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書法作品欣賞,米芾書法高清大圖真跡(被譽“中華第一美帖”)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58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米芾書法作品欣賞】,米芾書法高清大圖真跡,今天乾乾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米芾書法作品欣賞:米芾巔峰期的一幅字,跌宕起伏、大氣磅礴,被譽“中華第一美帖”2、米芾書法作品欣賞,米芾書法高清大圖真跡1、米芾書法作品欣賞:米芾巔峰期的一幅字,跌宕起伏、大氣磅礴,被譽“中華第一美帖”
在書法界有這樣一句話:想學王羲之,首先要學米芾。
如果你能看懂米芾的筆法,再去學習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就會輕松許多。為何?
米芾《蜀素貼》
因為米芾書法宗王羲之,且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相比較王羲之的書法,米芾的書法無論是用筆方式還是結字構造,都要更加清晰、明了,十分適合初學者學習。
《宋史·文苑傳》記載: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飛翥,得羲之、獻之筆意。
米芾《蜀素貼》
這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家、畫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并稱為“宋四家”,其實宋朝之后,學米芾之字的人要遠遠超過后三個人。
米芾《蜀素貼》
這是因為米芾在筆法、筆意、筆勢方面要直追晉唐,得歐陽詢結體與王羲之的筆意,并且米芾的筆法十分開張,八面出鋒,彰顯豐富的用筆技巧,所以備受世人追捧。
米芾《蜀素貼》
米芾在書法上造詣深厚,擅長篆書、隸書、楷書、行書等,最好臨摹古人書法,能夠達到真假難辨的程度。
宋朝才子蘇東坡是這樣評論米芾的:米書超逸入神。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鐘、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米芾《蜀素貼》
米芾的傳世書法作品有很多,比如說:《研山銘》、《蜀素帖》、《虹縣詩卷》、《多景樓詩冊》、《苕溪詩卷》等等。
其中《蜀素貼》可以說是米芾巔峰期的最好的書法作品了,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天下第八大行書”,想要學習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在沒有書法基礎的前提下,可以先來學習一下米芾的《蜀素貼》。
米芾《蜀素貼》
我們高清放大米芾《蜀素貼》中的字,可以清晰地看出米芾的硬筆,每一個都是獨立的,但是字字之間卻相互呼應,筆畫的位置全然由上一個筆畫來決定,通篇下來行云流水、跌宕起伏、大氣磅礴。
米芾《蜀素貼》
清高士奇曾題詩盛贊此帖:“蜀縑織素鳥絲界,米顛書邁歐虞派。出入魏晉醞天真,風檣陣馬絕痛快”。
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獅子搏象,以全力赴之,當為生平合作”。
米芾《蜀素貼》
米芾的《蜀素貼》是最接近晉人筆法的佳作,自其問世后,便滋潤了無數書法家,今將之進行1:1高清復制,還原出其色彩與字跡,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米芾《蜀素貼》
——編輯 芊苑
2、米芾書法作品欣賞,米芾書法高清大圖真跡
要想深入了解一位書法家的藝術成就,那么就一定要在靈魂上與他交流,當然這種交流是建立在通過后世的文字記載、書法作品等熟悉的基礎上,在內心建立起一個有血有肉的藝術家形象,在內心深處與他進行交談,進行了解,這是了解一位距離遙遠的古人最好的方式。
關于米芾的記載,實際上并不是很多。而且主要是以傳錄奇聞異事為主,很少有對米芾的書法特色進行詳細的論述。
一、癡——宋史中的米芾
米芾活到49歲便駕鶴西去了。在元朝人編寫的宋史中,米芾是一位對書法“癡”情不已的人物。尤其是對待前人的書畫作品,他常常是力求得到手,不管用什么手段,騙也好,搶也罷,總之一定要拿到手。
米芾才學高,所以經常接觸到一些古人墨跡畫作,所以經常有人找他來鑒賞、鑒定書畫作品,想以此來看看到底是不是真跡。但是往往經過米芾手中的書法、繪畫作品,米芾都不會再還給原主。他往往要找各種理由留在家中,甚至他可以模仿原作,臨摹出幾乎一模一樣的書畫作品,然后常常拿著這個贗品去交還原主。而這些原主一般都看不出來。
這雖然從側面可以顯示出米芾這個人藝術素養、水平的高妙,但是同樣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為了結果不擇手段的人,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更體現除了他的癡情,對于丹青翰墨的一片癡迷。
二、怪——拜石作兄
《宋史》中記載米芾另外一樁比較有趣的事情是他曾經認石頭作為兄弟。
原文如是說:
而好潔成癖,至不與人同巾器。所為譎異,時有可傳笑者。無為州治有巨石,狀奇丑,芾見大喜曰:"此足以當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為兄。這段話基本上是在談米芾的性情,說他有潔癖,不肯與別人共用器具。說到這里還有一個典故,米芾從曾經有一位朋友,曾經看到米芾家里有一個硯臺,十分喜歡,想要搞到手,于是故意借故央求他拿出來觀看、玩賞,趁他不注意,故意弄臟硯臺,果然,米芾再也不想要那個硯臺了,就趕緊扔給朋友了。
當然有時候,米芾對待器物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比如他就曾經和宋徽宗開玩笑,宋徽宗也曾經拿出一個好硯臺,與米芾一起把玩,結果有時候米芾告辭的時候,拿起硯臺接著就說:這個硯臺臣已經用過玷污完了,不如臣就直接拿走吧。
接著,他拿著硯臺就往外跑,皇帝也沒辦法,只得任由他這樣。
說回他拜頑石為兄弟這件事情,他曾經在無為州看到一塊非常巨大、丑陋的石頭,他看到后非常高興,認為這塊石頭值得他拜謝,于是整理好衣冠,與石頭結交為兄弟。
這當然是非常荒謬的事情,但是米芾這些荒誕行為的背后,實際上展現了一個藝術家難以被人理解的痛苦。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有一位當時的人,像伯牙、鐘子期那樣,彼此了解對方,稱呼米芾為知己的話,那么米芾何苦要去拜一塊不會說話的石頭為知己兄弟呢?
