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條進藏路線詳解,夾在318和317之間的進藏秘線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54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八條進藏路線詳解】,今天向乾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八條進藏路線詳解:夾在318和317之間的進藏秘線,老司機都說絕!2、八條進藏路線詳解,十條進藏線路3個始發地1、八條進藏路線詳解:夾在318和317之間的進藏秘線,老司機都說絕!
川藏中線,一條驚險刺激,遺世獨立的進藏線。
”
在川藏北線G317、川藏南線G318的光芒之下,川藏中線組成部分的G349顯得籍籍無名。
但無論人文,還是風光,這條道路都不遜于川藏南北線,具有“西藏版的獨庫公路”之稱。
它一頭憑吊古人,茶馬古道、官方驛道、唐蕃古道等名詞都與它有所聯系。
古人往返其上,將康巴風情帶往各地,這里的人們將藏族風情散落于大橫斷,支起一處又一處藏風濃郁之地。
它一頭串聯風景,高山峽谷、大江大河、冰山雪峰等自然風光,“含蓄”分布道路兩側。
而一般旅行者,往往不會選擇走它,這讓那些深藏起來的風光與人文,多了幾分清凈。
今天帶來的川藏中線西藏段自駕線,將會帶你走進那個與G317、G318截然不同的世界,遇見更加粗獷的西藏。
川藏中線全線手繪地圖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請橫屏觀看)
▼
川藏中線西藏段自駕線路示意圖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川藏中線全線自駕線路示意圖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請橫屏觀看)
▼
[ 一條包羅萬象的進藏線 ]
橫斷河谷段
這一段在橫斷山區的西北角走,一些河流如瀾滄江、怒江的上游,都在這一塊,加上冰川、雪山比較多,常能見到各種各樣的高山湖泊。
#第一站 洛隆
藏東小秘境
從昌都離開,一路穿過吉塘、卓瑪圣泉、浪拉山,會遇見G349與G214的分叉口,中田石油加油站在道路一側。
繼續沿著G349走,可以去往下一個目的地,而如果往南走一段G214,則可以去到邦達草原。
位于邦達草原的邦達機場
是世界上海拔高度第二
中國第二高的民用機場
圖源@維基百科▼
這是西藏一個地勢寬緩、水草豐美的高寒草原,地處瀾滄江、怒江之間,是橫斷山區里難得一見的廣闊草場。
沿G349繼續走到郭慶鄉,鄉里有一個依靠雪山冰峰融水補給的湖泊,仁措湖。
浪拉山
攝影@VIP讀者·楊洋
▼
除了湖景與西藏眾多湖泊一樣令人驚嘆外,還有很多魚類生活在湖中。
沿衛曲前行,翻過埡口,也就進入了怒江流域,來到馬利鎮。
小鎮中的久休村,有一座藏東神山,名為德尼桑都八日。
紅色的山體不偏不倚從中間劈成了兩半,遠觀其形狀如牦牛心,傳聞是格薩爾王在這里開倉取寶時一箭劈開的。
洛隆縣城外的雪山
攝影@VIP讀者·品味天地-尋山
▼
但在洛隆縣之前的康沙鎮,有一處洛隆宗遺址,它位于鎮中東面的山坡上。
碩督寺
攝影@VIP讀者·水如煙
▼
西藏的建筑,有很多會建在山頭,所以在西藏很多地方碰到這些遺址,大多位于當地城中比較高的山腰上甚至山頂上。
到了洛隆后,值得一去的地方當屬卓瑪朗措,在當地傳說中,這個湖泊是觀音的淚珠所形成的神湖,因湖泊顏色常泛藍,而有“藍湖”的別稱。
卓瑪朗措的海拔4300米左右,由21個大大小小的湖泊所組成,但只有在夏季的時候,才會有綠色的草場、林木點綴,其余時間大多是冰雪覆蓋。
勘路者說
從昌都至邊壩,途經的每一個村鎮,基本會有一座寺廟。從馬利鎮的格魯寺、查根寺,洛隆的碩督寺、達金寺,到中亦鄉的波特寺,拉孜鄉的拉孜寺,再到邊壩鎮的邊巴寺等等。
