸神所主宰。那些歷代已故的君王、貴族都成為神靈,只要向他們獻祭的人牲、牛羊越多,諸神就會保證獻祭者在人間享受一切福佑。

    在這種思維下,殷商人對道德戒律無所顧忌,成了一個以縱欲著稱的民族。《史記》記載了紂王建造酒池肉林、男女裸身集體荒淫無度等種種荒唐行為。

    其實整個商朝的各種血腥的殺祭及殘酷的刑罰,非紂王獨享的娛樂方式。都是殷商人集體所為,只是作為君王,人們將丑惡的一面全部集中到他一人身上。

    人在做天在看,他們虔誠的供奉并沒有得到上天的庇護。強盛的大邑商,在西方的周亮出最鋒利的戈矛之時化為灰燼。現實中商紂王帝辛與我們耳熟能詳的《封神演義》里,結局如出一轍,正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

    五、殷墟是新史學的開端

    3000年后隨著時間的斗轉星移,人們發現了被黃土掩埋的商王朝最后的都城廢墟:殷墟。這也標志著近代考古熱的興起。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殷墟)

    專家們從殷墟中并未掘出大規模的烹煮人骨,也間接證明,商朝人吃人并不是常態,若非必要,他們是不會以人為食。

    殷墟時期雖然承載著古人的暗黑史,但其遺留下來的文化底蘊卻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瑰寶,特別是自然科技很多領域就已達到世界超前水準。

    學者們從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記事的甲骨文中,發現殷商人早已認識到超新星等天文現。

    如今我國沿用的農歷將1年分成12個月,也是采取陰陽合歷的殷歷法。

    商人在數學方面也形成了十進位制計數法,能精準的將個、十、百、千、萬等數字表達出來。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青銅冶煉)

    在手工業方面更是空前發達,門類齊全,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青銅冶鑄、制陶、制骨、制車等工藝結構復雜,可謂獨具匠心。

    結語

    殷商文化之所以恐怖,主要體現在殷商人有著嚴重的等級觀念,這種固化思維早已深入骨髓。

    他們認為統治者如天神般,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因此才助長了商王們的囂張氣焰。他們可以隨意左右他人的思想,奪人性命猶如捏碎一只螞蟻,無法無天到民怨沸騰。

    慘絕人寰的殷商文化,腐朽而糜爛,血腥的祭祀典禮被忘卻在夢魘般恐怖而悠長的歲月里。被掩埋著的累累骸骨時刻警醒著世人,不能一味地迷信神靈庇佑,現在是科技高度發達的精神文明社會。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殷商時期)

    世界紛繁復雜,凡事都有正負兩面,我們看待人、事、物不能只停留在表層。

    透過現象看本質,就像殷墟文化也有積極的一面,對人類科技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需要多方位去探尋結果,有效地做到趨利避害,共同為時代文明的發展盡心竭力。

    參考文獻

    15歲少女頭顱青銅器中蒸煮 揭開一個王朝崩潰真相[OL].勵志網,2019-01-31

    殷墟的考古發掘?[OL].河南省人民政府網,2014-09-16

    2、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10分鐘助你分清鼎鬲甗簋簠

    每當我們談起博物館里的“國之重寶”,青銅器是繞不開的主角。作為最重要的商周禮器,青銅器見證著遙遠歷史時代的權力和活力,它們常被用來裝盛供奉給祖靈的食物和酒水,是商周人與祖先溝通的媒介,也在當時貴族各種禮儀場合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商周時期的禮樂制度,使得青銅制器成為貴族權力的代表 圖源網絡

    但數千年的時光阻隔,后世很難分清這些國之重器的功用到底是什么,甚至連名字都讀不出來。從宋代開始,學者不再把青銅器單純視為古董珍玩,而是將其作為歷史資料開展系統研究,并對青銅器進行初步分類。到了近代,羅振玉、容庚、陳夢家等學者依照器物用途、形狀,結合文獻記載和青銅銘文,對青銅器做了科學分類和命名,為后來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從左至右是羅振玉、容庚和陳夢家,皆為近代在青銅器研究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學者 圖源網絡

