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決
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的?為什么一吹就會著火?
來自網友在路上 11858185提問 提問時間:2023-11-26 20:16:28閱讀次數: 185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85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相信小伙伴們看古裝劇時,都會很好奇,主角需要照明的時候拿出的火折子吹一下就亮了,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如何制作的,為什么一吹就著。
其實,古代真正的火折子是用很粗糙的土制紙卷成密緊的紙卷,比較高級的火折子是以紅薯蔓浸水中泡濃,取出錘扁,再加上濕棉花,曬干后加入硝、硫磺、松香和樟腦等助燃物,用火點燃后再把它吹滅,合上蓋子,火星會在里面悶燒,在需要用的時候,把蓋子拔掉,然后對著火折子輕輕吹即燃。
火折子的原理在物理學上叫復燃,指的是已經在燃燒的東西缺氧而處在一種半燃半滅的狀態(tài),當重新獲得氧氣后,立即開始燃燒的現象,火折子就是用易燃物草紙人為的加個外筒,造成缺氧環(huán)境,讓明火變成火星,然后打開蓋子,火星重新獲得足夠氧氣,開始重新燃燒。
通過控制氧氣的濃度進而控制燃燒程度這一技術,至今仍然被廣泛應用在蜂窩煤、冶金等領域,沒想到千百年之前,古人早已利用這個原理,由于火折子便于攜帶,而且隨吹隨用,因此也就成了最為便捷的移動照明取火設備,而且比燈籠火把這些招搖過市的還隱秘很多,所以它也就成了月黑風高夜必備的點火“神器”,火折子制作原理這么簡單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的?為什么一吹就會著火?":http://eshow365.cn/3-84750-0.html 內容來自互聯(lián)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