雖然這些寺廟名氣不大,但都具有濃厚的藏傳佛教文化氣息。
自駕小貼士
洛隆縣距邊壩縣約162公里,行車用時約3小時30分鐘;全程走G349,過拉孜而到邊壩縣城。
細說路況
昌都到邊壩的G349,基本鋪上了柏油路,經過洛隆的加玉大峽谷時,可以見到對岸羊腸小道,這邊G349柏油路面的景象。
雪山官道段
洛隆、邊壩及嘉黎,是茶馬古道、官道上的節點、驛站,常作為古時一些機構的駐地,因而走這一段時,會發現一些小鎮常有古跡位于不遠處的山腰上。
#第二站 邊壩
不會讓人失望的地方
在還沒有川藏南北線定義的明代,人們想從昌都前往拉薩,往往會選擇西出類烏齊,而后輾轉洛隆、邊壩、嘉黎、工布江達而到拉薩,這條道名為“烏思藏”。
到了清代,這條道路升級官道,即“川藏驛道”,成為清代時期官員入藏的主要通道,如今則是國道349。
洛隆-邊壩路段
攝影@VIP讀者·羌塘女兒(白玉芬)
▼
洛隆一路至邊壩,川藏中線G349上,還有許多值得一去的地方,寺廟、遺址、湖泊、冰川等等。
諸如拉孜寺、邊壩寺、三色湖,以及最近發現的一個大型冰洞——藍冰洞。
其中三色湖、藍冰洞的位置相距不遠。
在拉孜鄉與邊壩鎮之間,有一個顯俄村,沿左邊路口進入鄉道Y584,經過普玉三村、普玉二村至普玉一村,便到了三色湖。
三色湖
攝影@VIP讀者·黎聰
▼
三色湖并非說一個湖泊有三種顏色,而是指三個不同色調的湖泊——黑湖、黃湖、白湖。
三色湖之黑、黃、白湖
攝影@VIP讀者·黎聰
▼
每年五月下旬,與湖水相映成趣的是湖畔邊的高山杜鵑,別具一格。
三色湖周圍還有雪山、瀑布、冰川以及鮮有人知的遺址——達宗遺址。
達宗遺址
攝影@VIP讀者·羌塘女兒(白玉芬)
▼
它位于黑湖和黃湖之間的一座山上。
藍冰洞則位于三色湖附近,掩藏在一片雪山、冰川之中。
藍冰洞
攝影@VIP讀者·標哥
▼
據初步勘測可知,冰洞約長165米,寬26米,高15米,是目前西藏已知冰洞中較大的一處,并且頭尾貫穿,可雙向通行,極其罕見。
不過由于藍冰洞未進行景區開發,且夏季冰川融化,藍冰洞容易坍塌,有一定的危險性。
若要尋訪,可以詢問當地的帶路人,時間是否合適,同時注意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探訪。
自駕小貼士
邊壩縣距嘉黎縣約249公里,行車用時約5小時30分鐘;走G349翻過夏貢拉山埡口,過金嶺、忠玉而到嘉黎。
細說路況
從邊壩至嘉黎,大部分路段都在修路,只要不是遇到塌方或施工臨時管制等情況,是可以走的。
另辟蹊徑
薩普神山、麥地卡濕地穿越線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比如
高原上的女兒國
從邊壩往西過沙丁、比如、措拉而到夏瑪,是一條風光滿滿的穿越線路,既有薩普冰川,也有麥地卡濕地,若逢5、6、9這三個月份,天氣良好時,不妨走上一走。
畢竟西藏的冬季太長,夏季太短,還有雨季穿插,安全系數比較高的月份,一年內并不多。
雨季穿越濕地,最為困難
攝影@VIP讀者·大山
▼
比如藏語意為“母牦牛群”,通俗來講,這是一個女兒國。而在古時,以動物作為部落的圖騰或名稱是古人的一種做法,這也證明了比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明。
公元前四世紀,比如是蘇毗部落的管轄區域,境內至今留有相應的遺址,如“加秀達巴嚓”宮殿遺址。
2019年的比如賽馬節
▼
這個名字翻譯過來,也就是“蘇毗”,曾是當地統治者的居所,如今遺存著幾座古碉樓,記載著歲月的痕跡。
比如這里其實距離怒江源頭已經非常近了,但怒江兩岸依然險峻,從比如一直去到達塘鄉,G558基本是沿怒江而行。
所以走這條國道的時候,不僅能見到怒江的兇險,也可以從羊秀鄉或白嘎鄉輾轉小道去欣賞近年來才為人所知的薩普。
2019年7月24日
《中國自駕地理》探秘薩普自駕比如行
在薩普合影留念
(請橫屏觀看)
▼
千百年來,薩普雪山矗立在群峰之間高聳入云,主峰被當地視為雪山之王,山下連綿著薩普棍拉嘎布冰川。
薩普神山
攝影@VIP讀者·盧比肯