    如今,就我們所知,中國常見的青銅器包括30種主要類型,可以分為烹飪食物的炊器、盛放熟食的食器、盛酒和飲酒器、行沃盥之禮的水器、奏“樂”所用的樂器、行軍打仗時的兵器以及其他雜器等等。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青銅器主要品類 ?華夏風物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民以食為天,烹飪食物的炊具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器具,現存青銅器中有大量炊具,包括鼎、鬲、甗等,而這些器物在歷史演變中逐漸獲得了禮儀功能,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西周禮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宴飲“九鼎八簋”的用鼎制度 ?《如果國寶會說話》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也許鼎是我們最耳熟能詳的青銅器。因為器型高大,它們常常會獨占一個展柜。

    但實際上,博物館中還會有不少普通炊具大小的鼎。鼎最初就是烹煮食物的炊具,先民烹制肉食時,以三條腿架起鍋燒火,便是鼎的雛形。如今我們所見的鼎足之間的空隙,便是灶口和支架的所在,便于腹下燒火。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1979年出土于陜西淳化縣的淳化大鼎是三足鼎器的代表之作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隨著鼎的發展,一種巨型的鼎大到可以放下一頭牛,便是《淮南子》中的“函牛之鼎”,因為過于巨大,也曾被用作施行“烹殺”的刑具,罪犯會被扔進鼎中活活煮死。大鼎逐漸成為至高無上的權力象征,是突出統治者身份等級差別的標志之一。在周代,便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數量的規定。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現藏于安徽博物院的鑄客大鼎,口徑與體積極大,十分接近《淮南子》中提到的“函牛之鼎” ?安徽博物院

    鼎有三足圓鼎和四足方鼎兩類。國家博物館中藏有商代體量最大的子龍鼎,和擁有291字銘文的周代大盂鼎,2021年,國博聯合上海博物館舉辦的“禮和萬方——商周青銅鼎特展”,更將藏于上海博物館的周代大克鼎運送進京,讓三座重要的青銅大鼎得以相聚。此外,重要的三足鼎還有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擁有500字銘文的毛公鼎。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禮和萬方——商周青銅器特展”中展出的大盂鼎 ?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足方鼎制作工藝更復雜,存世相對較少,最為盛名的后母戊大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所鑄的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饕餮紋飾精美,完美展現了鼎在當時作為權力象征的宏偉氣魄。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后母戊鼎,中國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鼎,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假如國寶會說話》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與鼎相似,鬲也是重要的烹煮炊器。最大的特征是擁有口沿外傾的侈(chǐ)口,以及3個肥大形似布袋的足。這些特征也印證了鬲出現的原因也許是為了節省柴火。雖然鼎已經足夠穩定,但鼎足之間的中空讓燒火時熱量容易散失,而鬲肥大的足壓縮了中空的空間,讓受熱面積更大,也更省薪柴。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侈口與袋形足是鬲器的重要特征,圖為西周師趛鬲,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甗的字形看起來很復雜,但經過拆解后,你會發現其中藏著“鬲”。從外形上,我們也能直觀地發現這是一種組合器物,甗上部盛放黍粟,中間有一層叫箄的帶孔薄板相隔,下部的鬲里裝水燒火,蒸汽通過箄加熱食物,如同今天的蒸鍋。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婦好三聯甗,目前所見唯一的復合型青銅炊具 圖源網絡

    國家博物館所藏的殷墟婦好墓三聯甗,是一件罕見的巨型殷商青銅器,長方形的鬲部上放置了3個甗,極為特殊,可以想象當時宴饗或祭祀時的盛大場面。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先民已經培育出粟、黍、稷、稻、菽等糧食作物。為了盛放熟食,食器也就相應誕生。青銅食器是古代最早、最正式的飲食用具,可分為盛食器、挹取器、切肉器等。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古代青銅食器最早是用于儲存盛放糧食作物 ?《假如國寶會說話》

    食器不僅會被貴族用來進行祭祀等禮制活動,也會被用到日常生活中。這些食器多有蓋,一是為了保溫,同時也可以翻轉過來,便于盛放食物。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圓口雙耳的簋,類似我們現在使用的大碗,用來盛放飯食。當黍粟在甗中蒸熟以后,會被盛在簋里祭祖。簋的地位與鼎相當,西周時實行“列鼎制度”,簋常和鼎同時出現,一盛主食,一烹肉食。簋常以偶數組合,與成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有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等形制。現在廣東還把八大碗菜稱為“八簋”,這也是北京“簋街”名字的由來。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鼎(上方)與簋(下方)數量上的差異,區分了周朝不同階層的權力地位 圖源網絡

