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吃什么河鮮,80年代農村常見又美味的16種河鮮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68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農村人吃什么河鮮】,今天乾乾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農村人吃什么河鮮:80年代農村常見又美味的16種河鮮,四大家魚不夠看,你吃過幾種?2、農村人吃什么河鮮,農村正在絕跡的5種1、農村人吃什么河鮮:80年代農村常見又美味的16種河鮮,四大家魚不夠看,你吃過幾種?
自古以來人們愛吃河鮮,并非只是因為魚諧音“余”,有年年有余的美好象征寓意,更多的是因為河鮮這種野味的營養價值比較高,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容易獲得。
在鄉野間的小河、溝渠、池塘、水庫、湖泊和江河等水域,分布的河鮮有很多種類,其中有不少公認既美味又營養的河鮮,令人們津津樂道,時常回味。那么,在農村常見又美味的16種河鮮,四大家魚根本不夠看,你吃過幾種?
1、黃顙魚
黃顙魚
黃顙魚別稱黃辣丁、黃角丁、刺黃股、昂刺魚等,它們喜歡棲息于水質好且水的溶氧量高的水環境里,比如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處,且腐殖質多和游泥多的地方活動。
這種魚的刺少肉多且肉質細膩而鮮美,無論是醬燜或者做湯,都味道鮮美,在農村是常見又好吃的河鮮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黃顙魚的背鰭含有毒素,捕獲或者處理它們的時候,要小心別被扎到手,中招的朋友深有體會又痛又癢的酸爽。
黃顙魚燉豆腐
2、中華鱉
養殖的中華鱉
中華鱉是就是大名鼎鼎的甲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鱉,水棲性,常棲息于沙泥底質的淡水水域。
它體軀扁平,呈橢圓形,背腹具甲;通體被柔軟的革質皮膚,無角質盾片。別看它憨憨的,可是兇猛的很,一旦不小心被它“咬”到,死不撒嘴,會給人帶來嚴重傷害。
中華鱉的膽固醇含量極高,有著很好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所以自古以來就是上等的滋補佳品。
霸王別姬大補湯
3、烏鱧
黑魚
烏鱧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黑魚,在民間有孝魚之稱,為底棲肉食兇猛性魚類,平時喜生活在沿岸泥底水草叢生的淺水區,是一方霸主。
故此,但凡有成年黑魚的水域,小魚小蝦都得瑟瑟發抖,一個不注意都成為了黑魚的食物了,對淡水漁業養殖有一定的危害。
黑魚也是有名的河鮮,不僅是因為它的骨刺少,肉質細嫩厚實,含肉率高,而且營養豐富,比家禽家畜的肉所含的蛋白質高,還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可以說老少皆宜,被廣大消費者青睞。
燉黑魚
4、中華刺鰍
刀鰍
中華刺鰍也就是所謂刀鰍,身體略側扁,極延長似鰻魚狀,頭小而往吻端略呈尖三角狀,成體不像分布在南方溫水性的大刺鰍那么大,與泥鰍差不多,在我國南北好的水源中均有分布。
刀鰍因為對水質要求極高,所以不像泥鰍那么隨處可見,只在優良的水源中才能繁衍生息。故此,野生刀鰍現在并不常見,加上因為它們的形體特征有點奇怪,很多人并不知道它們是水中珍品。
其實,刀鰍具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其肉質鮮美,富含氨基酸和礦物元素,是不可多得的河鮮之一,遇到請珍惜,棄之或者喂鴨子有點暴殄天物了。
刀鰍煲豆腐
5、中華絨螯蟹
河蟹
中華絨螯蟹,又名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閘蟹,是我國傳統的水產珍品。經過這些年大閘蟹的炒作,我想大家都對大閘蟹的美味有所耳聞,有的人品嘗過后,認為名不副實。
這是因為如今的河蟹,多是人工養殖,有些還是以次充好的“洗澡蟹”,故此敗壞了河蟹的名頭。實際上,在良好的水質中長大純野生的河蟹,即便不是生長在陽澄湖,味道也是極其鮮美的,且營養豐富,是水產珍品,歷來受民眾喜愛。
雖然河蟹美味,古人有“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之說,但是,有些人群不宜食用,要慎重。
清蒸河蟹
6、河蝦
河蝦
河蝦也叫青蝦等,在我國淡水水域分布非常廣泛,是優質的淡水蝦類。
