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13地級市名稱,這里是,江蘇!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48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江蘇省13地級市名稱】,今天犇犇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江蘇省13地級市名稱:這里是,江蘇!「小編帶你看家鄉」2、江蘇省13地級市名稱,江蘇省13個地級市名字由來1、江蘇省13地級市名稱:這里是,江蘇!「小編帶你看家鄉」
無錫·惠山古鎮
擁有山、湖、河、澗、泉、寺、園、坊、街等
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
有無錫的“露天博物館”之譽
▼
被稱為“黃金水道金三角”和“蘇北小上海”
是蘇北地區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
▼
明清風格的建筑保留至今
呈現著
“古巷同戶寬,古街三里長,
古橋為單孔,古宅均挑梁;
戶戶有雕花,家家有長窗,
橋在前門進,船在門前蕩”
的江南水鄉風情
▼
我們習慣穿梭于城市之中
整日忙忙碌碌
有時也需要放慢腳步
尋一處清幽之地
享一份悠然自處
江蘇古鎮
恰好可以滿足我們所有想象
江蘇 · 富強之能
從前有“蘇湖熟,天下足”
說的是古時太湖附近州府一帶的豐收
足可供養天下
如今
江蘇的富饒更上一層樓
江蘇的13個地級市
南京
無錫
徐州
常州
蘇州
南通
連云港
淮安
鹽城
揚州
鎮江
泰州
宿遷
均在全國經濟百強市行列
這在全國也是獨一份
其中南京不必說
六朝時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
曾與羅馬城并稱為
“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而曾因城外的寒山寺而聞名的
姑蘇城(蘇州)
因其GDP常年排名全國前十
被網友親切地稱為
“中國地表最強地級市”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揚州
還有著“揚一益二”的美譽
自古因運河而興盛繁榮
唐朝時揚州的繁華程度
甚至一度超過了長安、洛陽
而在全國經濟百強縣的名單中
昆山
江陰
張家港
常年包攬前三名
昆山的玉山鎮
連續多年占據“全國千強鎮”榜首
揚州的杭集鎮
還有個名字是“中國牙刷之都”
全球每3支牙刷
就有1支是“杭集造”
泰興市黃橋鎮
是全國聞名的“小提琴之鄉”
每10把國產小提琴
就有7把來自這里
從市到縣到鎮
江蘇的每一處地方
都充滿著活力和動能
古典與現代、從容與魄力
周旋、博弈、聯結、共生
底蘊
是在歷史長河里積淀的涵養與功底
創新
是在時間脈絡中探索出的勇氣與智慧
一個有底蘊的地方
必然有著深厚的內力自我給養
一個敢創新的地方
也必然有著過人的膽識向外突破
江蘇的神韻
無法用語言說盡
更難用鏡頭拍完
不如親自去走一走
領略人間天堂的風采
來源 | 我們的太空綜合自新華網、視覺中國、星球研究所等
2、江蘇省13地級市名稱,江蘇省13個地級市名字由來
宿遷市名字由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宿遷古稱下相、宿豫、鐘吾等,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乾隆贊其“第一江山春好處”。
405年,東晉改下相縣為宿豫縣。
762年,為避唐代宗李豫的名諱,將宿豫縣改為宿遷縣。宿遷作為政區由此得名。
之所以取名“宿遷”,有種說法是,取名源于春秋時期被遷入該地區的宋國的附屬國宿國。此種說法跟安徽宿州的名字來源如出一轍。
1945年,設置宿遷市,屬泗宿縣,1946年7月撤銷。建國后曾長期屬于淮陰地區(淮陰市)。
1987年,宿遷縣撤銷,設立縣級宿遷市,1996年升格為地級市。
城市性質: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長三角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幸福田園城市。
名字由來:海陵自古雄爭地,煙樹蒼蒼起暮愁。(清·蔣春霖《登泰州城樓》)
泰州古稱海陵。
937年,南唐取“國泰民安”之意,設置泰州,泰州由此得名。
1912年,民國政府裁州廢府,泰州改為泰縣。
1949年,設置泰州市,市、縣并治。這是泰州作為市建制的開始。
1983年,泰州市作為省轄縣級市,由揚州市代管。
1996年,泰州升格為地級市。
城市性質: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工貿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名字由來: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與揚州一江之隔的鎮江,因三國吳遷都于此,從而改稱京口。這是鎮江古稱京口的由來。
975年,北宋改置鎮江軍?!版偨庇纱说妹?/p>
1928年,改丹徒縣為鎮江縣。
1929~1949年,由于南京作為民國首都,鎮江成為了江蘇省省會。
1949年4月,設置鎮江市,屬蘇南行政區鎮江專署。
1983年,鎮江地區撤銷,改設地級鎮江市。
城市性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風景旅游城市。
名字由來:現代的揚州,古稱廣陵。
589年,隋滅陳,改吳州為揚州。
至此,完成歷史上的揚州和今天的揚州在名稱、區劃、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統一。
關于揚州名字由來,眾說紛紜。
其一:《釋名釋州國》載:揚州因“州界多水,水揚波也”而得名。
但這里的“揚州”指的應該是上古九州之一的揚州,范圍相當于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跟現在的揚州不是一個概念。
其二:因揚越得名。
《周禮正義》中說:“此州地苞百越,揚,越聲轉,義亦同,揚州當因揚越得名,猶荊州之與荊楚義亦相因矣?!?/p>
此外,還有說是因楊樹而得名等等說法,目前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古至今,揚州都是經濟文化繁榮的代名詞。
1912年,撤銷揚州府,設置江都縣,1949年在江都縣城設置揚州市。
1954年,升格為省轄地級市,1983年揚州地區撤銷,改設地級揚州市。
1996年,泰州從揚州劃出,升格為地級市。
城市性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游城市。
名字由來:鹽城古稱鹽瀆。
公元前119年,西漢設置鹽瀆縣,屬廣陵郡。
411年,因“環城皆鹽場”,改鹽瀆縣為鹽城縣。鹽城由此得名。
1945年,設置鹽城市,后廢除。
