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檢查站近況,滿洲里出入境邊防檢查站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331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邊防檢查站近況】,今天涌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邊防檢查站近況:滿洲里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堅守崗位 護航“中國制造”走向世界2、邊防檢查站近況,最難抵達的邊防哨所1、邊防檢查站近況:滿洲里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堅守崗位 護航“中國制造”走向世界
10月18日9時,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口岸,第22386列中歐班列緩緩停下,等待通關。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滿洲里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二隊副隊長張亮亮戴上手套,“噌噌”兩下就攀上了距離鐵軌近3米高的駕駛室,1名戰友緊隨其后,對班列進行細致檢查。
“中歐班列查驗完畢,可以通行!”10分鐘后,該班列緩緩駛出國門。
10年前,滿洲里口岸日均列車通行數量還不足30列,出口貨物也主要以襪子、衣帽等單一的輕工業產品為主。2013年,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經滿洲里口岸出入境的貨運列車開始激增,貨物種類也更加豐富,電子配件、化工產品、大型機械、出口車輛等產品琳瑯滿目。
“經我們查驗的貨運列車運載著成千上萬的‘中國制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我們內心充滿驕傲和自豪。”張亮亮說。
這10年的變化,還體現在移民管理警察對貨運列車的查驗時間上。從前,查驗一班列車平均要用45分鐘,需要逐節逐列進行人工查驗。如今借助現代化設備,只需不到10分鐘就可以完成全部出入境邊防檢查手續。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現在口岸的日均通行列車已接近50列次,雖然我們的執勤工作強度加大了,但大家都干勁十足。”滿洲里邊檢站執勤三隊民警郭鵬在滿洲里口岸工作了18年,他和戰友們負責國門限定區域的安全監護任務。
“口岸限定區域面積廣、執勤點位分散。10年前,我們需要出動大量警力進行不間斷巡查管控。如今,這里建起了最新的物防設施,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警力。”滿洲里邊檢站邊防檢查處處長孫鐘指著周邊堅固的物理防控網圍介紹。
向科技要警力,用數據強戰力,滿洲里邊檢站搶抓滿洲里綜合樞紐口岸建設機遇,爭取資金對限定區域防控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初步形成了“智能化、立體化、全時化”口岸管控格局,構筑起口岸管控的銅墻鐵壁。
今年5月滿洲里公路口岸試行24小時貨運通關以來,滿洲里邊檢站強力推進貨檢現場標識增設改造、監控中心建設升級等一大批基礎建設項目,口岸邊境物防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同時,滿洲里邊檢站開展“規范口岸通關秩序、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專項活動,強化口岸流量分析預測,開設大宗物資邊檢“快捷通道”,通過企業提前備案、預約快捷通關、專區候檢引導、車體智能查驗、延時通關驗放等措施,確保邊檢環節即到即查即放,查驗效率提高65%以上。
保通關、優環境、穩外貿,今年以來,滿洲里邊檢站開辟超大件整車出口“綠色通道”,累計服務保障商品車出口2萬輛,為“中國制造”走向世界貢獻了力量。
2、邊防檢查站近況,最難抵達的邊防哨所
春節假期,人們回到家鄉,奔赴一場團圓之約。無論是在偏遠的鄉寨,還是熱鬧的都市,一家人都會圍坐在圓桌邊共敘親情,這種溫暖既是生活的贈予,也是家的底色。
但有些人卻無法奔赴這場團圓之約,在皚皚雪山,在茫茫林海,在煢煢海島,他們與明月為伴,與風霜同行。雖然缺席了團圓,卻為同胞“生產”了足夠的安全感,他們就是中國軍人。
有些哨所條件艱苦、與世隔絕,是常人最難抵達的地方。倘若你沒有去過哨所,或許永遠不會知道他們朝夕面對的是什么樣的環境。中國軍人以健壯挺拔的身姿堅守祖國的邊疆,練出了無與倫比的堅韌精神。今天,國防在線客戶端帶您走進幾座邊防哨所,看看“生產”安全感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樣子。
無名湖哨所
無名湖哨所駐地海拔4520米,無名湖不僅沒有水,還嚴重缺水,第一批進駐的官兵把對水的幻想,融進了哨所的名字。
無名湖的艱苦不僅體現在海拔上,還體現在它與外界幾乎隔絕的環境上、在極其艱險的道路上、在極其惡劣的氣候和自然條件上。去哨所3個多小時的路程,全在嶙峋的巖石上跋涉,幾乎沒有一米的平地。