很多在農村長大的80后90后朋友們,都有過捉蝦的經歷,一不小心被蝦頭扎到手,或者被蝦鉗夾住手,也是相當酸爽了,令人記憶猶新。
不過看在河蝦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的份上,那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有機會下次還會去捉它們,清洗干凈后裹上面糊油炸,或油煎,是不可多得的一種美食。
油炸河蝦
7、黃鱔
黃鱔
黃鱔又名鱔魚,古代稱為蟬魚、黃蟬等,常見主要是黃色,也有少數青色等,外形細長,遠遠看似一條鰻魚或是蛇。
這黃鱔特別有意思,就是有“變性”能力,也就是具有雌雄性逆轉的特性,先當“媽”后當“爹”。在黃鱔小時候都是雌性鱔魚,長到一定的繁殖階段,卵巢會進化成精巢,就開始進化成雄性鱔魚。也就是說黃鱔的一生,是從雌性鱔魚到雄性鱔魚過渡的。
黃鱔肉嫩味鮮,營養價值甚高,所以自古以來黃鱔都被視為補血強壯劑。民間諺:“小暑黃鱔賽人參”,說的就是到了夏季的小暑節氣前后,黃鱔最為肥美,正是吃鱔魚的好時節。
鱔魚美食
8、泥鰍
泥鰍
泥鰍在我國分布非常廣泛,抗逆性極其強悍,在水中缺氧時,能跳躍到水面吞入空氣進行腸呼吸。在水池干涸時,可潛入泥中,只要泥土有少量水分保持濕潤,便不致死亡。
這種常見且抗逆性極其強悍的泥鰍,在民間有“水中人參”之稱,肯定了泥鰍的食用價值。它不僅肉質細韌,營養價值高。還富含蛋白質,還有多種維生素。
在《本草綱目》記載:泥鰍“暖中益氣,醒酒,解消渴”。可見泥鰍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故此,自古以來泥鰍這種常見的河鮮,深受人們青睞。
泥鰍美食
9、河蜆
河蜆喜歡生活在沙河里,貝殼呈圓底三角形,一般殼長3㎝左右,殼高與殼長相近似,是常見河蚌的迷你版,是內陸沙河邊孩子們小時候的一種天然玩具。
這種河鮮廣泛分布于我國內陸水域,天然資源豐富。它們穴居于水底泥土表層,以浮游生物為食料,生長快,繁殖力強。
小時候抓到的河蜆與河蚌一樣的下場,常被當成鴨子的天然飼料喂鴨子了。后來聽說蜆肉能吃,且營養豐富,還有一定藥用價值。大人們就嘗試著烹飪食用,可比花甲味道更加鮮美,令人念念不忘。
10、棒花魚
上鉤的棒花魚
棒花魚俗稱爬虎魚、沙錘、花里棒子、肉頭猴等,體稍長,粗壯,前部近圓筒狀,后部略側扁,背部隆起,腹部平直。頭大,頭長大于體高。
在水源好的江河岔灣和湖泊泡沼中很常見,非常喜生活在靜水砂石底處。在農村水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小雜魚。
別看它是小雜魚,與其他小雜魚不同的是,這種小雜魚肚小刺少肉多,且肉質細嫩又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價值又高,在農村是非常受歡迎的小雜魚。
小雜魚美食
11、沙塘鱧
呆子魚
沙塘鱧,在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樣俗稱:肉趴錐、呆魚、瘌蛤蟆魚、呆子魚、土憨巴、瞎嘎子、虎頭呆等等,都是指它。它體粗壯,頭大而闊,稍扁平,腹部渾圓,后部側扁,長得憨憨的。從各地俗稱可見這種魚比較呆萌。
這是一種淡水小型食肉魚,以蝦、小魚為主要食物。喜生活于河溝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礫、石隙、泥沙的底層。它們的游泳力比較弱,逃跑速度比較慢,很容易抓到,也不知道是怎么活到現在的。
別看它游的慢,長得憨憨的,卻是河鮮中不可多得的美味。與螺肉、河蝦、竹筍、春韭共稱為江南五大春菜名鮮。歷來被歸在高檔水產品行列,在清明前后,菜花金黃,沙塘鱧體肥籽滿,是最好的嘗鮮時節。
呆子魚美食
12、鱖魚
鱖魚別稱桂魚、季花魚、花鯽魚、鰲花等。這種淡水魚,與黑魚一樣屬于兇猛肉食性魚類,天然喜歡棲息于江河、湖泊、水庫等水草茂盛較潔凈的水體中,是一方水域中的霸主,令同水域的小魚小蝦瑟瑟發抖。
這種兇猛的淡水魚,鱖肉質細嫩,味鮮美,刺少肉多,營養豐富,是名副其實的河鮮。歷來為人們所青睞,也深受現代消費者歡迎,是上等河鮮之一。比如臭鱖魚馳名中外,是安徽省徽州地區傳統名菜,也是徽州菜代表之一。
隨著這種河鮮的需求量日益劇增,故此,逐漸出現了有大量的鱖魚養殖,生產大量的鱖魚,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清蒸鱖魚
13、冷水魚
所謂的冷水魚是指魚的一個種類,主要是人們按照魚類對于生活環境,尤其是水溫的要求,在低于20℃水溫生長的魚,叫冷水性魚類。
我國野生的冷水魚主要分布于東北地區的黑龍江中游、松花江下游、烏蘇里江流域,以及高海拔地區。同樣的魚,如果整個生育期都在水質良好的冷水環境下長大,生長緩慢生長期比較長,這樣環境下生產的魚,肉質更細嫩,高蛋白、高脂肪、低膽固醇,肉實更味鮮美。
