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不走外婆家?不想去外婆家怎么辦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207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正月初二的風俗是什么,以及古禮正月什么日是請先生日對應的知識點,文章可能有點長,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閱讀完,增長自己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可以解決了您的問題,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新年初一到初十風俗
1、正月初一:早放“開門炮”,拜大年
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因此,這一天是春節慶祝最隆重的一天。
初一的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地瑞氣,喜氣洋洋。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高潮。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吉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后。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后才算心誠。為了開炮仗,過年前的幾天,家里的大人就要從街上買回紅紅綠綠的鞭炮,攤放在篾扁里晾曬幾天,然后用棉被裹得嚴嚴實實,不讓鞭炮受潮。每年過年,每家都要花不少錢買鞭炮,因為據說誰家的鞭炮聲越多越響,就預示著誰家來年的日子越紅火,會行大運。
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剛蒙蒙亮,人們便起床了,家家戶戶第一件事就是爭先恐后打“開門炮”,梆敲三更,響炮連天,這意味著開門大吉,也宣告新年開始。
到處一片爆竹聲,象征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大家都用鞭炮迎接新春,看誰家的響聲大,響的時間長,看誰家的禮花品種多。各式各樣的鞭炮、禮花把夜空映得五彩繽紛。
打“開門炮”也有慣例,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詞先開門,放炮仗于門口。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手腕那么粗的大爆竹只放三發,但要“帶四放三”,留一個做“備炮”。
全家老小團聚在門前大場上,滿懷著興奮和喜悅,一邊相互祝福,一邊家中男主人看著把鞭炮擺成吉祥圖案,然后小心翼翼地點上引信,隨著“嗤”地一溜火花,噼里啪啦的小鞭炮滿地歡跳,碩大的炮竹滿載著人們的祝福和希望,“通”地沖向藍天,又“啪”地撒下一片繁花。
“開門炮”放得越高越響越好,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并表示接新年。在放的過程中不能斷響,若是“吹、吹、吹”的啞炮,則示為不吉,要馬上就說:“哦,吹吹響,今年會發財。”并立即補放一個。
據說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征當年做什么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農民會五谷豐登。有些地方在打開門炮時,還口中念道:“開大門,放大炮;財亦到,喜亦到。”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通常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之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幼者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則以點心、糖食、紅包熱情款待。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瓜子、花生、糖果、油炸炸、酸棗和“壓歲錢”分給晚輩,孩子們高高興興地接過長輩的錢,歡歡喜喜地吃著糖果、瓜子、油炸之類,長輩們看著晚輩生龍活虎的情態,也歡樂無比。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話語,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開門喜,出門喜,處處歡喜。吃過飯后,村人互相見面,也要拜年問好。拜年的方法是輩分小者、年齡小者向長輩、長者作揖,祝其康健;長輩、長者也回敬一揖,并致以問候。
正月初二有回娘家、祭財神等習俗,這些都是慶祝春節的重要活動。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為什么回娘家必須在初二而不能初一呢?過去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進家了。因為,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過除夕和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這個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會人們雖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嚴格地遵守著。如果由于某種特別的原因,已婚女兒在家里過年,那可能父母、家人包括自己都會十分不高興。這也是一種沿襲已久的文化現象。
“回娘家”又稱“歸寧”。女兒回娘家,必須辦一大袋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北方在正月初二要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要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當年發大財。
正月初三:燒門神紙,貼“赤口”
民間認為這天為谷子生日,要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傳說這天還是女媧造羊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按習俗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也會有個好收成。
在宋代,這天也是天慶節,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有民謠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就是說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兩天的睡眠,以保健康。
在舊時初三,有燒門神紙的習俗。民間信仰“報賽”活動,其實質就是酬神,即對神的感恩、報答、酬謝。比如,客家人對門神的感恩報賽活動,就是大年初三“燒門神紙”,其酬神儀式也相對簡單。
在初三這天夜幕降臨后,家家戶戶都焚香秉燭,以三牲、水果、酒飯拜謝門神。然后將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像、門箋紙等一并焚化。
在舊俗里,客家人在大年初五“出年界”,因此在大年初三的“燒門神紙”也意味著年界即將過去,人們即將開始各自的營生。客家俗語云:“火燒門神紙,大人做生意,細伢揀狗屎。”就是說正月休閑吃喝到此差不多了,再過些天大人們做生意的該做生意了,耕田的得耕田了。從此商開市,士入學,人們開始由濃濃的年味兒里走出,走入新一年的奔忙。
雖然廣大漢族地區自清代開始基本不再拜祭門神,只保留了除夕“貼門神”的習俗,但長江流域各省還是有不少地方保留了年初三“燒門神紙”的歲時傳統。
在南方,大年初三早上還要貼“赤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貼在前門和后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都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能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于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倒掉一樣。
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能夠招財進寶和萬事如意。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而年前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的日子。傳說下界諸神都在送神時升天向玉帝拜年并報告人間行為的善惡,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