可能,這樣的解釋有些牽強,但是對于一位真正的偉大的藝術家來說,這種孤獨感、寂寞感是時常伴隨他們的,而且也是他們得以超越自身的局限,達到藝術創作極限水平的重要方式。
所謂“高處不勝寒”,即是此道理。要想抵達高處,就要承受高度帶來的孤寒、寂寞。大概米芾從這塊奇石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不被世人理解的苦楚,就好像拿石頭上為人恥笑的“丑陋”之態一樣,是有相通之處的。
所以,如果從這個意義上在來理解米芾,他拜一位頑石為兄弟、至親,又有什么可以被世人恥笑的地方的呢?
三、迷——米芾的書法邏輯
上面我們主要是著眼于正史記載中的米芾,下面我們可以看一看書法理論中米芾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米芾最為著名的書法論著就是《海岳名言》了。實際上他都不能稱之為一本書,而是十幾個碎豆腐文章的合輯,里面雖然篇幅不是很長,但是卻爆了很多“猛料”,信息量很大。
在這篇文章中,米芾幾乎把前代以及當今(也就是他生活的宋朝)所有的書法家給罵了一遍,且不說褚遂良、蔡襄、沈遼、黃庭堅、蘇軾、蔡京、蔡卞之流,就算是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這樣的書法家也不入他的法眼,要么是書法寫的太俗(顏真卿),要么是寫的不合規矩,破壞古法(歐陽詢、柳公權)。
如果我們這樣簡單的來理解米芾,大概會認為他是一個狂妄之徒,只不過是為了逞一時口舌之快,想要揚名于后世罷了。
雖然我們說像米芾這樣的論調當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其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它道德上的水平、修養如何,而是他從內心中真心相信一套邏輯,正是這套邏輯讓他相信這些書法家是不可取的。
如果我們要想證明米芾是錯的,就要先證明這套邏輯是行不通的。這樣才能談得上真正認識米芾。
實際上米芾的邏輯也很簡單,在《海岳名言》中,米芾唯一贊賞的人就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即便是有對其他書法家的贊賞,也通常是著眼于這位書法家的書法繼承了王羲之、王獻之書法的神韻,稱得上是“魏晉風骨”的再現。
所以這就可以看出米芾評價、取舍一位書法家的標準就是以二王為標桿,凡是不符合二王法度的,就是不好的書法,凡是符合二王書法標準的書法就是好書法。
所以,米芾除了“癡”、“怪”這兩個特點之外,還有“迷”。這個“迷”不是說他著迷于書法,而是說他只癡心于二王書法,只迷二王。迷,一般都是有誤入歧途,帶有貶義的意思,這里之所以說米芾是“迷”的,實際上也是說他的觀點有一定的偏頗的。
比較諷刺的是,米芾的書法也并不完全合乎二王法度,如果他只是學習二王,寫的和二王一模一樣,也就不可能有米芾書法傳世了。
四、奇——米芾的書法特色
米芾的書法特色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奇。這個“奇”表現在三個方面,筆法奇,結構奇,章法奇。
米芾的筆法變化多端,能夠繼承魏晉書法的筆法精髓,但是同時又能創新,不拘泥于古法,自出新意,從起筆,行筆到收筆都非常變幻莫測,初看覺得奇怪,但是細看便可知道法度出處。
在結構上,米芾喜歡以斜取正,不管是整體趨勢還是某一個筆畫,都是如此。米芾結體猶如山脈上一塊奇石,因此非常險怪、奇異,就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章法上,米芾錯落有致,不拘一格,給書法的章法格式創立了一種新的內容。
本文關鍵詞:米芾書法作品欣賞 真跡,米芾最好的行書作品,米芾書法作品欣賞論文,米芾書法作品大全圖片,米芾書法作品欣賞圖片。這就是關于《米芾書法作品欣賞,米芾書法高清大圖真跡(被譽“中華第一美帖”)》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米芾書法作品欣賞,米芾書法高清大圖真跡(被譽“中華第一美帖”)":http://eshow365.cn/3-9692-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