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是怎么死的,為什么宇文化及要殺隋煬帝楊廣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21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隋煬帝楊廣是怎么死的】,今天向乾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隋煬帝楊廣是怎么死的:為什么宇文化及要殺隋煬帝楊廣,讓他當傀儡不是更好嗎2、隋煬帝楊廣是怎么死的,隋煬帝楊廣在位的14年到底做了啥1、隋煬帝楊廣是怎么死的:為什么宇文化及要殺隋煬帝楊廣,讓他當傀儡不是更好嗎
眼見中原亂局已定,隋煬帝楊廣跑到了江都,是時,農民起義風起云涌,關隴集團內部四分五裂,而楊廣也心灰意冷,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老百姓對楊廣那是恨之入骨,之所以起義軍勢頭如此之強,就是因為楊廣的昏庸和無道,而最后楊廣卻死在他的親衛軍驍果軍手中,那個領頭人就是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是隋朝重臣宇文述長子,他仗著老爹的權勢,常常是胡作非為、目無法紀,在朝廷內口碑極差,而驍果軍起義的時候,軍中少了一個領頭人,宇文化及就這么糊里糊涂參加了謀反行動。
最后,楊廣就死在了宇文化及手中,那么為何宇文化及要殺楊廣,如果留著楊廣當傀儡,是不是更好呢?
上圖_ 楊廣(569年-618年),即隋煬帝
宇文化及性格懦弱,能力有限
歷朝歷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不少,可基本上都是君弱臣強,比如曹操、高歡、宇文泰,而如果拿宇文化及和楊廣做對比,結果顯而易見。
宇文化及的老爹宇文述很厲害,能統兵、能理政,為楊廣立下赫赫戰功,可謂人中龍鳳。然而,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情況并不多見,宇文化及并沒有繼承老爹的本事,反而是作風陰險、行事懦弱,讓他執掌一方勢力,的確是太難為他了。
起初,驍果軍并沒有造反的打算,他們只不過想逃跑,逃回關中,思鄉心切才讓他們生出了逃跑的打算,然而隨著人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這幫人才被宇文智及煽動,才開始著手造反。
正所謂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宇文智及雖說也是宇文述的兒子,但并非長子,在官職和身份上,讓宇文化及當領頭人最好。當然了,在這其中,宇文智及的想法我們也能猜出一二,槍打出頭鳥,造反的風險高,但收益極大。
上圖_ 宇文化及(?~619年), 本姓破野頭,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人,鮮卑人
對此,宇文智及不想承擔風險,而想享受成果,一旦造反成功,宇文智及可以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而如果失敗,宇文智及也不是領頭人,他還可以推卸責任。
史料記載“行樞、薛世良請以智及兄右屯衛將軍許公化及為主,結約既定,乃告化及。化及性駑怯,聞之,變色流汗,既而從之。”
司馬德戡、宇文智及等一概人等確定要將宇文化及推舉為首領,商定好后,就去告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表現比較慫,聽到消息后顏色更變,直冒冷汗,最后在眾人的勸說下才勉強同意。
上圖_ 隋煬帝楊廣手跡
要讓宇文化及欺負個老百姓他是手到擒來,可面對隋煬帝他的內心是極其恐懼的,在他內心深處,根本就不敢和隋煬帝作對。
史料記載“化及揚言曰:何用持此物出,亟還與手。”
隋煬帝楊廣的罪惡可以說罄竹難書,如果宇文化及真的想懲惡揚善,大可以對楊廣當面批判一番,博取更多人的支持,可是宇文化及不敢,他不敢和楊廣對視,所以,宇文化及趕忙讓手下殺掉楊廣了事。
性格決定命運,從始至終宇文化及都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袖,所以他的結局也可想而知。
上圖_ 隋末農民起義形勢圖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楊廣不會甘愿做傀儡,且仍有翻盤的可能
楊廣的性格和宇文化及有明顯的不同,楊廣極其自負,且好大喜功、剛愎自用,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當然了,楊廣的才華和執政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即便楊廣已經心灰意冷,但他也不會甘愿做旁人的傀儡。
史料記載“初,帝自知必及于難,常以罌貯毒藥自隨,謂所幸諸姬曰:若賊至,汝曹當先飲之,然后我飲。”
從楊廣到了江都之后,他就預料到了那一天的到來,于是楊廣早就準備好毒酒,可見其已決心赴死,以楊廣的脾氣、性格,絕對會任人驅使,死亡是他唯一的解脫。
楊廣執政十四年,民心盡失,但楊廣對待手下的官僚還是不錯的,如果不是楊廣心如死灰,放棄了抵抗,禁軍不可能輕易就闖入宮中。
上圖_ 封德彝(568年~627年),本名封倫,字德彝,渤海蓨縣(今河北省景縣)人
在楊廣被殺之前,宇文化及命封德彝歷數楊廣的罪行,封德彝見到楊廣后,就羞愧地退了出去,為什么呢?因為楊廣待封德彝不薄。
