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農村快遞服務的意義,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80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做好農村快遞服務的意義】,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今天涌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加快農村寄遞物流的發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真的很必要2、做好農村快遞服務的意義,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1、加快農村寄遞物流的發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真的很必要
我在村委會駐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中,村上有一個小伙子和農村的群眾,經常讓我幫他到縣城拿快遞回村上和農戶家中,我所駐村開展鄉村振興的村委會,離我們縣城有20多公里,農村群眾所寄的包裹,要么就是到縣城里面拿,要么就是到鄉鎮所在地區拿,還沒有直接送到村里的服務機構,所以在我們這里,加快農村寄遞物流的發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1公里,真的很有必要,在一步的工作中,如果能夠加快鄉村寄遞物流的發展呢?
在目前,全國每天的快遞包裹量超過3億件,其中農村地區包裹量超1億件,這個數字就說明,農村網購的能力在加強,農村的消費能力在加強,但是從我上面說的情況看,對于農村的寄遞物流還有一些差距,加強農村的寄遞物流發展,是促進農村的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的一個重要渠道和方式,對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為農村的進一步開展鄉村振興,具有重大的促進意義。
一、目前農村寄遞物流中的差距?
據相關部門統計,2020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5750億元,同比增長37.9%,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農產品網絡零售總額達3014億元,同比增長26%。今年的上半年,我國農村地區快遞收投量超過200億件,同比增長30%以上,但是農村群眾網購的商品,還不能送到農村群眾的家里,就像前面說的,還需要到所在的鄉鎮或者縣城來取自己網購的商品,還是有許多不便利的地方。
這是因為要發展農村的網購代辦點,但是需要郵寄的量小,需要走村入戶的成本又高,所以在農村,特別是一些欠發達的農村,還沒有收取或發送快遞包裹的點,導致一些企業不愿意下去,或者一些快遞企業下去了,都是存在虧本的問題,所以快遞企業在農村根本留不住。
二、下一步解決的辦法?
1、讓消費品方便進村。
通過郵政下鄉這個方式,進一步加快農村郵政體系建設,由相關部門聯合郵政、快遞、交通、供銷、商貿流通等相關資源,推廣共同配送的方式,然后由村委會,農村的小超市,、小商店,還有一些便利店承擔起保管包裹的責任,然后讓附近的村里,自己到店里或村委會來取包裹這樣的方式,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1公里,減輕農民群眾的負擔,方便農民群眾,這樣的方式就能很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
2、把農村的山貨賣出去。
農民群眾的一些農產品,特別是一些特色的農產品,只有找到更好的銷路,賣到更好的錢,才能更好的體現它的商品價值,讓農民群眾增收致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進一步的發展農村電商,建立專業化的快遞方式,建設農村的冷庫,通過冷庫簡單的儲存以后,送達到縣城,然后通過縣城送到全國各地,通過這樣的方式,把農村的農產品更好的銷售出去,把農村的鄉村振興工作做得更好。
3、為農村快遞網點實行放管服。
在農村快遞網點的審批程序上,簡化辦事流程,實行網上審批,取消不必要的限制,加強嚴管工作,特別是實名制投遞工作,由郵政部門和村居委會,建立農村綜合服務站,更好的服務農民群眾快遞收和取,讓農村的快遞物流扎實穩健的發展起來。
2、做好農村快遞服務的意義,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來源:人民日報
圖為快遞車行駛在西雙版納的盤山公路上。浦 峰攝(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隨著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以及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一個連接國內城市鄉村的智能物流骨干網正在形成,快遞車開到田間地頭成為現實,村里人也能買到外面的優質商品了。
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就有這樣一群鄉村快遞員,他們用車輪替代村民的腳步,把來自千里之外的商品送到村里,給村民們生活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改變。
