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寫山詩詞》61首大全集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64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今天向乾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寫山詩詞》61首大全集2、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山字飛花令你知道多少含山的詩詞1、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寫山詩詞》61首大全集
經火山
【唐代】 岑參
火山今始見,突兀蒲昌東。赤焰燒虜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陰陽炭,何獨燒此中?我來嚴冬時,山下多炎風。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工!
柏林寺南望
【唐代】 郎士元
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青山霽后云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東南 一作:西南)
初見嵩山
【宋代】 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
題西林壁
【宋代】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石鐘山記
【宋代】 蘇軾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詠華山
【宋代】 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憶秦娥·山重疊
【清代】 納蘭性德
山重疊。懸崖一線天疑裂。天疑裂。斷碑題字,苔痕橫嚙。風聲雷動鳴金鐵。陰森潭底蛟龍窟。蛟龍窟。興亡滿眼,舊時明月。
箕山
【唐代】 汪遵
薄世臨流洗耳塵,便歸云洞任天真。一瓢風入猶嫌鬧,何況人間萬種人。
題君山
【唐代】 方干
曾于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代】 張掄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武夷山
【唐代】 李商隱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幾時回。武夷洞里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
生查子·獨游西巖
【宋代】 辛棄疾
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夜夜入青溪,聽讀《離騷》去。
游終南山
【唐代】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巫山曲
【唐代】 孟郊
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焦山望寥山
【唐代】 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
峴山懷古
【唐代】 李白
訪古登峴首,憑高眺襄中。天清遠峰出,水落寒沙空。弄珠見游女,醉酒懷山公。感嘆發秋興,長松鳴夜風。
劍閣賦
【唐代】 李白
咸陽之南,直望五千里,見云峰之崔嵬。前有劍閣橫斷,倚青天而中開。上則松風蕭颯瑟颶,有巴猿兮相哀。旁則飛湍走壑,灑石噴閣,洶涌而驚雷。
送佳人兮此去,復何時兮歸來?望夫君兮安極,我沉吟兮嘆息。視滄波之東注,悲白日之西匿。鴻別燕兮秋聲,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劍閣兮,與君兩鄉對酒而相憶!(鄉 通:向)
登太白峰
【唐代】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登峨眉山
【唐代】 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關山月
【唐代】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望邊邑 一作:望邊色)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夏日山中
【唐代】 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獨坐敬亭山
【唐代】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唐代】 李白
藍岑竦天壁,突兀如鯨額。奔蹙橫澄潭,勢吞落星石。沙帶秋月明,水搖寒山碧。佳境宜緩棹,清輝能留客。恨君阻歡游,使我自驚惕。所期俱卜筑,結茅煉金液。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宋代】 黃庭堅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瑯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嘩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早春夜宴
【唐代】 武則天
九春開上節,千門敞夜扉。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務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虞美人·影松巒峰
【清代】 侯文曜
有時云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望里依巖附壁,一樣黏天碧。有時峰與晴云敵,不許露珠輕滴。別是嬌酣顏色,濃淡隨伊力。
浪淘沙·云藏鵝湖山
【宋代】 章謙亨
臺上憑欄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卻是曉云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
巫山高
【唐代】 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楚魂尋夢風飔然,曉風飛雨生苔錢。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禿山
【宋代】 王安石
吏役滄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禿誰使,鄉人語其由。一狙山上鳴,一狙從之游。相匹乃生子,子眾孫還稠。山中草木盛,根實始易求。攀挽上極高,屈曲亦窮幽。眾狙各豐肥,山乃盡侵牟。攘爭取一飽,豈暇議藏收?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稍稍受咋嚙,一毛不得留。狙雖巧過人,不善操鋤耰。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以偷。嗟此海山中,四顧無所投。生生未云已,歲晚將安謀?