1946年,為紀念罹難的葉挺,更名為葉挺縣,1948年在葉挺縣城區設置葉挺縣。
1949年,再次更名為鹽城縣,屬鹽城專區。
1983年,鹽城地區和鹽城縣撤銷,建立地級鹽城市。
城市性質:沿海新興中心城市,現代工商貿易城市,濕地生態旅游城市。
名字由來:淮安古稱淮陰,始建于秦朝,因地處淮河以南,故名。
489年,南齊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盎窗病庇纱说妹?。
“安”字有著“安定、安居樂業”的寄予,畢竟之前的長年戰亂使得"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經濟文化凋零。
1912年,淮安府廢除,設置清河縣,1914年改為淮陰縣。
1958年,清江市和淮陰市合并,設置淮陰市。
1983年,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市。1987年,淮安縣升格為縣級淮安市。
2000年,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改置楚州區,2012年楚州區改為淮安區。
城市性質:蘇北重要中心城市,長三角北部綜合交通樞紐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濱湖生態旅游城市。
名字由來:連云港的曾用名有朐、東海、海州、郁洲、海寧州等。因市內的海港連云港而得名。
1912年,海州直隸州改為東海縣。
1933年,在灌云縣老窯筑港,因面向連島,背倚云臺山,取首字命名為連云港。此時的連云港還只是港口名。
1935年,在港口設置連云市。
1948年,設置新海連特區,次年改為新海連市。
1953年,由山東臨沂專區劃歸江蘇徐州專區,第二年升格為省轄市(地級)。
1961年,新海連市更名為連云港市,沿用至今。
城市性質:我國沿海中部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性的港口工業城市,現代化的濱海旅游城市。
名字由來:南通古稱通州。
958年,后周攻克靜海,設立靜海軍,后升靜海軍為通州。這是通州建州的開始。
明萬歷《通州志》載:“州之東北海通遼海諸夷,西南江通吳粵楚蜀,內運渠通齊魯燕冀,故名通州。”
1724年,通州升格為直隸州。為了區別于直隸順天府通州,俗稱南通州。
1912年,設置南通縣。
1949年,在南通縣城設置南通市,屬蘇北行署南通專區。這是南通市建制的開始。
1953年,南通市升格為地級市,屬江蘇省。
城市性質: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城市,現代化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名字由來: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人人皆能吟誦的《楓橋夜泊》,意境悠遠。這是我一個外省人對蘇州的最初認知。
蘇州古稱姑蘇。
589年,因境內的姑蘇山而改名為蘇州。是因姑蘇山而得名。
1912年,蘇州府撤銷,設置吳縣。
1928年,設置蘇州市。這是蘇州市建制的開始。1930年,蘇州市撤銷,改為吳縣。
1949年,在吳縣城區設置蘇州市,同時設置蘇州專區。
1983年,蘇州地區撤銷。
城市性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游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名字由來:589年,隋朝平陳后,在蘇州常熟縣設置常州,州名來自常熟縣名。作為政區常州得名于此。
后來,常熟劃歸蘇州,常州州治遷移到晉陵縣。
1949年,在武進縣城及近郊的基礎上設置常州市,屬蘇南行署區,1952年改屬江蘇省。
1953年,常州市升格為省轄市。
城市性質: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文化旅游名城。
名字由來:徐州古稱彭城,為大彭氏國所在地。秦朝統一后設置彭城縣。
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
徐州刺史部是漢朝所設十三州部之一,跟后來的徐州是兩個概念。
關于“徐州”名字由來,《晉書·地理志》載:“蓋取舒緩之義,或云因徐丘以立名?!?/p>
1912年,廢府存縣,稱銅山縣。1945年,在銅山縣城設置徐州市。
1952年,升格為省轄市(地級市),由山東省重新劃歸江蘇省。
1983年,地市合并,設置新的地級徐州市。
城市性質: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要的綜合**通樞紐,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名字由來:無錫名字由來跟鉛錫礦產有關。
西漢之前,這里的山盛產鉛錫,得名錫山。
公元前202年,西漢高祖設縣,因錫礦耗竭,故名無錫縣。無錫得名于此。
西漢王莽時期,又發現錫礦,縣名改為有錫縣,東漢建武元年,因錫礦枯竭,再次更名為無錫縣,“無錫”之名沿用至今。
1912年,原無錫、金匱兩縣合并,設置無錫縣。
1949年,在無錫縣城設置無錫市,市、縣并治,屬蘇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3年,無錫市升格為江蘇地級市。
城市性質: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風景旅游城市。
名字由來:“京”在過去,一般指代的是一個國家的國都、首都。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實行南北兩京制,在應天府置南京。南京由此得名。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廢除江寧縣、上元縣,設置南京府,后改為江寧縣。
1927年,民國政府成立,定南京為首都,改江寧縣主城部分為南京市。
1949年,南京解放,建國后是中央直轄市之一。
1952年,蘇南、蘇北行政區合并,成立江蘇省,南京作為省會。
1990年,南京被列為計劃單列市,享有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1993年撤銷。
1994年,南京成為副省級城市。
城市性質: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本文關鍵詞:江蘇13個市地圖,江蘇13市分別是,江蘇13個地級市百度百科,江蘇省地級市名稱大全,江蘇省十三個地級。這就是關于《江蘇省13地級市名稱,這里是,江蘇!》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江蘇省13地級市名稱,這里是,江蘇!":http://eshow365.cn/3-6181-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