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中醫常講:百病皆由痰作祟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44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今天向乾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中醫常講:百病皆由痰作祟,尤其是心腦血管病,一文教會你如何治2、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二陳湯和二陳丸有什么區別1、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中醫常講:百病皆由痰作祟,尤其是心腦血管病,一文教會你如何治
分享:孫郎中
說到“痰”啊,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痰這個東西可以說是它到哪,哪就生病,咳嗽、肥胖、結節、囊腫甚至是心腦血管病,都跟痰濕不無關系。
估計很多人也都學會了判斷自己是不是痰濕體質,總感覺嗓子里有痰,腹脹、大便黏,舌頭伸出來一看,舌苔很膩,那你多半是痰濕體質了!
而且,痰不是固定的,它善于游走,且因所處位置不同,癥狀也不同: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頭則眩,在心也悸,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其變不可勝窮也!
中醫里有一個專門針對痰濕的經典方子,叫做“二陳湯”,現在也有相應的中成藥“二陳丸”,方中半夏、陳皮選用較陳久者以減其燥散之性,故方以“二陳”為名。
此藥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配方雖只有六味藥【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生姜、烏梅】,但是其中的半夏和陳皮相搭配不僅燥濕化痰能力強,還能行氣降逆,把痰堵塞的道路打通。
茯苓和炙甘草健脾祛濕,脾為生痰之源,脾強壯了能夠防止痰濕再次生。
生姜降逆化飲,可助半夏、陳皮行氣消痰,和胃止嘔,并可制半夏之毒。
方中加一點烏梅效果會更好,一者因烏梅有酸澀收斂作用,能把身體的精華牢牢的收住,不讓它們流失掉,而且烏梅還可以對體內痰濕起到擠壓的作用,這一作用不但能使粘稠的痰濕活動開來,不再粘在原處不動,而且同時還能配合半夏、陳皮將其快速清除、搬運出體外。
總之,諸藥合用,燥濕化痰為主,又兼健脾理氣,為治痰的基本方劑,可謂是我們身體的“清道夫”、“清潔劑”,是一個能“清理身體淤堵臟東西”的八百年名方!
如果你是痰濕體質的話呢,就可以選用“二陳丸”來調理了。
當然,二陳丸作為治療濕痰的基本方,可因癥而加減應用于多種痰證:
熱痰,可加黃芩、膽南星以清熱化痰
寒痰,可加干姜、細辛以溫化寒痰
風痰,可加天南星、竹瀝以息風化痰
食痰,可加炒萊菔子、神曲以消食化痰。??
我們平時說的痰,通常是指咳嗽吐出來的痰,這是有形之痰,而中醫說的痰,既包括有形之痰,也包括無形之痰,指的是水液代謝障礙引起的病理產物。
中醫認為痰濕性黏膩,病情纏綿難愈,其性屬陰,所以痰濕致病特點也多,病程長,病位廣,涉及臟腑、筋骨、皮毛及上下左右,無所不至,且造成淤堵及氣血不暢通。
所以說,要想保持身體處于健康狀態,痰濕是不能忽視的大問題。
中醫有句話叫“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痰由脾運化失常,水濕內停日久產生,停留在肺里,這個時候呢,痰是白色或者無色的。
但是如果肺的火很旺,一直給這個痰加熱,痰就會越來越黃,這就像是我們平時做飯一樣,火太大了東西是不是就會變黃燒焦啊,除了痰黃以外,肺火旺的人往往還伴有咳嗽、嗓子紅腫疼痛,口干鼻干等癥狀。
我觀察到,春夏季節,小孩子呈現肺火痰黃者為數不少!
對于此種情況,我在此給大家分享一個價廉但效果不差的中成藥:鮮竹瀝口服液!
鮮竹瀝口服液為竹子加熱后瀝出的淡黃色至紅棕色的液體,具焦香氣,可通利上下,能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潤燥、定驚之效,凡熱痰、頑痰阻滯三焦、六腑,均可配伍使用。
北宋藥論性本草《本草衍義》中有言:“竹瀝行痰,通達上下百骸毛竅諸處。如痰在巔頂可降,痰在胸膈可開,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臟府經絡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癲癎狂亂,風熱發庢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為痰家之圣劑也。”
此話甚是,中醫人當高度重視,不能因為鮮竹瀝價格便宜就舍棄不用!
實踐證明:鮮竹瀝是一種集藥、食兩用的天然飲品,用量需大,輕者枉效!
一般來講,輕量一次30~60ml,大量一次100~200ml。
如果服用后感覺胃部寒涼,可用生姜煮水,兌入鮮竹瀝即可!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有“竹瀝滑痰,非姜汁不能行經絡”之說。
也就是在提醒我們:竹瀝大寒而滑利,只宜熱痰,恐傷胃滑腸;生姜汁溫中益胃之功,可減消竹瀝寒胃滑腸之弊!
需要提示的是:鮮竹瀝性寒,主要用來清痰熱。白痰、鼻流清涕及脾虛便溏者慎服!
2、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二陳湯和二陳丸有什么區別
二陳湯是中藥湯劑,二陳丸是中成藥丸,相比二陳湯容易服用,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
二陳湯是中藥湯劑,二陳丸是中成藥丸,相比二陳湯容易服用。
患者服用二陳湯更容易吸引,治療效果比二陳丸好些。
二陳湯煎煮比較復雜,二陳丸可以直接用溫開水服用。
本文關鍵詞:二陳湯的配方,二陳湯的功效與作用,二陳湯化痰祛濕經典配方,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二陳丸治黃痰還是白痰。這就是關于《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中醫常講:百病皆由痰作祟》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二陳湯和二陳丸的區別,中醫常講:百病皆由痰作祟":http://eshow365.cn/3-67254-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