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歷史功績,武則天的三大歷史之最(武則天在位期間創造的四個世界之最是什么)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71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武則天的歷史功績】,武則天的三大歷史之最,今天涌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武則天的歷史功績:武則天在位期間創造的四個世界之最是什么2、武則天的歷史功績,武則天的三大歷史之最1、武則天的歷史功績:武則天在位期間創造的四個世界之最是什么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的時候已經67歲了,自稱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武則天在位期間做了很多令人稱贊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她在位期間,創造的四個世界之最,至今也沒人可以超越。
第一個之最:武則天即位時年齡最大
武則天14歲入宮,從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昭儀一直做到皇后、天后,然后是太后,奮斗53年,終于在67歲時如愿以償登上皇帝寶座,這一年是公元690 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自稱“圣神皇帝”。
在武則天之前,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是劉備,60歲登基,建立蜀漢政權。
此外,在五代十國時有一個叫馬殷的人,在唐末時割據湖南。一直到公元 927年,后唐封其為楚國王,以75歲的高齡大器晚成。不過此人的頭銜只是王,死時廟號是楚武穆王,而且這個王還是中央的割據勢力封賞的,所以不在皇帝之列。
第二個之最:武則天任用宰相最多
唐朝能稱為宰相的官職很多,左右仆射及門下、尚書、中書三省的長官,都可以稱為宰相。由此造成了唐朝的宰相數量總體上要超過其他朝代。譬如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而宰相就任用了二十五位,不過這個數字比起武則天來就是小菜一碟。武則天珍惜人才是出了名的,除了大興科舉之外,還鼓勵地方各級官員推薦優秀人才。僅宰相一職前前后后就達到了七十三人。《隋唐史》一書中的解釋是:“武后任事率性,好惡無定,終其臨朝之日,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歷史上僅次于武則天的是崇禎皇帝,在位時七年,前前后后更換了五十個宰相,崇禎頻繁換宰相卻是源于他的多疑。明朝本來已經病入膏肓,經過他的這么一通折騰,就更加不可救藥了。
第三個之最:武則天使用年號最多
年號是漢武帝的一項發明,是帝王紀年法的繼續。在武則天之前,這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就是漢武帝,他在位五十五年,年號一共用了十一個,平均五年一個。
到了武則天這里,從她稱制到最后被逼下臺的二十一年中,一共換了十七個年號。作為一個女強人,武則天的年號很有個性,這些年號分別是:
光宅、垂拱、永昌、載初、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圣、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圣歷、久視、大足、長安。其中比較有趣的是在天授三年,武則天兩次更換年號,即天授三年、如意元年和長壽元年都在一年里,這一年就是公元692年。
第四個之最:武則天陵墓規模最大
武則天所處的時代是唐朝的繁榮時期,充裕的國力為她的陵墓提供了堅實的財力基礎。
她的陵墓——乾陵動工于公元684年,經過二十三年的修建,才完成一期。乾陵幾乎是照搬了首都長安城,包括外郭城、皇城、宮城三重城廓,內城有東邊的青龍門、南邊的朱雀門、西邊的白虎門和北邊的玄武門。南北主軸線長達 4.9公里,南北墻長1450米,東墻長1582米,西墻長1438米,總面積達230萬平方米。歷史文獻中的記載是“周八十里”。
這樣的規模即使是唐太宗的昭陵也無法望其項背,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
此外,在城內還建有獻殿、偏房、回廊、闕樓和狄仁杰等六十多位重臣的祠堂,簡直是另一座長安城。
可惜的是,在“安史之亂”過程中,乾陵輝煌壯觀的地面建筑受到了相當大的破壞。直到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才重新修葺一新。如此大的陵墓,其中的陪葬品也數量不菲,經過現代學者的勘測估計,其隨葬珍寶總重量至少在五百噸左右。如果武則天的乾陵最終被打開,那么將是一次和秦始皇陵同等重要的考古盛事。
武周一朝結束,唐朝復辟,恢復以神都為東都。神龍元年農歷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陽宮病死,年八十二,后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正史對武則天的評價可謂褒獎不已,特別是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鑒》,對武氏嚴厲批判。
到了南宋期間,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占據了主導地位,輕女的輿論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譬如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是,惟不可否認的是,武后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
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當然,武則天主政初期,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以及任用男寵等行為,都為后人所不齒!
