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沖繩島那霸機場,日本這一機場連續關閉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40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日本沖繩島那霸機場】,今天犇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日本沖繩島那霸機場:強臺風來襲!日本這一機場連續關閉2、日本沖繩島那霸機場,海上絲路古東海航線中轉站1、日本沖繩島那霸機場:強臺風來襲!日本這一機場連續關閉
民航資源網2023年8月2日消息:據聯合早報消息,移動緩慢的強臺風“卡努”逼近日本西南部島嶼,可能引發暴雨,沖繩島的一些輸電塔已被強風吹倒,超過20萬戶家庭無電力供應。
路透社報道,沖繩首府那霸機場星期三(8月2日)連續第二天關閉。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截至上午,已有超過400個航班取消,至少6萬5000名航空乘客受影響。
根據沖繩電力公司網站信息,截至星期二上午9時(新加坡時間星期二上午8時),約21萬8260戶家庭斷電,這約占當地所有房屋的34%。
日本氣象局表示,臺風“卡努”(Khanun)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移動,居住在沖繩島的數十萬人接獲撤離建議。
位于日本首都東京西南約1600公里的沖繩島,是熱門的旅游目的地。現在正值日本夏季旅游旺季,今年到訪游客數量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日本沖繩島那霸機場,海上絲路古東海航線中轉站
眾所周知,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與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這條萌芽和發展于商周與春秋戰國、形成于秦漢的古老海上航線,在唐宋時期達到鼎盛。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以南海經過印度洋和紅海通往東非和歐洲的南海航線為主,但通往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東海航線也是重要的黃金通道。尤其是唐宋時期,山東半島和江浙沿海港口成為中日韓海上貿易的基地。從當時的航海條件和直線距離看,中國通往日本和韓國的中轉站主要是沖繩,這在相關文獻記載中也得到了印證。
沖繩地理與歷史
1970年前后,在沖繩本島具志頭村港川發現了約18000年前洪積世時代的五具古代人骨。后經考證,這五具古代人骨與中國廣西出土的洪積世人骨柳江人和日本繩文人有著密切關系,可以看成是繩文人遠古的祖先。日本學者外間守善認為這種關系“確認了洪積世時代華南→沖繩→日本本土的聯系”。也就是說,從古人類開始,日本的祖先就是通過中國移居到沖繩島,再移居到日本本土的。沖繩島出現人類居住后,先后經歷了原始社會的部落時代、政治社會成立的按司時代、第一尚氏和第二尚氏的王國時代,以及日本政府“琉球處分”后的近代社會。歷史上,明代初年在琉球群島建立的中山國是一個歸屬于明朝的藩屬國。為了便于琉球王國的朝貢和彼此的貿易往來,明太祖在1392年賜給這個小國多艘大海船,并從福建派遣了同船而去的船工和水手,是為“閔人三十六姓”。閔人因大多有一技之長,加上琉球與明朝的特殊關系,他們到達琉球后受到上至國王下至平民的尊重,并被國王委以重任,參與琉球政治經濟文化活動。閔人的集中居住地久米村,現存孔子廟和天后、關帝廟,即為當時閔人所建。
無論從古代人類遷徙的流向,還是從地理位置上,抑或是從海洋潮流的穩定性上看,沖繩島都是中國通往日本本土的最佳中轉站。
沖繩島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及意義
四周環海、物產匱乏的沖繩,歷史發展的原動力是貿易,琉球王朝的建立和經營都離不開貿易。琉球國王建造了首里王城和那霸港,除了與琉球群島的奄美大島、宮古島和八重山進行貿易外,還與日本的京都、鐮倉和筑紫等地進行貿易往來。而與大陸的貿易聯系,沖繩各種典籍中有明確記載。沖繩首里博物館收藏的“安國山樹華木之記碑”記載,“貢方物,航海不絕,大明皇帝,嘉其忠勤,特賜衣冠印章,宴賓使者”。該碑文是琉球現存金石中最古老的碑文。據日本學者塚田清策考證,這個碑文雕刻的年代應該是“尚巴志滅掉北山的第二年”,也就是1417年。尚巴志的第七個兒子尚泰久就任第六任國王后,于1458年鑄造了“萬國津梁鐘”,這個懸掛在首里城正殿的“梵鐘”第三區銘文記載,“琉球國者,南海勝地,而鐘三韓之秀,以大明為輔車,以日域為唇齒,在此二中間涌出之蓬萊島也。以舟楫為萬國之津梁。異產至寶充滿十方剎,地靈人物,遠扇和夏之仁風”。從銘文可以看出,當時的沖繩島與中國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與日本是唇齒相依的伙伴關系,萬國物產在沖繩琳瑯滿目。該梵鐘不是懸掛在寺廟,而是懸掛在首里城正殿,正顯示了其作為中轉貿易國,橫亙幾國之間的重要島嶼王國的自負。