▼
薩普冰川是山岳冰川,但它的規模之大又碎裂入湖,那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川,讓人想起海洋冰川。
盡管前往薩普冰川的土路溝溝坎坎,需要徒步行經艱苦卓絕的路段,但依舊是值得去的,這一切都能得到最美風景的回饋。
勘路者說
驅車去薩普冰川,四驅越野車無疑是最佳選擇,如果車輛足夠硬、車技優秀,桑達寺后的徒步路段,也可以嘗試走一段。
細說路況
白嘎鄉進入薩普需一個半小時左右,土路和碎石路較長,涉水路面較多,進入薩普的坡非常陡,需駕駛越野車盡量多人結伴前往,進入白嘎鄉的外圈新路右手邊有路牌寫著薩普冰川,從此處進入即可。
薩普的天氣多變,建議中午前到達,中午前易見到神山全貌;陰雨天不易見到薩普真容。
#麥地卡濕地
高原綠肺
從良曲鄉開始往南翻越念青唐古拉山,意味著即將進入激動人心的麥地卡濕地。
麥地卡濕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濕地,也是拉薩河的源頭,被譽為“高原綠肺”,是當地牧民和牲畜的重要生活用水來源。
雖然濕地上的植物物種不是很豐富,但其典型的高原湖泊、沼澤草甸濕地,是黑頸鶴、赤麻鴨等珍稀鳥類的遷徙停歇地和繁殖地。
麥地卡濕地
攝影@VIP讀者·虎虎老師
▼
每年棲息在這里的水禽數量超過2萬只,絕對是攝影“打”鳥愛好者的天堂。
此外,麥地卡濕地是高原魚類洄游、產卵育幼的場所,也分布著藏原羚、巖羊、盤羊、狼、猞猁、棕熊等珍稀野生動物。
18年5月時,穿越麥地卡濕地
▼
在這片藏北高原的濕地,仿佛置身于一片“北方的空地”,這種“無人區”的獨特感受令人心生敬畏。
勘路者說
盡管說穿越麥地卡濕地,會給你一種穿越“無人區”的即視感,只不過在濕地里,還是極易迷路和陷車。
在2022年的那曲政府報告中,指出將要打造一條S205嘉黎縣城-麥地卡-良曲-比如縣城公路旅游線路,隨著未來路面等級的提升,這條穿越線的路況也會越來越好。
細說路況
從比如良曲鄉穿過怒江橋,沿著S205往嘉黎縣林堤鄉方向走時,會遇到路碑250-337的砂石路面,337-380的柏油路面,以及穿越河谷、峽谷時存在部分落石易發路段。
麥地卡濕地穿越線的整體海拔5000米左右,需要注意高原反應。
#第三站 嘉黎
大山深處的秘境
說完了支線,回歸主線,則需從邊壩往南,過忠玉,而到嘉黎,G349穿越了念青唐古拉山脈。
這條山脈,在青藏高原上,以嘉黎為界分東西兩段,一段在西,布滿7000米海拔的高山,一面則向東綿延至伯舒拉嶺。
西面地處藏北極寒地區,越往北海拔越高,早晚溫差極大,基本上種不活一棵大樹。
而東部則因峽谷密布,多有高山涌出的江河,再加上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順著河谷而來,為沿途帶來了雨水與生機。
嘉黎的尼屋秘境
攝影@VIP讀者·中鼎Jacky
▼
因而,當我們行走這一條路時,會發現牧草旺盛,牦牛、帳篷遍地,所見之高山,雪色覆蓋,頗有雪域江南之感。
去往嘉黎會途經金嶺,G349會在這里與夏曲河一路伴行,直至匯入尼屋藏布。
G349上海拔5298米的夏貢拉山埡口,曾為“入藏第一險”,是當地人及馬幫畏之如虎的存在。
常因大雪封山而使G349無法通行,但好在夏貢拉山隧道已貫通,不少走過的朋友表示允許放行,就是里面仍在施工,走時讓人心驚膽戰。
夏貢拉山隧道貫通
▼
穿過隧道后,你會遇見沿夏曲河而生長十多公里的千年沙棘林及向遠處蔓延而去的綠色草地。
偶爾還能看到從山間涌出的溪流、遠處崖壁掛下來的瀑布,令行車途中多了幾許賞心悅目的景色。
在金嶺鄉境內,其實還有一個因海洋性冰川冰舌端冰磧物堵塞而成的冰磧湖——冰湖。
金嶺冰湖
攝影@VIP讀者·劉濤
▼
夏季時,冰湖上常飄著冰塊而不化,但四周卻有著綠色的草地及林木,讓這幅景象看起來頗為奇妙。
金嶺去往嘉黎沿途的峽谷
攝影@VIP讀者·間隔旅行馬扛扛
▼
嘉黎是那曲的一個小縣城,常住人口三萬多,在80年代以前,全縣只有一條S305通往那曲市區,那時想從嘉黎去往拉薩,路途非常辛苦。