這也是東北地區得天獨厚的水環境,產出了“三花五羅十八子”馳名中外的冷水魚,說的就是這些魚類在優良的冷水環境中生長,肉質更加鮮美,營養豐富的主要因素。
油炸冷水魚
14、石爬鮡
石爬鮡屬鲇形目鮡科石爬鮡屬的一屬魚類的統稱。俗稱:石爬子、爬爬魚、火箭魚等。青石爬子像本土鯰魚,黃石爬子像黃顙魚。
別看這種個體一般不太大,據說最大可達1公斤左右。其肉質鮮美,且具有藥用價值,不亞于長吻鮠,是產區的主要經濟魚類,尤其在四川岷江地區,被視為珍貴魚品。
但是,這種河鮮對水環境要求比較高,天然產量很少,不易捕撈,顯得特別珍貴,遇到請珍惜。
石爬子美食
15、秤星魚
七星魚
秤星魚也叫月鱧,別稱七星魚、山花魚、山斑魚、張公魚等。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各水系,江西以南較多。
這種魚幼魚長大后,如同黑魚一樣性兇猛,各據領地成為一方霸主,雌雄相隨。喜歡潛伏水底,以小魚蝦、青蛙、水生昆蟲為食,有喜歡捕食誤落水中的陸生昆蟲的特點,所以容易被路亞了。
稱星魚肌肉中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等四種氨基酸的含量高,比鲇魚、斑點叉尾鮰、埃及胡子鲇等味道鮮美,是珍貴的野生魚類,珍貴的河鮮之一。現在有了人工養殖七星魚,用來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
張公魚
16、河豚
河豚
河豚
河豚本稱河鲀,別名艇巴、臘頭等,泛指硬骨魚綱、鲀形目、鲀科的各屬魚類。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名貴的高檔水產品,被譽為“菜肴之冠”,
我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將河豚作為美味珍品,民間素有“不吃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味皆無”之說。可見河豚魚肉味腴美,鮮嫩無刺,在河鮮中的地位無可比擬。
但是要知道,河豚的卵巢、肝臟、腎臟、眼睛、血液中含有劇毒,處理不當或誤食,輕者中毒,重者喪命。故此,河豚雖好,但是不是隨便就能吃的美食,是一種經過專業無毒處理后,需要勇氣品嘗的一種美味佳肴。
河豚美食
最后,三農的高度想說的是:記得在80、90年代的時候,我們村里的池塘一年四季都有水,小河里一年四季也是長流水,水質特別好,河鮮種類不僅多而且非常豐富,隨隨便便一抓一大把,雜魚、河蚌、田螺啥的根本算不上好東西,常常被當做飼料喂鴨子了,現在想想真是暴殄天物。
后來不知怎地,也許受到人類活動帶來的消極影響!村里的池塘和村后的河流除了雨季常常干涸、斷流,即便是有的地方有些水,清澈見底卻不見魚蝦蟹了。
故此,想要讓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體驗到自然界中“魚蝦滿塘”的盛況,愛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也不是不可能。就好比近些年以來長江進行的生態整治,結合實施的禁捕措施,魚蝦種群明顯得到了恢復,這就是一個好兆頭。
2、農村人吃什么河鮮,農村正在絕跡的5種
1、石爬鮡
石爬鮡,俗稱:石爬子、火箭魚,生活在農村的小溪小河中,它的肉質十分肥美新鮮,吃起來爽口有彈性,不過隨著農村水質日漸受到污染,野生石爬子的產量越來越少,味道也不如以前鮮美。
2、水魚
水魚也叫鱉魚、甲魚,它的外形跟烏龜差不多,水魚的營養價值很高,屬于滋補類食材,熬湯喝紅燒都不錯!
3、河魚
野生小河魚的味道絲毫不比海魚差,市場是賣的河魚貴的也要好幾十塊錢一斤,買回去油炸或者煮湯都是非常美味的。
4、斑星魚
斑星魚也叫七星魚,身上的斑點很多,在農村的田里或者河里經常見這種魚,也有人試過把這種魚放到水井里面,它可以清除井里的小垃圾,保持水質的干凈。
5、中華刺鰍
刺鰍和泥鰍聽起來很像是同一種魚,其實并不是,這種刺鰍的全稱叫“中華刺鰍”,它吃起來的口感沒有泥鰍的肉質那么爽滑,甚至肉質會有點粗糙,但是它的營養價值比泥鰍的要高,所以有不少人喜歡吃刺鰍,不過現在野生刺鰍越來越少了!
本文關鍵詞:農村什么好吃,農村河里有什么魚,農村人吃什么河鮮好,農村人吃什么河鮮最好,農村人吃什么河鮮最多。這就是關于《農村人吃什么河鮮,80年代農村常見又美味的16種河鮮》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農村人吃什么河鮮,80年代農村常見又美味的16種河鮮":http://eshow365.cn/3-66465-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