    國家博物館的“古代中國”常展中陳列著幾個重要的簋。“利”青銅簋上的銘文記載了武王伐紂的重大歷史事件,上圓下方的形制也是天圓地方觀念的體現;宜侯夨(cè)簋內的銘文記載有周代分封制,見證了周人通過分封制以擴大政治版圖;“禽”青銅簋的銘文記錄了周成王東征的歷史,為西周初期“周公攝政”、“伯禽代封”等歷史提供了線索。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青銅簋上的銘文,是考究周朝禮制的重要線索。圖為利簋,現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假如國寶會說話》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簋到了春秋時演變成簠、盨,它們都是裝飯粥的食器,上部都有蓋,不同的是簠是長方形,盨為橢圓形,類似現在的帶蓋飯盒。這兩種器具蓋上都帶有鈕,當蓋被倒置時,鈕就成了足,器蓋也可盛放東西,十分便捷實用。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遂公盨,現藏于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藏的遂公盨,于2002年春天由博物館專家在海外文物市場上偶然發現,內底銘文10行98字,是目前所知最早關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獻記錄。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就盛食器的變化來說,與盛肉食的鼎相配的盛飯食器,在西周是簋,到了春秋則是簠、盨和敦,戰國以后則是盒。敦的外形像一只圓球,下部有足,上部裝有鈕,兩側加有耳。因為它渾圓的外觀,也被稱為“西瓜鼎”。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嵌地幾何云紋銅敦,現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圖源網絡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豆是一種高足容器,用來盛裝調料和副食,例如古代常常食用的干果、肉醬“醢”和肉脯。豆在使用時,常以偶數出現,按尊卑長幼有數量之分,古有“觴酒豆肉簞食(一觴酒一豆肉一簞飯)”一說。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中國青銅炊器與食器譜系圖 ?華夏風物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殷商時的貴族飲酒成風,盛酒的青銅器皿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酒器包括盛酒器和飲酒器。盛酒器主要有尊、觥、彝、卣、罍、瓿、缶、壺;飲酒器有爵、觚、觶、角、散、斝等。先秦時期對不同青銅飲酒器的容量有明確區別,如一升為爵,二升為觚,三升為觶,四升為角,五升為散。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自殷商而來的貴族飲酒之風,使得青銅酒器發展多樣。圖為徐州洪樓祠堂中的漢畫像石“迎賓宴飲圖” 圖源網絡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尊是商周時一種大中型盛酒器。從器物形狀可以分為兩類,一種體形較大,長頸,敞口,口徑較大,可以想象下北京的建筑“中國尊”;還有一類形制特殊,多模擬鳥獸形狀,統稱為鳥獸尊。尊在酒器中的地位重要,也讓這個字衍生出“尊重”、“尊貴”、“尊嚴”的說法。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四羊方尊,現存商代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圖源網絡

    尊中常常出現青銅器的“明星”。國家博物館藏的四羊方尊被史學界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它也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的何尊,底鑄有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商代的“婦好”鸮尊,則是鳥獸尊的極致體現。此外,國家博物館中的西漢錯金銀云紋青銅犀尊、山西博物院的晉侯鳥尊,都是重要的鎮館之寶。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商代鸮尊,是以古代神鳥為原型制作的青銅尊,是鳥獸尊的傳世之作 ?《假如國寶會說話》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觥籌交錯”如今也用來形容飲酒時的熱鬧場面。觥通常全器會做成動物狀,裝飾紋樣同鳥獸尊相似,然而與鳥獸尊不同,觥的蓋會做成獸首連接獸背脊的形狀,用來倒酒的流部,便是獸的頸部。

    湖南省博物館所藏的牛形銅觥以水牛為形象,為中原文化與土著文化結合的杰作;山西博物院的龍形觥裝飾花紋中出現了鱷魚形象,在國內青銅器中獨一無二。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龍形觥的紋樣裝飾中有明顯的鱷魚形象特征 圖源網絡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商周至戰國一類形制巨大且特殊的盛酒器,到宋朝時始稱為方彝。彝多為長方形器身,直口直腹,蓋與器身往往鑄有4條或8條凸起的扉棱,全器滿飾云雷紋地,給人莊重華麗的感覺。