狼山觀海
【宋代】 王安石
萬里昆侖誰鑿破,無邊波浪拍天來。曉寒云霧連窮嶼,春暖魚龍化蟄雷。閬苑仙人何處覓?靈槎使者幾時回?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覺今朝眼界開。
題盧處士山居 / 處士盧岵山居
【唐代】 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隨雨暗,一徑入云斜。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蜀道難·其二
【南北朝】 蕭綱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
宿石邑山中
【唐代】 韓翃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
望岳
【唐代】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三首
【唐代】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秋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歘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行邁越瀟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蓋獨不朝,爭長嶫相望。恭聞魏夫人,羣仙夾翱翔。有時五峯氣,散風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岳三首·其三
【唐代】 杜甫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行邁越瀟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蓋獨不朝,爭長嶪相望。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有時五峰氣,散風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岳三首·其二
【唐代】 杜甫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秋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望山
【唐代】 賈島
南山三十里,不見逾一旬。冒雨時立望,望之如朋親。虬龍一掬波,洗蕩千萬春。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霪一以掃,浩翠寫國門。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誰家最好山,我愿為其鄰。
游黃檗山
【南北朝】 江淹
長望竟何極,閩云連越邊。南州饒奇怪,赤縣多靈仙。金峰各虧日,銅石共臨天。陽岫照鸞采,陰溪噴龍泉。殘杌千代木,廧崒萬古煙。禽鳴丹壁上,猿嘯青崖間。秦皇慕隱淪,漢武愿長年。皆負雄豪威,棄劍為名山。況我葵藿志,松木橫眼前。所若同遠好,臨風載悠然。
鳥鳴澗
【唐代】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鹿柴
【唐代】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終南山
【唐代】 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闕題二首
【唐代】 王維
荊谿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相看不忍發,慘淡暮潮平。語罷更攜手,月明洲渚生。
同賦山居七夕
【唐代】 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一七令·山
【唐代】 令狐楚
山,聳峻,回環。滄海上,白云間。商老深尋,謝公遠攀。古巖泉滴滴,幽谷鳥關關。樹島西連隴塞,猿聲南徹荊蠻。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閑。
淇澳青青水一灣
【清代】 鄭燮
渭川千畝入秦關,淇澳青青水一灣。兩地高風來拱向,中間突兀太行山。
菩薩蠻·五云深處蓬山杳
【宋代】 李之儀
五云深處蓬山杳。寒輕霧重銀蟾小。枕上挹余香。春風歸路長。雁來書不到。人靜重門悄。一陣落花風。云山千萬重。
臺山雜詠
【金朝】 元好問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號。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湍溪已作風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天目
【明代】 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飛流淙淙,若萬匹縞,一絕也。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雖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絕也。然云變態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山樹大者,幾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尺,一株直萬余錢,六絕也。頭茶之香者,遠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過之,七絕也。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數日晴霽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山中僧四百余人,執禮甚恭,爭以飯相勸。臨行,諸僧進曰: “荒山僻小,不足當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因大笑而別。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代】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登泰山記
【清代】 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獨秀峰
【清代】 袁枚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條山蒼
【唐代】 韓愈
條山蒼,河水黃。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岡。
南山詩
【唐代】 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欲休諒不能,粗敘所經覯。嘗升崇丘望,戢戢見相湊。晴明出棱角,縷脈碎分繡。蒸嵐相澒洞,表里忽通透。無風自飄簸,融液煦柔茂。橫云時平凝,點點露數岫。天空浮修眉,濃綠畫新就。孤撐有巉絕,海浴褰鵬噣。春陽潛沮洳,濯濯吐深秀。巖巒雖嵂崒,軟弱類含酎。夏炎百木盛,蔭郁增埋覆。神靈日歊歔,云氣爭結構。秋霜喜刻轢,磔卓立癯瘦。參差相疊重,剛耿陵宇宙。冬行雖幽墨,冰雪工琢鏤。新曦照危峨,億丈恒高袤。明昏無停態,頃刻異狀候。西南雄太白,突起莫間簉。藩都配德運,分宅占丁戊。逍遙越坤位,詆訐陷乾竇。空虛寒兢兢,風氣較搜漱。朱維方燒日,陰霰縱騰糅。昆明大池北,去覿偶晴晝。綿聯窮俯視,倒側困清漚。微瀾動水面,踴躍躁猱狖。驚呼惜破碎,仰喜呀不仆。前尋徑杜墅,岔蔽畢原陋。崎嶇上軒昂,始得觀覽富。行行將遂窮,嶺陸煩互走。勃然思坼裂,擁掩難恕宥。巨靈與夸蛾,遠賈期必售。還疑造物意,固護蓄精祐。力雖能排斡,雷電怯呵詬。攀緣脫手足,蹭蹬抵積甃。茫如試矯首,堛塞生怐愗。威容喪蕭爽,近新迷遠舊。拘官計日月,欲進不可又。因緣窺其湫,凝湛閟陰獸。魚蝦可俯掇,神物安敢寇。林柯有脫葉,欲墮鳥驚救。爭銜彎環飛,投棄急哺鷇。旋歸道回睨,達枿壯復奏。吁嗟信奇怪,峙質能化貿。前年遭譴謫,探歷得邂逅。初從藍田入,顧盻勞頸脰。時天晦大雪,淚目苦矇瞀。峻涂拖長冰,直上若懸溜。褰衣步推馬,顛蹶退且復。蒼黃忘遐睎,所矚才左右。杉篁咤蒲蘇,杲耀攢介胄。專心憶平道,脫險逾避臭。昨來逢清霽,宿愿忻始副。崢嶸躋冢頂,倏閃雜鼯鼬。前低劃開闊,爛漫堆眾皺。或連若相從,或蹙若相斗。或妥若弭伏,或竦若驚雊。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輻湊。或翩若船游,或決若馬驟。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佑。或亂若抽筍,或嵲若注灸。或錯若繪畫,或繚若篆籀。或羅若星離,或蓊若云逗。或浮若波濤,或碎若鋤耨。或如賁育倫,賭勝勇前購。先強勢已出,后鈍嗔bz譳。或如帝王尊,叢集朝賤幼。雖親不褻狎,雖遠不悖謬。或如臨食案,肴核紛饤饾。又如游九原,墳墓包槨柩。或累若盆罌,或揭若bB豆。或覆若曝鱉,或頹若寢獸。或蜿若藏龍,或翼若搏鷲。或齊若友朋,或隨若先后。或迸若流落,或顧若宿留。或戾若仇讎,或密若婚媾。或儼若峨冠,或翻若舞袖。或屹若戰陣,或圍若蒐狩。或靡然東注,或偃然北首。或如火熹焰,或若氣饙餾。或行而不輟,或遺而不收。或斜而不倚,或弛而不彀。或赤若禿鬝,或熏若柴槱。或如龜拆兆,或若卦分繇。或前橫若剝,或后斷若姤。延延離又屬,夬夬叛還遘。喁喁魚闖萍,落落月經宿。誾誾樹墻垣,巘巘駕庫廄。參參削劍戟,煥煥銜瑩琇。敷敷花披萼,k7々屋摧霤。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超超出猶奔,蠢蠢駭不懋。大哉立天地,經紀肖營腠。厥初孰開張,黽勉誰勸侑。創茲樸而巧,戮力忍勞疚。得非施斧斤,無乃假詛咒。鴻荒竟無傳,功大莫酬僦。嘗聞于祠官,芬苾降歆嗅。斐然作歌詩,惟用贊報酭。
酒泉子·長憶西山
【宋代】 潘閬
長憶西山,靈隱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舊曾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別來幾向畫圖看,終是欠峰巒!
酒泉子·長憶孤山
【宋代】 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登大伾山詩
【明代】 王守仁
曉披煙霧入青巒,山寺疏鐘萬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湍。水穿石甲龍鱗動,日繞峰頭佛頂寬。宮闕五云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
晚泊潯陽望廬山
【唐代】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登望楚山最高頂
【唐代】 孟浩然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躋。石壁疑削成,眾山比全低。晴明試登陟,目極無端倪。云夢掌中小,武陵花處迷。暝還歸騎下,蘿月映深溪。
2、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山字飛花令你知道多少含山的詩詞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11.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2.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李叔同《送別》
13.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故山下》
1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王安石《登飛來峰》
1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17.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
