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社區開展鬧元宵活動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71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今天犇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猜燈謎、制花燈,社區開展鬧元宵活動2、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養老院八成北京老人不回家過年1、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猜燈謎、制花燈,社區開展鬧元宵活動
極目新聞記者 常怡
通訊員 程利
1月31日下午,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周沖社區組織開展“和樂融融慶佳節,歡歡喜喜鬧元宵”活動。社區百余名居民歡聚一起,猜燈謎、制花燈,感受即將到來的元宵節的喜慶氛圍,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社區大廳內,火紅的燈謎高高懸掛,一條條各式各樣、紅彤彤的謎語迎風飄揚,既熱鬧又喜慶,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
當天,活動在成語接龍、夾氣球跑、有獎競猜等游戲環節中開始,現場其樂融融,幾輪游戲下來,居民朋友被逗得喜笑顏開。孩子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制作了精美的花燈,一盞盞美麗可愛的小花燈在孩子們手中活靈活現,大人們則到室內參加猜迷活動,現場的100條燈謎,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羅萬象,妙趣橫生,大家在學習知識,啟發靈性之余,又體會到了濃濃的元宵氣氛。
“今天來參加這個元宵佳節的活動,我個人覺得確實是特別好,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居民向女士笑盈盈地說。
此次活動,不僅為轄區的居民朋友提供了一個親子互動的平臺,還拉近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距離,弘揚了中華傳統節日,讓居民提前渡過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元宵佳節。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2、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養老院八成北京老人不回家過年
“在這兒有吃有喝有人照顧,回北京太折騰不說,還有點兒不習慣。”這是不少選擇在外地養老院過年的北京老人的心聲。在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已有4000多北京老人選擇在津冀兩地的養老機構安家。本周五就是大年三十兒了,記者粗略統計,4000多名北京老人當中,約有八成決定留在當地養老院過年,他們的春節怎么過?記者對部分老人進行了探訪。
包餃子猜燈謎看表演養老院過大年豐富多彩
記者從河北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大愛書院、天津福源等養老機構獲悉,在這些機構入住的北京老人當中,有八成左右的北京老人選擇留在養老院過年。在這些選擇留下過年的老人當中,有的是因為子女不在身邊或已經空巢,有的是因為身體原因或年事已高不方便舟車勞頓,子女會在春節期間到養老院陪伴老人。
為了讓老人在養老院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養老院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在位于河北燕郊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95%的入住老人都來自北京,從年三十兒到大年初六,養老院每天都有為老人們精心籌備了多彩活動:年三十兒包餃子、初一送福字、初二歌舞聯歡、初三趣味游戲、初四擊鼓傳花隨心舞、初五卡拉OK小游戲、初六心心相印接力賽等等。另外,養老院的領導班子還會帶著節日禮品逐一登門拜年,為老人送上新年祝福。
在位于河北香河的大愛書院,工作人員將在大年三十兒當晚帶領老人包餃子、為老人演節目。在位于天津的福源養老院,工作人員也準備了春節七天樂活動,年三十兒跟老人一起吃團圓飯、貼春聯、看春晚,初一為老人拜年,另外還邀請專業演員到養老院來為老人開展舞龍表演,戲曲表演,寫燈謎,猜燈謎,扭秧歌等等特色活動。有子女陪伴的子女從北京來探班 養老院里吃年夜飯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的大門口已經立起了“歡度佳節”的紅色標語,道路兩旁也掛起了紅燈籠,各個樓門口更是裝飾一新,對聯兒和福字兒給樓門增添了不少喜慶的氣氛。記者敲開80歲老人趙國田的家門,他和老伴兒正在收拾屋子,福字兒、對聯兒已經貼上了大門口、窗戶上,濃濃的春節氛圍已經充滿了這個溫馨的小家,幾天以后的大年三十兒當晚,他們的子女會帶著孩子從北京趕到這個小家,跟兩位老人一起過年。