    國家博物館所藏的“婦好”青銅偶方彝猶如兩個方彝組合,故稱偶方彝,造型取材于廡殿頂狀的宗廟建筑,可以窺見商王室宮殿的建筑風采。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婦好”青銅偶方彝的廡殿頂狀裝飾元素,為其賦予了獨特的建筑美感 圖源網絡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卣多為橢圓形,底部有腳,重要特征是有提梁,俗稱“提梁卣”。在商代和西周時盛行,但到了西周,卣的形制有所變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鳥獸形卣。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提梁,是青銅卣最為重要的特征。圖為魚伯彭銅卣,藏于隨州市博物館 ?圖蟲創意

    湖南省衡陽博物館藏的春秋動物紋提梁卣為古越人青銅文化經典之作;南京博物院藏的商代菱形雷紋提梁卣,蓋周沿飾菱形雷紋很典型。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商代菱形雷紋提梁卣,現藏于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罍是古代大型的盛酒器,體量略小于彝,有方罍和圓罍兩種,罍出現于商晚期,流行至春秋中期。《詩經·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多處以夔龍、蟠龍和獸面作為裝飾。從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為矮粗,繁縟圖案漸少,變得素雅。安徽博物院藏的戰國獸耳罍便是一件戰國時期少見的青銅器。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卷紋夔紋蟠龍蓋罍,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圖蟲創意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其中尊缶是盛酒器,盥缶是水器,最初為瓦制,可以理解為瓦盆、瓦罐,但缶之后演變為一種樂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就有秦王為趙王擊缶的記載。而缶最著名的一次出場,是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上的“擊缶成歌”,它的原型便出自曾侯乙銅鑒缶。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出土于隨州曾侯乙墓的銅鑒缶,是由中心的銅缶和外部的銅鑒兩部分構成 ?中國國家博物館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古人用水來調和酒味濃淡的器具,一般認為盉中裝玄酒(水)用于調和酒。從字形上,盉由“禾”和“皿”組成,便是表示把五谷所釀的酒放到容器里進行配比的工具。古時釀酒沒有測量酒精度的儀器,只能憑主觀口感調和飲用。盉的重要特征,便是前端有明顯的出水流口,美國費利爾美術館藏的人面盉出土自河南安陽市殷墟,器蓋與器身連起來看如同仰臥的人頭,形態非常奇異;河南博物院藏的西周鴨形盉整體酷似水鴨,也是一件絕妙佳作。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商人面盉,現藏于費利爾博物館 ?The Freer Gallery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壺分為兩種,一種規格較大用于盛酒器,一種為飲酒器叫飲壺。壺通常用來盛水、酒,流行于商至漢代。因為壺使用的年代較長,式樣也比較多,但通常壺的斷面為扁圓形,深腹下垂是它的特征。國家博物館所藏的“頌”青銅壺,在銘文中詳細記錄了西周時期重要的“冊命”儀式。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西周頌壺,共有兩件。無蓋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有蓋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國家博物館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青銅爵相當于如今的酒杯,始于二里頭文化,是流行于夏商周時期的飲酒器和禮器,可以說青銅爵見證了中國偉大的酒文化傳統。爵有圓潤的腹部,前面有倒酒用的流槽,后有尾,旁有把手。青銅爵上多有立柱,它的用途,一說是為了在上面掛濾布濾掉酒中的酒糟,還有學者指出是為了冬日溫酒后方便提取。洛陽博物館藏的夏代乳釘紋銅爵,1975年發現于偃師二里頭遺址,是迄今中國發現最早的青銅爵。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夏乳釘紋銅爵,現藏于洛陽博物館 圖源網絡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像一個小號的尊,是瘦長帶有喇叭口的飲酒器。觚初現于二里頭遺址,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例如1999年4月出土于山東微山縣的商觚。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商青銅觚,現藏于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圓腹,侈口,形狀類似小瓶,大多數有蓋,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形制與爵相似,但區別在于沒有柱,最初是普通的斟酒器皿,供低級別貴族使用。角的出土和傳世數量遠少于爵。《禮記·禮器》說:“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在一般墓葬中出土的酒器,通常是觚和爵的組合,但有時會以角代爵。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西周父乙角,現藏于河南博物院 圖源網絡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斝為行祼禮之禮器,用于把酒倒入地上的祭祀儀式,也有認為是溫酒之器,有三足,一耳,兩柱。上海博物館藏的青銅方斝,器物立柱頂端所飾火紋是太陽標志。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獸面紋斝,現藏于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商周時貴族舉行的禮儀活動常在宴前飯后,都要行沃盥之禮。沃意為澆水,盥意為洗手洗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記載,便是在說祭祀典禮之前,需要澆水洗手的儀式,以表示對神明的虔敬。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匜是沃盥之禮時用來舀水的工具,通常是長圓形,前面有流,后面有可以手提的鋬,相當于現代的瓢或舀水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藏的青銅朕匜是當時的貴族洗漱用具,器形整體像一只羊,有157字銘文,上面記載一樁完整的訴訟案件,被譽為中國的“青銅法典”。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青銅朕匜,現藏于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圖源網絡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盤是周朝沃盥之禮所用的水器,在商代會以盤 盉組合來行禮,到了周代,則變成了盤 匜的組合。山西博物院所藏的晉公盤是晉文公給大女兒的嫁妝之一,裝飾的浮雕龍、立體水鳥等圓雕動物,能在裝置原處作360°轉動,工藝精絕,和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子仲姜盤非常相像。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現藏于山西博物院的晉公盤,以其精美的圓雕動物裝飾而聞名 圖源網絡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形體一般很大,大口、深腹,和今天的盆很相似。在沒有普遍使用銅鏡前,古人常在鑒內盛水用來照影,所以后來也把銅鏡稱為“鑒”,有“以銅為鏡”一說。湖北隨州出土的曾侯乙墓銅鑒,可置冰貯酒,所以又稱為冰鑒。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春秋“吳王夫差”鑒,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圖源網絡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中國青銅酒器與水器譜系圖 ?華夏風物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西周時為維護以周天子為中心的統治,“禮樂”成為中華文明特有的文化體系。“樂”者以音樂和舞蹈為基礎,內延包含天地自然,相應產生了不少青銅樂器用于奏“樂”。古代青銅樂器大致可分為鐃、鉦、鉤鑃、鐸、鈴、鐘和鼓等,主要用于祭祀、宴會、舉行典禮以及軍事活動。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形制似鈴,多枚鐃組成一套稱為編鐃,是中國最早的打擊樂器。婦好墓出土的5個一組的編鐃,即為年代最早、件數最多、斷代最為可靠的一例。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商象紋大銅鐃,是長沙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長沙博物館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形狀與小型的鐘相似,可執柄敲擊,幾個大小不同的鉦組合在一起,成為編鉦。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編鐘也許是我們最熟悉的青銅樂器,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音調高低次序排列,用木錘和長棒敲打銅鐘發出不同樂音,也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著名的曾侯乙編鐘是目前出土的最大編鐘,全套編鐘上飾有人、獸、龍等花紋,并刻有錯金銘文,記錄了許多樂律術語,顯示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如今的曾侯乙編鐘仍能完美演奏,保存狀況極好 ?圖蟲創意