2、武則天的歷史功績,武則天的三大歷史之最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女皇帝。
武則天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貢獻是無可否認的。
一下從五個方面意義分析一下。
(一)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
武則天坐穩了江山后,進行了一系列治國改革。首先是重賢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她廣開門路,廣泛選拔人才,不論資歷長短,不問出身,任何人都可推薦人才,也可以自薦。對有特殊才能的人,她親自考試。凡是有才能的人就可以重用,不合格的人立即罷免。
其次,武則天開設了武舉科目,發展和完善了科舉制度。
過去考貢士(從地方上來應考的考生)的時候,要把考卷上的名字糊起來,防止考試官作弊。武則天認為應該信任考試官,把這種辦法廢除了。她還在洛成殿親自考試貢士,表示皇帝的重視。從此開創了“殿試”這種制度。過去的科舉只是選拔有文才的人,武則天專門開設“武舉”,選拔有武藝的人。
武則天以修書為名,廣泛召集有文才的讀書人到宮里來,讓他們對朝廷政治提出意見,處理各地送來的奏章,協助宰相工作。由于武則天善于選拔人才,在她當政的時期,人才濟濟,文武大臣并不比貞觀時期少。
武則天前后任用的主要宰相有李昭德、魏元忠、杜景儉、狄仁杰、姚崇、張柬之等;鎮守邊防的武將有師德、郭元振等名將,都是在中國歷史上比較好的人才。她用這些人做將相,使國家能夠保持安寧,免于內亂、外患之苦,幫她治國以維持其統治地位。
駱賓王是當時有名的文人,他代替徐敬業寫了一篇《討武曌檄》,把武則天痛罵了一頓。武則天一面看檄文,一面稱贊駱賓王的文才。
上官婉兒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因為犯罪被武則天處死的。當武則天發現上官婉兒的才能后,很重視,并把她留下來在自己身邊做秘書。武則天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她,使她由原來的仇視武則天,變成擁護武則天。
由于武則天善于使用各種類型的人為自己盡力,把一些名臣勇將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使國家出現正常穩定的局面,防止了內亂和外患,得到長達半個世紀的強有力的專制統治。這就是武則天對中國歷史的貢獻。
(二)對農業生產的推廣和發展做出的貢獻
武則天很重視農業,制定了發展農業生產的一系列措施,下令編寫農書《兆人本業記》,推廣和改進農業技術。
武則天同時還注意興修水利,在陜西、四川、青海、內蒙等地區,修建了很多閘、坎、溝渠。她規定凡耕地開墾多,百姓家家有余糧的州、縣、府,給予地方官獎勵和升遷;凡治理不善,百姓流移、乞討的州縣地方官要受罰和免職。對那些貪贓枉法的地方官一律給予查辦。
武則天曾下令禁止買賣“世業口分田”,并清查了豪門貴族的一些非法占田,僅洛州一地就查出3000頃。通過清查,取消和削減了一些貴族的封邑和食封田;通過搜刮“隱戶”,減少了部分豪門貴族所控制的勞動力。
高宗在位時,武則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重農桑、薄賦斂、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進步的主張,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則天執政的半個世紀中,由于隋末農民起義的作用及唐太宗貞觀之治奠定的基礎,也由于武則天沉重打擊了舊士族和大貴族、大官僚集團,執行了一些具有進步性的政策,所以社會經濟呈現出發展的趨勢。
戶口和田地的數字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寒暑表。武則天時期,人口增加很快,到她執政末年,已由高宗時的380萬戶增加到615萬戶,幾乎增加了1倍。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在高山深谷中,也有耕種的人群。米價便宜的地方,一斗只有5錢,呈現了“海內富庶”的局面。舊史家贊武則天是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這樣的評價是比較公允的。
(三)修改《貞觀氏族志》為《姓氏錄》
修改《貞觀氏族志》為《姓氏錄》,這樣,在傳統上和輿論上打擊和減弱了那些士族官僚集團,扶植和依靠新興的庶族地主階級。也使得這些士族官僚不再有入仕做官的優越條件,也不能因為出身高貴而為所欲為。而對庶族出身的官員,也不再因為門第貧賤而受羞辱于人。修成的《姓氏錄》中再也看不到士族貴族的特權。
(四)抗擊外來侵略、屯田積谷、保護邊境安寧
在抗擊外來人侵,保護邊境安寧,改善相鄰各國的關系方面,武則天施政時期也做了很多努力。
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則天給予堅決的抵御和反擊。武周政權建立后,她感到整個西域過于闊遠,不易管轄,遂于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把天山以北地區從安西都護府劃出來,另置北庭都護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
安西四鎮(即碎葉、龜茲、于闐、疏勒)自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起為吐蕃所占。武則天不甘心失土,乃于長壽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復了四鎮。
長壽二年(公元693年),武則天又派大將王孝杰擊敗吐蕃,收復安西四鎮,復置安西都護府于龜茲。之后,又在庭州設置北庭都護府,鞏固西北邊防,打通了一度中斷的通向中亞地區的“絲綢之路”。
在武則天施政的年代里,堅持邊軍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間,婁師德檢校豐州都督“屯田積谷數百萬,兵以饒給”。
大足元年(公元701年),郭元振任涼州都督,堅持屯田五年,“軍糧可支數十年”。
武則天的這種大范圍的長期屯田。對邊區開發、減輕人民轉輸之勞,以及鞏固邊防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五)在文學方面做出的貢獻
武則天非常重視著述,召學士先后撰成以下重要著作:
《玄覽》、《古今內范》、《青宮紀要》、《少陽政范》、《維城典訓》、《紫樞要錄》、《鳳樓新誡》、《孝子傳》、《列女傳》、《內范要略》、《樂書要錄》、《百寮新誡》、《兆人本業》、《臣軌》等書。她另有《垂拱集》、《金輪集》等著述。
武則天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唐人沈既濟在談及科舉制度時說到:
“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后君臨天下二十余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沈既濟的這些話包含了豐富的內容。
一是武則天重視科舉,大開志科。有一次策試制科舉人時,她親臨考場,主持考試。
二是當時進士科和制科考試主要都是考策問,也就是申論。文章的好壞是錄取的主要標準。
三是武則天用人不看門第,不問你是否是高級官吏的子孫,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別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間選拔高級官吏。科舉出身做到高級官吏的越來越多。這就大大刺激了詩人參加科舉的積極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沈既濟所說的“浸已成風”。
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
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崔融、李喬都是這個時期涌現出來的。雕塑、繪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綜上所述。武則天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革除時弊,發展生產,完善科舉,破除門閥觀念,不拘一格任用賢才,順應歷史潮流,大刀闊斧改革,具有巨大的歷史功績,昭昭于世。
本文關鍵詞:武則天的歷史功績簡短,武則天的歷史功績有哪些,武則天的歷史功績100字,武則天的歷史功績總結,武則天的歷史功績簡介。這就是關于《武則天的歷史功績,武則天的三大歷史之最(武則天在位期間創造的四個世界之最是什么)》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武則天的歷史功績,武則天的三大歷史之最(武則天在位期間創造的四個世界之最是什么)":http://eshow365.cn/3-18021-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