海拔4500米以上被生物學家稱為“生命禁區”,根本不適宜人類居住。在無名湖工作過的官兵不同程度地存在指甲凹陷、頭發脫落等現象,也不同程度地患有高原性心臟病,但連隊官兵扎根邊防,矢志戍邊,在雪域高原譜寫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華美樂章。
查果拉哨所
查果拉哨所位于青藏高原,海拔5300米。這里高寒缺氧,含氧氣量只有內地的35%,1965年10月,查果拉哨所被國防部命名為“高原紅色邊防隊”,在那里有首著名的歌叫《鮮花獻給查果拉》:“金色的草原開滿鮮花,雪山頂上有個查果拉……查果拉山高風雪大,山上自古無人家……”在這里的官兵執行珠峰地區的邊防保衛工作,并且擔負著扎果拉、控揚米和西西拉三大山口的巡邏任務,每個山口海拔都在5500 米以上,途中要爬雪山、蹚冰河、越險灘,其難度可以想像。
詹娘舍哨所
詹娘舍,位于于北印度洋暖濕氣流與喜馬拉雅山寒流交匯處,在喜馬拉雅山南麓。詹娘舍之名從藏語音譯而來,即“雪山孤島”的意思。詹娘舍哨所,海拔4620米,因獨兀山尖、云遮霧繞,又被稱為“云中哨所”。詹娘舍哨所四周全是85°坡度的懸崖峭壁,在半空中用鋼筋水泥撐起的高腳屋上,只有一間10平方米的宿舍和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儲藏室兼廚房,周圍是一圈起保護作用的鐵柵欄。哨所風大,官兵站崗只能腰拴背包繩,防止被狂風卷下山崖。
神仙灣哨所
神仙灣哨所位于喀喇昆侖山脈中段,這里的海拔高度為5380米,年平均氣溫低于零度,晝夜最大溫差30多度,冬季長達6個多月,一年里17米/秒以上大風天占了一半,空氣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線強度卻高出50%,這里是不折不扣的“高原上的高原”。
神仙灣哨所是塞圖拉哨所的一個分卡,建哨初期,官兵們靠著一頂棉帳篷、一口架在石頭上的鐵鍋,每天吃壓縮干糧、喝70℃就沸騰的雪水,硬是在被醫學專家稱為“生命禁區”的地方站住了腳,牢牢地守住了祖國的西大門。從那時起,一代代神仙灣人在這里為祖國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譜寫著一曲曲邊防軍人衛國戍邊的贊歌。1982年,中央軍委授予神仙灣哨所“喀喇昆侖鋼鐵哨卡”榮譽稱號。人們都知道,在遙遠的喀喇昆侖山上,有一個最高、最苦、最讓人崇敬和牽掛的哨所——神仙灣。
拉則拉哨所
藏南拉則拉哨所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一處懸崖絕壁之下,孤零零而不失莊嚴。在拉則拉哨所有這么一句話,“沒有騾馬汽車,沒有平坦大道,有的只是擔起了生存決心的臂膀。”通往拉則拉哨所,只有一條曲曲折折的小路,最窄處僅容得下一只腳,70度的陡坡,連牦牛都上不去,3公里的山路足足要走2小時。
如果未曾真正地走上哨所,未曾親眼目睹和親身體驗這里的生活,你永遠不會想到,在物資充裕交通高度發達的今天,依然還有人在峭壁上的哨所里為祖國和人民戍邊。
小白楊哨所
巴爾魯克山腳下,有個塔斯提哨所,巡視著中哈邊境一線。哨所周圍環境惡劣,常年飛沙走石。但哨樓旁卻有棵綠意盎然、枝繁葉茂的白楊樹,與官兵一同成長、一起站崗,給邊防生活添了一抹亮色、帶來一片生機。
小白楊哨所為中哈邊界哨所,80年代初,戰士陳福森回家探親,把邊防哨所的故事講給母親聽,母親鼓勵他在部隊好好干,別想家,還讓他帶10株白楊樹苗回哨所種上,叮囑他要像白楊樹一樣扎根邊疆,為祖國守好邊防。返回邊防哨所后,陳福森和戰友們就把樹苗栽在了營房邊,于是這個哨所就改名為“小白楊哨所”。
伊木河哨所
伊木河哨所位于祖國雄雞版圖雞冠子頂端,這里地處大興安嶺深處,地勢偏遠,氣候惡劣,最低氣溫達零下57度,被稱為“中國最冷的地方”。冬季大雪封山,出不去進不來,一年有近半的時間與世隔絕,所以素有“雪域孤島”之稱。
那里除了巡邏執勤的邊防官兵外,周圍300公里杳無人煙。冬季奇寒漫長,年無霜期只有80天,每年年底和第二年3至5月,額爾古納河的河冰層裂縫,車跑不得,船行不了,此時的伊木河便成了一座陸地“孤島”,有小半年時間要與外界隔絕。
紅其拉甫哨所
在祖國版圖最西端的紅其拉甫哨所,是我國海拔最高的邊防哨所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素有“西部天門”之稱。由于高寒缺氧,空氣稀薄,這里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8%,全年無霜期不到60天,風力平均在8級以上,最低溫度零下40℃,水的沸點不足70℃,自然環境十分惡劣,被生物學家定義為“生命禁區”,地質學家稱之為“永凍層”。
作者:趙松巖
來源:國防在線客戶端
本文關鍵詞:邊防檢查站工作時間,邊防檢查站在哪里,邊防檢查站近況最新消息,邊防檢查站近況怎么寫,邊防檢查站是干嘛的。這就是關于《邊防檢查站近況,滿洲里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邊防檢查站近況,滿洲里出入境邊防檢查站":http://eshow365.cn/3-76524-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獅子座男生喜歡什么樣類型的女生
- 下一篇: 婚禮邀請函電子版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