    除了以上常見的青銅器類型以外,中國古代重要的青銅器文物還有兵器、車馬飾、衣帶飾等雜器。今天的人們有幸還能看到數量龐大的青銅器,既有體型巨大的國之重器,也有獨具匠心的生活用具,還有別致小巧的飾品,透過解碼這些文物的紋飾、用途、銘文,我們得以一窺數千年前人們的生活場景,進一步走進遙遠而迷人的先秦時代。

    文|楊媧中

    文字編輯|羅維、沐鈞、大華

    圖片編輯|雪哥

    封圖|圖蟲創意

    本文由華夏風物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青銅禮器之外,中國還有哪些國之重寶值得一看?-

    拓展閱讀:《這195件中國最頂級的珍貴文物,都藏在哪里?》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

    本文關鍵詞:青銅器鼎盛期,青銅鼎在哪個朝代,青銅鼎出現在哪個朝代,青銅器鼎盛期的五個特點,青銅器的鼎盛。這就是關于《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青銅甗鼎盛時期是什么時候,一尊青銅甗與15歲少女頭骨的出現":http://eshow365.cn/3-1320-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久久98天天综合|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天综合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九月婷婷综合婷婷|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综合|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1|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偷自拍视频区综合视频区|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久久一本色系列综合色|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综合|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色综合久久天天影视网|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 亚洲av日韩av综合|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