而在嘉黎、金嶺之間,有一條因西藏冒險王而聞名的越野穿越線,這條線路從嘉黎出發,往東過忠玉,沿易貢藏布過八蓋鄉、易貢鄉,再接入G318的通麥。
嘉黎-八一越野穿越線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
據說這條線路目前正在鋪柏油,大概用不了幾年,就會在地圖上出現了。
自駕小貼士
嘉黎縣距拉薩市約314公里,行車用時約7小時40分鐘;自嘉黎出發,走上G349,過措多、門巴、墨竹工卡而到拉薩市。
細說路況
G349從嘉黎到墨竹工卡是剛修好通車的柏油路,大部分路況都很好;墨竹工卡到拉薩,是G318,路況自不必多說。
拉薩河谷段
拉薩河在藏語里被稱為吉曲,也是拉薩的母親河。這一段也會順著拉薩河,一路去往拉薩,沿途所見風景,除了雪山冰川,還有牧場與牦牛。
#第四站 拉薩
高原上的明珠
從夏瑪過門巴到拉薩,最值得停留的,也許就只有直貢梯寺與甘丹寺。
直貢梯寺建于公元1179年,是直貢噶舉派的中心寺院,位于懸崖峻嶺之間,非常壯觀。
直貢梯寺
攝影@VIP讀者·羌塘女兒(白玉芬)
▼
直貢梯寺
攝影@VIP讀者·暢游
▼
甘丹寺,也叫噶丹寺,與哲蚌寺、色拉寺組成拉薩三大寺,為黃教六大寺之一,格魯派祖寺。
甘丹寺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整座寺廟建在旺波爾山上,由五十多座建筑組成,遠遠望去時,只見灰褐色的山上,布滿了白、金相間的大殿。
而去往寺廟的沿途,牦牛、藏驢、野狗、紅嘴山鴉等生靈毫不畏人,偶爾會有牦牛走上街道,并留下了一坨牛糞。
在其他地方會被視為“影響市容”的流浪狗,常會跑到人家門口去曬曬太陽,本地人也沒有做出驅趕,似乎早已習慣它們的存在。
大昭寺
攝影@VIP讀者·暢游
▼
到了拉薩,大家想去的地方基本高度統一,布達拉宮、八廓街等等。因此,我們也不對這些多做介紹,反而比較推薦拉薩的西藏博物館。
八廓街
攝影@VIP讀者·大漠刀客
▼
館內陳列的物品,可以讓你更加近距離地欣賞、慢慢了解西藏的文化,這比起在布達拉宮中,更能多一分親近與真切。
另外,如果你不喜歡吵雜的環境,那么可以去拉薩河畔的仙足島、太陽島散散步,那里的人流量不算很大。
拉薩住哪好
我們更推薦去仙足島、太陽島、文成公主演藝劇場下面找一些幽靜、能看到布達拉宮的的民宿客棧。打開窗戶遠遠地欣賞布達拉宮的身姿,再喝上一壺下午茶,感受拉薩的慢時光。
川藏中線
一條早該火起來的
頂級越野自駕線
來源:自駕旅行
編輯:中國西藏旅游
【主編:譚其露丨編輯:小橘】
2、八條進藏路線詳解,十條進藏線路3個始發地
去西藏,幾乎是所有旅行愛好者永恒的主題。在這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土地上,雪山林立、湖泊散落、人文歷史豐厚且悠遠。
因為這份熱愛,行者們四面八方前往西藏朝圣,而進藏的線路從來就不止一條。小編整理了由四川、云南、青海、新疆進藏的四個始發地共十條進藏線路,希望給熱愛這片高原土地的朋友們作為參考。
這次我們只講通過性不講難度,根據路線的通過性劃分了等級,但不代表轎車可通行的一顆星就一定簡單,例如G219現在轎車可通行但其長距離、高海拔等因素讓這條路一樣充滿了挑戰,所以難度是相對的,也有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例如天氣、心態、經驗、裝備情況等……
一、青海進藏
1.三大無人區穿越——無人區自古以來是越野人的終極目標,高海拔、高寒冷,無補給、地形復雜,天氣變化莫測以及野生動物等諸多因素疊加。這是最經典的無人區穿越線,放在首位,意思是一切得從零開始,這條線不適合大多數SUV,也不適合那些時尚的“越野車”只有最硬的車加最硬的車手,還需要有一幫互相救援,需要注意的是未經許可是不允許任何社會車輛進入無人區的。
2.青藏線——東起西寧,西止拉薩。青藏線是最重要的進藏物資通道,正因如此也經常出現大面積長距離堵車。沿途大部分經過牧區,可見到草原、鹽湖、戈壁、高山、荒漠等景觀。