18.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9.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2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21.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22.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23.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24.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25.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26.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徐凝《廬山瀑布》
27. 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謝靈運《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28. 歸裝漸理君知否?笑指廬山古澗藤。——陸游《自詠示客》
29. 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李白《別東林寺僧》
30. 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31. 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32.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33.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34.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35.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36.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37.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8.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鄭燮《竹石》
39.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
40.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41.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佚名《上邪》
42.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43.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44.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45.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46.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王維《畫》
4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48.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49.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陋室銘》
50.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1.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天凈沙·秋》
52.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53.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54.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于謙《石灰吟》
55.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白居易《白云泉》
56.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李賀《李憑箜篌引》
57.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王駕《社日》
58. 青山相待,白云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宋方壺《山坡羊·道情》
59.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60.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61.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62.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3.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64.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65.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佚名《敕勒歌》
66. 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納蘭性德《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67.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寇準《詠華山》
68.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69.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70.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71.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吳均《與朱元思書》
72.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
73.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74.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75.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長恨歌》
76.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77.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78.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79.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80.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曹操《短歌行》
81.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82. 寒雨連天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83.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84.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羅隱《蜂》
85.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86.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87.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88.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遠》
89.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歐陽修《畫眉鳥》
90.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杜甫《贈衛八處士》
91.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戴叔倫《蘭溪棹歌》
92. 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菊花清瘦杜秋娘。——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93.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94.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王維《終南山》
95.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 ——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96.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蕭綱《蜀道難·其二》
97.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李白《登太白峰》
98. 條山蒼,河水黃。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岡。——韓愈《條山蒼》
99.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孟郊《游終南山》
100.誰家最好山,我愿為其鄰。——賈島《望山》
你還知道哪些詩句中含“山”的詩詞?歡迎分享、補充和斧正……(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關鍵詞:描寫山的詩句10首,描寫山的詩句大全百度一下,描寫山的詩句的古詩大全,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小學生,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四年級。這就是關于《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寫山詩詞》61首大全集》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描寫山的詩句二十首,《寫山詩詞》61首大全集":http://eshow365.cn/3-79543-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為什么高層19層風水,24層風水
- 下一篇: 主人是那個生肖,御花園的主人打一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