楊廣死前,李淵已經占據長安,而李淵沒有馬上稱帝,反而尊楊廣為太上皇,一方面形勢不明,李淵不能出這個風頭,另一方面,隋朝仍有較強實力,不容小覷。
史料記載“德戡引兵入圍之,殺光,其麾下數百人皆斬死,一無降者,孟才亦死。”
折沖郎將沈光曾受到楊廣大恩,為此在楊廣死后,沈光聯合虎賁郎將麥孟才等人,集結數千人要殺掉宇文化及為楊廣報仇,只可惜消息走漏,被司馬德戡率兵圍困。盡管沈光知道死路一條,也絕不投降,他手下幾百人全部戰死,沒有一人束手就擒。
由此可見,追隨楊廣的人還有很多,或許楊廣的威信大不如前,但自保是沒有問題的,換言之,楊廣想要翻盤并非沒有可能。
上圖_ 隋朝疆域
小皇帝楊浩更好控制,宇文化及想做皇帝
一般來講,殺掉在位的皇帝之后,總要輔佐一個小皇帝即位,在多數情況下,過渡時間總歸要有的。
對于宇文化及來說,楊廣他是斗不過的,于是殺掉了事,等掌權之后,就讓秦孝王楊俊的長子楊浩做傀儡,即使宇文化及水平再差,控制個小皇帝還是綽綽有余的。
史料記載“其眾多亡,化及自知必敗,嘆曰:人生固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于是鴆殺秦王浩,即皇帝位于魏縣,國號許,改元天壽,署置百官。”
眼見政變成功,楊廣也死了,宇文化及的欲望也開始膨脹,吃穿住用全按照皇帝的標準,金銀美女一樣不能少,而對于軍兵和下屬,則極盡苛刻。
上圖_ 唐高祖李淵半身像
一山不容二虎,宇文化及到了最后關頭,還要過一把皇帝癮,楊廣如果還活著,宇文化及能當上皇帝嗎?所以殺掉楊廣,也算是清除他做皇帝的絆腳石。
李密在洛陽擋住了隋朝的大軍,為李淵占據長安贏得了時間,而宇文化及殺掉了隋煬帝,也幫助李淵省掉了大麻煩,正所謂時也運也命也,隋亡唐興也是順勢而為,李淵才是笑到最后的贏家。
作者:九魚亭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五卷》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隋煬帝楊廣是怎么死的,隋煬帝楊廣在位的14年到底做了啥
也許真的像很多大牛學者所說,人類大腦為了對事物判斷的便捷性,自然而然的習慣于用是非對錯、善惡忠奸這類簡單二分法的標簽到處大貼特貼。
尤其對于古人,這類標簽的傷害值絕對稱得上一連串兒的暴擊,不管你是高官貴胄還是皇帝老子,一張標簽在腦門兒,便永世不得翻身!
老百姓一提起隋煬帝楊廣,絕對是一臉怒容,直接把他跟夏桀、商紂劃到一堆兒去了,每個人還都能如數家珍地掰著手指頭,細數楊廣的“七宗罪”,勾結權臣楊素、陷害太子楊勇、強占老爹嬪妃、弒父篡位登基…
說實話,楊廣斷然不是什么溫良恭儉讓的時代楷模,但人們耳熟能詳的這些故事,除了家族內部的權利斗爭,就是后宮大院兒里的花邊兒新聞,這其中的虛實真假,誰又能說得清呢?
反而是楊廣作為大隋帝國CEO 的十四年里發生了什么,關心的人并不多,今天我們就稍作梳理,不為給楊廣翻案,只想讓這個亡國之君在大家面前的形象更豐滿一些。
楊廣執政大隋帝國十四年,主要做了四件大事兒:
首先是楊廣自任帝國首席規劃師,興建了東都洛陽,外加修筑大運河,這兩件事兒耗費了大量的資財和民力自不必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封建帝國時代,在楊廣的腦袋里,這一切都是皇帝的私有財產,至于怎么消費,那就看自己高興了,于是楊大老板腦袋一熱,就有了大隋帝國這兩個天字號工程。
客觀來說,東都洛陽和大運河的修建,確實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家的統一,也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江南富庶地區的“米面糧油”隨著船隊滾滾而來,只是楊廣坐著自己的豪華游輪沒完沒了的巡游,實在是有點太招搖了。
第二件值得一提的就是楊廣打敗吐谷渾,建立河西四郡,成為中國第一個踏足西域的皇帝,使阻斷良久的西域商路再次暢通。但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真是一點兒也沒錯兒,楊廣一高興,又來了個大規模的西巡,順便在焉支山上搞了個封禪大典,還在山下開了個“萬國博覽會”,27個西域國家的國王、商人、平民一起嗨了一個月。
山腳下的露天大Party確實熱鬧非凡,不過這次西巡的代價也是巨大的,除了勞民傷財之外,經過扁都口的時候西巡大部隊遇上了暴風雪,楊廣的姐姐、嬪妃被凍死在路上,當然,跟她們一起命喪祁連山的還有一萬多普通士兵和隨從。
楊廣做的第三件事兒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三征高麗,三年時間內調動數百萬軍隊的三次東征,確實讓隋帝國不堪重負,但此時的楊廣眼里只剩下了開疆拓土的千秋霸業,沒成想垂死中暴起的農民運動讓楊廣的帝國大夢一朝破滅,最終自己也落得個身死國亡的命運。
曾有人對隋煬帝楊廣做過這么四句評價,“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當代,利在千秋”。千年過去,是非功過,任人評說,但無論如何“有為之君”這四個字楊廣還是當得起的。
本文關鍵詞:隋煬帝楊廣被誰所殺,隋煬帝楊廣之死,隋煬帝楊廣在哪死的,隋煬帝楊廣是在哪死的,隋煬帝楊廣活了多大年齡。這就是關于《隋煬帝楊廣是怎么死的,為什么宇文化及要殺隋煬帝楊廣》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隋煬帝楊廣是怎么死的,為什么宇文化及要殺隋煬帝楊廣":http://eshow365.cn/3-8181-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