沖繩島與中國保持著特殊的貿易關系,這種貿易關系實際上是“進貢”和“賞賜”的關系,沖繩通過向大明王朝的進貢,得到大明皇帝的賞賜。1371年中山王察度首次向明朝進貢之后,琉球受到一年一貢的優待。琉球每年向明朝派出進貢船,又從中國帶回大量商品。這樣利用進貢路線,在東海形成了琉球至福建間的貿易通道。通過這種“進貢貿易”,當時非常受世界各國歡迎的中國商品大量進入沖繩。日本學者高良倉吉認為從此“很快提高了琉球在商業領域的地位”。而運到沖繩的中國商品,在沖繩僅僅消費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商品又重新被裝上貿易船,運到日本、朝鮮半島和東南亞諸國。從近世中期編輯的琉球王國外交文書集《歷代寶案》記載看,當時從中國運到沖繩的商品,又往北轉運到了現在的韓國釜山港和日本大阪堺市港。能夠得到大明王朝豐厚賞賜,以及在中國的大量采購,說明沖繩進貢帶到中國銷售的商品也是豐富而有價值的。根據《大明會典》中的記載,在沖繩提供的貢品中,馬、夜光貝、芭蕉布、牛皮和硫磺是沖繩本地產品,而刀、扇子和生紅銅則是日本產品,象牙、錫、蘇木和調料則明顯是東南亞產品。也就是說,當時的沖繩,通過進貢獲得了廣受歡迎的中國商品,又將中國商品運到日本、朝鮮半島和東南亞各國,再從這些國家采購當地的特產進貢給明朝,明朝同樣再賞賜中國的商品,沖繩島的這種特殊貿易就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
新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定位
沖繩島的前身屬于古琉球王國,原是一個獨立在東海上的袖珍王國,有著一套與周邊國家迥異其趣的歷史、風俗和文化。在大航海時代,受益于同中國明、清王朝締結的冊封朝貢體制下的保護和厚待,琉球國“以舟楫為萬國之津梁”,積極開展海上貿易和中轉貿易,迅速崛起,一度創造了“異產至寶充滿十方剎,地靈人物,遠扇和夏之仁風”的繁榮時代。同時,通過東海航線的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漢字、服飾和習俗等也傳到了日本和朝鮮半島,對這些地方的倫理道德思想、社會習俗與習慣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研究古代東海航線的海上絲綢之路,對研究我國與日本、朝鮮半島社會文化交流的過程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3年10月,主席訪問東盟時提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這既是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傳統繼承,又是在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戰略思想。2017年4月20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廣州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牽頭單位,聯合南京、寧波、江門、福州和漳州等城市進行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工作。同年6月,安倍政府表明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日本也將成為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對象國。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轉站的沖繩島,不但承載著中琉和中日交流的經濟文化意義,在新的時代亦有可能成為中國與日本,乃至中國與太平洋諸國交流的中轉站。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代日本琉球歧視問題研究”(14BWW008)和2018年度南京工業大學社科基地“國外中國問題研究”立項項目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工業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陳世華
本文關鍵詞:日本沖繩那霸旅游景點介紹,日本沖繩機場叫什么,日本沖繩島那霸市,沖繩國際機場,日本沖繩縣那霸市。這就是關于《日本沖繩島那霸機場,日本這一機場連續關閉》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日本沖繩島那霸機場,日本這一機場連續關閉":http://eshow365.cn/3-12530-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