前年,由于年事已高,老伴兒又因為腦梗后遺癥需要康復,趙國田和老伴兒從北京石景山區搬來燕郊,入住了燕達養老院。“我老伴兒走路恢復得不是太好,要是過幾天春節回趟北京,不光接送麻煩,對我們來說實在有點兒折騰。”所以去年的春節,趙國田老人就是跟老伴兒在養老院過的,“在這兒有吃有喝,24小時有人照顧著,子女想過來看看就過來看看,還有地兒住下,兩全其美。”
按照去年的經驗,趙國田老人早早就跟養老院的工作人員預定好了今年的年夜飯,地點就在養老院的營養餐廳的包間,“跟外面兒餐廳做的一樣好,還不貴。”到時候兒子、女兒帶著孩子從北京趕到燕達,在養老院跟老人一起過春節。
和趙國田老人一樣,今年83歲的李之勇老人和老伴兒也留在養老院過年。退休前,李之勇老人曾經在原水電部工作,參與過全國很多水電站的建設,退休后選擇燕達安家。因為兒子一家在外地工作和居住,大年三十兒當天不能陪老兩口過,所以自2011年入住以來,兩位老人的春節都是在燕達度過的。“每年春節的菜都特別的好,尤其是年三十兒晚上那頓,除了獅子頭、紅燒帶魚等好菜,食堂會特意準備餃子,大伙兒可以敞開吃。”老人們當然吃不了很多免費餃子,但是濃濃的節日氛圍卻讓李之勇夫婦和所有留在養老院過年的老人開心不已。
“大年三十兒免費吃餃子這個活動自打我們入住就有了,那時候留在養老院里過年的老人也就是幾十人,三五張桌子就坐滿了,還有好多護理員陪著,人雖然少可年味兒一點兒都不少。”李老先生說,隨著這些年入住的老人越來越多,留下過年的老人也從當年的幾十人變成了現在的上千人,“上千個老人,大年三十兒聚在食堂里一起吃餃子的場面特壯觀。”李之勇說,雖然留下過年的老人越來越多,過年期間需要服務人越來越多,但養老院的服務質量一點兒都沒有下降。每年初二或者初三,李老先生的兒子會帶著愛人和孩子前來探望,陪他們一起度過。無子女陪伴的有護理員和老鄰居相伴 抱團兒熱鬧過大年
今年88歲的戴百祺老人已經在燕達養護中心居住了整整7年了,因為獨生女兒一家已經在國外定居,這幾年的春節她都是在燕達度過的。戴百祺老人居住的是一套66平方米的一居室,別看只有一個人居住,但屋子收拾得干凈、整潔,非常有家的氛圍。在護理員的幫助下,老人用大紅的福字兒和對聯兒,把小家打扮得喜氣洋洋。“大年三十兒的晚上,我的女兒會給我發微信,帶著她的全家給我視頻拜年。”戴百祺老人期盼地說。
82歲的馬佩婷老人也是一位獨居老人,還是一位養花愛好者。她那間朝陽的房子的陽臺上,擺滿了大大小小各色的花盆,有些正值花期的花兒開得正旺,屋內花香撲鼻。“這些花是我專門從北京的家中搬過來陪我的。”2018年8月入住燕達的馬奶奶是第二次在養老院過春節,
護理員告訴記者,她的一個孩子在加拿大,兩個孩子在北京,工作都比較忙,而馬奶奶也不想影響孩子們的工作,選擇留在燕達過年了。
在養老院里,像兩位老人這樣的獨居老人也有不少,但他們過年期間一點兒都不孤單。護理員每天都會上門對他們進行日常探訪,陪老人聊聊天,看看老人需要做些什么。獨居老人們之間也會互相走動,抱團兒過年,有的老人會商量著齊聚到其中一位老人的家中,燉條魚、炒幾個小菜,一起做年夜飯,一起過除夕。“我覺得留在養老院過年的老人越來越多了,為啥?因為老人們越來越以這兒為家了。”馬佩婷說。為照護養老院老人堅持9年除夕摸黑開車趕回家
34歲的胡光麗是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二期16號樓1棟的護理組組長,她和其他護士一起負責照顧149戶共計258位老人的日常起居。根據胡光麗的統計,整棟樓共有200多位老人留下過年,占總人數的80%左右。為了能讓這些老人能愉快過年,也讓他們的子女放心,胡光麗和同事輪流值班,24小時全天候對老人開展管家式的照料服務。
本文關鍵詞: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總結,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方案,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主題,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通知,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記錄。這就是關于《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社區開展鬧元宵活動》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 攔婚車要煙該怎么說(老人攔婚車討要喜煙)
- 為什么老人說家里不能養鴿子(什么屬相不適合養鴿子)
- 為什么老人說男不屬鼠 男孩屬鼠好嗎
- 送老人家吃什么補品比較好?這份指南請收下
- 重陽節忌諱回娘家的原因記憶重陽卻不能回家傳統習俗背后的寓意家庭責任與尊重傳統身份轉變與情感割舍的決擇告別回娘家,迎接新生活的開始重陽節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是為了紀念和表達老人的孝心和敬老之道。然而
- 老人家逝世怎么安慰家人匯總39句
- 老人臨終前女兒不能在身邊怎么說 看完你就明白了(有什么征兆預兆和象征寓意)
- 大年初五的習俗禁忌,老人說“初五3不做
- 大寒節氣給老人立碑
- 老人去世后的子孫禁忌,家里老人去世孫子禁忌(這三樣東西一定要及時處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社區開展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社區開展鬧元宵活動":http://eshow365.cn/3-9048-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