3.唐蕃古道——也叫饅頭嶺驛道,當你他上去的時候,你會有一種在藍天白云中蜿蜒穿行的錯覺,沿著這條古道走下去,你會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走到山那邊的印度、尼泊爾,這就是被學界定為“絲綢南路”的唐蕃古道。
著名的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時走的就是這條大道,唐蕃古道也被稱為中國的三大通道之一。
二、四川成都進藏
川藏線作為眾所周知的經典進藏線路,主要是由川藏南線和川藏北線以及川藏中線組成。
1.川藏北線——從成都到那曲,是連接四川和西藏的重要通道,憑借著悠久的康巴文化和爐霍民居、甘孜河谷農區、德格的印經院、馬尼干戈和新路海、雀兒山等等,人文、自然景觀豐富,是越野探險者的中級挑戰線路。
2.川藏中線——是夾在北線和南線兩者之間,風光很原始、漂亮,但是由于路況不太好,一直是罕有人走。這條線路大部分地處藏北高原,它大部分沒有國道編號也沒有省道編號,沿途因為信號斷續,導航也只能離線分段進行。這條線路難度要大于川藏北線和南線,需要以足夠的耐心和毅力以及嫻熟的越野駕駛技巧。
3.川藏南線——如果一生只進一次西藏,那么必須是這條川藏南線。它是最為大家最熟知的進藏線路,也被稱之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川藏南線全長約2100公里,一路穿行在壯麗美景中,跨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和念青唐古拉山脈、岡底斯山脈。這一路可以了解太多關于西藏的故事,可以邂逅草原、雪山、冰川、湖泊、寺廟......
三、云南進藏
1.滇藏線——南起云南大理北至西藏芒康,至芒康后匯入G318也就是川藏南線。它是入藏海拔最低的通道之一,且全線起落不算太大,雪山、森林、湖泊、草甸、峽谷和人文景觀眾多美景匯入一起。
2.丙察察——多年前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走一回川藏線,可以吹一年的牛。走一回丙察察,可以吹一輩子”。丙察公路起點為云南怒江貢山丙中洛,終點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丙察察線穿越三江并流區域,從海拔幾百米上升到5000多米,一路經過多種氣候和地貌,相對其他比較成熟的進藏線路,這條更加原始。
四、新疆進藏
1.新藏線——全球唯一被大世界吉尼斯評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如果你是第一次進藏的話,建議不要走新藏線,新藏線難在海拔而不是路況。作為連接新疆和西藏兩大旅游熱門IP的通道,這里充滿了少數民族地區獨有的特色風情,沿途變幻莫測的高原風光讓人目不暇接。遠觀珠穆朗瑪、岡仁波齊、瑪旁雍錯、扎達土林、古格王朝......
2.G216正在建設當中,期待早日通車。
好了:如果有一天,靈魂追不上自己腳步的時候,你就來西藏看看,它會告訴你很多,放慢腳步的理由。
本文關鍵詞:八條進藏路線的區別,進藏八大線路,進藏八條公路的完整攻略,條條都精彩,八條進藏路線地圖,8條進藏線。這就是關于《八條進藏路線詳解,夾在318和317之間的進藏秘線》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八條進藏路線詳解,夾在318和317之間的進藏秘線":http://eshow365.cn/3-8624-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湛江湖光巖有哪些景點,湛江十大避暑旅游景點
- 下一篇: 風水渙卦測財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