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專情的皇帝朱佑樘,其實也動過選妃的念頭,只是被一人勸阻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97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明孝宗朱佑樘被稱為史上最專情的皇帝,因為他一生只有張皇后一個后宮。不過,其實朱佑樘并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他也曾動過選妃的念頭。但是一個大臣一席話,讓他取消了選妃的打算。這個大臣說什么呢?
朱佑樘雖是皇帝的兒子,可他自幼嘗盡了冷暖,能活下來已經是個奇跡了,為什么這樣說呢?
(朱佑樘)
原來朱佑樘的父親朱見深癡迷于曾是乳母的萬貴妃,但萬貴妃歲數大了不能生子,于是也禁止后宮嬪妃生育,這樣一來,朱見深便一直沒有兒子。
朱佑樘的母親紀氏本是管理皇帝小金庫的宮女,由于頗有姿色,被朱見深留宿了一夜,結果暗結珠胎。
萬貴妃知道后,命人送去墮胎藥,可是紀氏的人緣不錯,那個負責承辦此事的宮女謊稱她沒有懷孕。但萬貴妃始終不放心,又將她貶到冷宮。
紀氏十月懷胎,生下一個皇子,萬貴妃命太監張敏去溺死新皇子。張敏不忍心將才生下來的皇子溺死,于是將他藏在隱蔽的地方,偷偷喂養長大,這個小皇子就是朱佑樘。
等張敏找到機會讓朱見深見到朱佑樘時,朱佑樘已經6歲了。由于長期幽禁在宮中,飲食也沒有保障,朱佑樘身體非常瘦弱,但有個兒子總比絕后要有希望得多。在朱見深的安排下,朱佑樘被立為太子,并得周太后親自撫養,在周太后的庇護下,他才算安全長大成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2月,17歲的朱佑樘到了成婚的年紀。按明朝祖制,太子妃要從民間選娶,經過嚴格的篩選,才貌俱佳的張氏被選為了太子妃。
也是這一年9月,由于萬貴妃病逝,朱見深情深不壽,竟追隨而去。朱佑樘隨即登基繼位,是為明孝宗。僅做了幾個月的太子妃張氏也榮封皇后。
(張皇后)
朱佑樘繼位后,御馬監左少監郭鏞認為朱佑樘后宮沒有嬪妃,上疏請求朱佑樘先預選淑女,待三年孝期滿后,再從預選的淑女中挑幾名妃子。
朱佑樘亦有心于此。
可是,翰林院侍讀謝遷立刻進言:“六宮之制,固所當備。而三年之憂,豈容頓忘。今山陵未畢,諒陰猶新,奈何遽有此事?”
意思是說,本來皇帝選妃也是應該,可是現在憲宗的陵寢還沒有完工,孝宗守孝的茅廬也還是新的,怎么有心情談到選妃的事情了呢?
孝宗為人寬厚,朱見深死后,他以孝治天下,并以身作則,立下“三年不鳴鐘鼓,不受朝賀,朔望宮中素服”的制度。這個時候預選淑女,的確是不太合適。所以朱佑樘聽了謝遷的話,就再也沒有提備選妃嬪的事情了。
朱佑樘雖然體弱多病,但他是個非常勤政的皇帝。他不光早朝必到,還重開午朝。另外,他覺得自己非常缺乏治國的能力,又重開了經筵侍講,常常和大臣們討論治國之道和安民之策。
張氏性情活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朱佑樘和她朝夕相伴,感情日益深厚。到第三年喪期滿時,又生下了嫡長子朱厚照,愈發對她恩愛有加。
另外,朱佑樘自幼是靠宮女和太監的幫助才生存下來的,他看多了后宮嬪妃爭寵的種種手段,愈發對后宮佳麗三千那樣的生活厭惡無比。于是,朱佑樘愈發不提選妃之事,安心和張氏過著像民間夫妻一樣的生活。
(經筵侍講)
生活簡單,感情深厚,一心撲在治國安邦的事業上,經過他不懈的努力,明朝的吏政和經濟都大有改觀,國家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不過,朱佑樘羸弱的身體,經不起日理萬機的忙碌,在他36歲時,由于操勞過度,一病不起。他臨死前,將內閣大臣李東陽、謝遷等人召到床前,命他們輔佐太子朱厚照。又特別叮囑朱厚照,務必多用賢臣。
朱佑樘死后,朱厚照繼位,是為明武,張氏則被尊為皇太后。
由于朱佑樘和張氏伉儷情深,再加上朱佑樘在位時創立了明朝中興,他和張氏的故事引得后世羨慕不已。而他也圈粉無數,被大家評為古代皇帝中最專情的皇帝。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史上最專情的皇帝朱佑樘,其實也動過選妃的念頭,只是被一人勸阻":http://eshow365.cn/3-76627-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