據說迎灶神上天述職,稟報人間善惡,到了大年初四會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因此,這天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稱為“接神日”。俗諺說:“送神早,接神遲”,所以,按習俗,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卻要在16時左右。過去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里,,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商家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按說接五路是在初五,為什么又說在初四晚上呢?原來,初五日才是俗傳財神的生日,由于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點迎到財神,于是,時間就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早晨,名曰“搶路頭”,“接財神”。那時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初四這天下午,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才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并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財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并在新的一年里大發大富。
接五路需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后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這樣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習慣要吃“水餃”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兩三天,有的隔一天一吃,但沒有不吃的。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有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一些禁忌外,主要是迎接財神、祭路頭神和開市貿易。
正月初五按舊說為“財神生日”,南方在這天祭財神。按照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就關張了,而到了正月初五這天,家家又都重新開張了。
大家聞雞鳴即起,放鞭炮,在招幌上掛紅布,共喝財神酒。祭品中必須有一條大鯉魚,“鯉”為“利”的諧音,故稱該魚為“元寶魚”。初五早上必有叫賣元寶魚的,各店鋪爭購,用線穿魚脊并掛在房梁上,魚頭朝內,身上貼紅紙元寶,寓意可以“招財進寶”。
除了叫賣鯉魚的,還有“送財神”的,他們穿街走巷,挨門挨戶叫賣:“送財神來嘍!”戶主絕不能說“不要”,而要客氣地說:“勞您駕,快接進來。”幾個銅子兒就可買一張,即使再窮也得賞個豆包,換回一張,討個“財神到家,越過越發”的吉利。
民間還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大富。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舊俗認為這天是他的生日,祭祀迎接,頗為壯觀。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御外寇而死,人們因此敬他為神,名“五路神”。有認為五路神實際是五圣神,叫五通神。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希望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
路神變為財神,是因為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加劇的原因。財貨往來于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人們認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了。
正月初五這天便可開市貿易了!舊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的生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財源滾滾。在民間廣泛流行的正月開市習俗,反映
二、正月十八是什么日子
1、正月十八是尾牙。尾牙,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源于拜祭土地公的儀式。每月的初二、十六,是福建商人祭拜地基主和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初二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年尾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而拜祭后的菜肴開大餐即稱為打牙祭。
2、每到年尾,各商家行號會在尾牙期間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尾牙發展到今天,最流行的風俗是各公司企業在當日舉行聚餐晚會和員工聯誼活動,稱作尾牙宴,尾牙聚餐,或者企業年會。現代企業流行的“年會”食大餐即是尾牙祭的遺俗。
3、尾牙節流行于閩臺之間,是土生土長的華夏傳統節日,與東南沿海的土地神崇拜有關。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福州人的過年,往往就是從臘月十六日過尾牙這天開始的。
三、新年八節中的八節指什么
新年八節首先是立春,又叫正節,代表春節已經到來,其次是春風,這天一般都是3.21號左右,太陽會直接照射在地球赤道上,再是立夏,顧名思義就是夏天來了,接著就是夏至,夏至過后就是立秋,也可以叫七月節,然后是秋分,秋分之后天氣轉涼,立冬馬上迎來,這是日照的時間會變短,冬至已到,所以八節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個節日。
四、大年初幾的風俗與禁忌
1、正月初一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代表著舊年的結束和新年的開始,這一天人們會拜年、守歲、放鞭炮的方式來慶祝新年,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倒垃圾,還不能打碎碗盤。不心摔了,要趕快說一聲“碎碎平安”。
2、正月初二要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攜丈夫小孩會娘家給娘家拜年,并且不能在娘家過夜。正月初二是什么節日?有什么風俗和禁忌?
3、正月初三是赤狗日,通常這天不外出拜年,最好也不要出門,這一天容易與人發生爭執。
4、正月初四迎灶神,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這天要查戶口,不宜出遠門,還要供三生,水果,酒茶,拜諸神。
5、正月初五趕五窮,分別是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還有正月初五這一天還要迎財神,希望新的
一年財運旺旺旺。正月里的禁忌有兩個:一是按照先前的習俗,小孩子在正月里忌剃頭。其說法是“正月剃頭死舅舅”。二是正月初五之前不能掃地,不能倒垃圾,到正月初五(俗稱“被五”)才能掃地,才能倒垃圾。其它的禁忌是沒有的。只少我們這里的習俗是這樣的。
好了,正月初二的風俗是什么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通過小編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以上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吧,生活經驗網將不斷更新,喜歡我們記得收藏起來,順便分享下。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正月初五不走外婆家?不想去外婆家怎么辦":http://eshow365.cn/3-86349-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正月初九不能曬被子曬衣服嗎(初一十五不能曬被子嗎)
- 下一篇: 正月初六是什么日子?正月初六適合嫁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