正月十五剛過,快遞員又開始忙碌起來。
清晨薄霧彌漫,一輛來自2900公里外江蘇無錫的電動摩托車,經過物流運輸,被送到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菜鳥物流中心。來自中緬邊境村落勐宋村的車主,當天下午就能騎上它,馳騁鄉間。而此行的運費,僅需要幾十塊錢。
這樣的快遞速度,不僅來自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也和長期致力于打通鄉村快遞“最后一公里”的物流企業息息相關。隨著智能物流骨干網的搭建,菜鳥鄉村的快遞員們,用車輪替代村民的腳步,給村民們的生活帶來越來越多的改變。
快遞打通鄉村“最后一公里”
“路通了的地方,快遞就該通”
物流站運營的第一天,送件量不到40件。
這也意味著,一天發件的收入,還不夠油錢。景洪市菜鳥鄉村物流站站長詹衡依然記得最初的艱難。
2016年,詹衡來到景洪市,投身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做鄉村物流,成本高、利潤薄,一開始,真讓我挺擔心的。”詹衡說。
那段時間,詹衡沒事兒就坐在門口,等待物流公司的車輛。
他怕,怕重蹈之前創業的覆轍:種過番茄、賣過秋葵,最后都血本無歸。
40件、500件、1000件……日子從前往后,數字不斷增加,詹衡翻看著物流站每天的送件量,言語里凈是興奮。“現在每天送件量穩定在千件左右,要是碰到‘雙11’,送件量能接近4000件。”
每天清晨,倉庫綠色的地板上,就開始陸續卸下大批剛到的貨品,詹衡和同事麻利地把快遞鋪開,按著順序分揀歸類。“這會兒涼快,夏天太熱,分揀時大家都是光著腳。”
“‘北上廣深快不叫快,新疆西藏云南快才叫快。’路通快遞才通,路通快遞就該通!”詹衡告訴記者,現在的快遞布點基本沿公路線布置。“沒通公路的地方其實網購需求更大,但是運輸太困難,只能是將送件點安排在公路附近。”
現今的景洪市,菜鳥鄉村物流已經從最初的覆蓋30個村增加到了60個村。截至2018年末,菜鳥鄉村物流已進駐29個省份,建立了近3萬個村級物流站點,每月僅送到鄉村的農資農具就有近200萬件。
快遞能送的東西越來越多
從手紙蚊香到兩百公斤的電焊機,都行
上午分揀,下午送貨。一吃完午飯,快遞員巖華就先開車給縣城周邊的店送貨。到下午4點,巖華和記者一行出發,前往橄欖壩送件。
盡管老路不用收費,可巖華還是選擇走高速公路。“第一時間運到更重要,要是老路堵車,當天快件就到不了村里。”去橄欖壩,老路需要兩個小時,而走高速只需40分鐘。
窗外的風景一路向后,蔥郁的樹木在道路兩旁分外惹眼。巖華開著車,眼里有些焦急。“等會兒要過瀾滄江,得坐渡船,一個人兩塊錢,一輛車要二十,不便宜啊。”
巖華說,快遞員收入不算高,但工作時間挺靈活。“下午送完件我就回家,遇到割膠的時節不耽誤我晚上割橡膠。”
說話間,汽車來到瀾滄江邊,看江邊排隊車輛不多,巖華掩飾不住地開心。“有時候排隊過江就要一個小時。”搭渡輪過了瀾滄江,才跑了不到200米就被交警攔了下來。“鎮上正在舉辦活動,私家車能過,但貨車只能先停在停車場,等到人群慢慢散去才能進入橄欖壩。”
巖華停穩了車,掏出手機,給附近點上的“村小二”打電話。“可以讓靠近停車場的村民來這兒取貨。”
“咱們這車上就拉著一臺電焊機,聽說是從安徽寄到大橋工地的。”不一會兒,操著安徽口音的小伙子曹陽趕到停車場,一看快遞泄了氣:這貨200公斤,搬不動啊。巖華說:“你跟交警溝通好,我給你送工地上!”
菜鳥鄉村在景洪農村,實際一共有三條線路:一條是巖華走的路,但要坐船渡過瀾滄江;一條經過野象谷,需要提防那些可能出現的龐然大物;最遠一條前往勐宋,要繞30多公里的盤山路,有時霧大,根本看不清路。
巖華的同事巖溫罕,是這里唯一一個干滿兩年的快遞員,2017年最遠的邊境村勐宋開通快遞業務后,單程過去得5個小時,可就是這個最偏遠的勐宋村,一天的收件量平均下來要50件。“線路剛開通時快遞量最大,有100多件。”巖溫罕說。
“這還不是最多的。”巖溫罕告訴記者,他們曾分別一次性送過4.2噸的洗衣液、3噸手紙、1.7噸蚊香和2.2噸的花生油。
快遞改變村民的消費習慣
愛網購的人多了,愛買高品質貨物的人多了
黃上衣、花筒裙、紅涼鞋,讓景哈鄉街道電子商務站的玉南更顯婀娜。
跟巖華清點入庫交接完后,玉南開始逐個給網購的村民打電話。也有早早趕來的村民,坐在店口等著卸貨,村民都南干脆在店里就試穿起了新到的外套。
在菜鳥鄉村體系內,玉南被稱為“村小二”。她告訴記者,大多數村民還是習慣到點上自提。“不過要是大件或者村民有需要,我們也會送貨上門。”在玉南看來,村淘的發展其實和“村小二”的服務水平息息相關,“多上門,有好處。”
曾經,上了年紀的哈尼族老人不會玩手機,更不會綁定銀行卡。他們對這些新生事物,保有本能的警惕。如今,村里人觀念轉變,甚至會主動找玉南下單買貨。年紀輕的,玉南就幫忙下載手機客戶端,年紀大的,則干脆幫他們下單。
本文關鍵詞:農村快遞需求分析,農村快遞創新點子,農村快遞業務,農村快遞業的發展問題及措施,做好農村快遞服務的意義是什么。這就是關于《做好農村快遞服務的意義,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做好農村快遞服務的意義,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http://eshow365.cn/3-85890-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北方夏至吃什么食物,夏至當天吃什么
- 下一篇: 單身生肖桃花運排名(2020年哪些生肖桃花最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