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艷最有名的女子,民族大義前男人都不如她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71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秦淮八艷最有名的女子】,今天犇犇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秦淮八艷最有名的女子:她是秦淮八艷之首,從良后嫁給才子,民族大義前男人都不如她2、秦淮八艷最有名的女子,古代十大名妓之蘇小小1、秦淮八艷最有名的女子:她是秦淮八艷之首,從良后嫁給才子,民族大義前男人都不如她
文|笑薇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編輯|謙仲素
自古男子雖有豪情壯志,女子的忠烈卻從來不輸于男兒。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位女子:
她才貌雙絕,遺世獨立,身在紅塵,卻心在桃源。美得有風骨,烈得有俠情。
古人要求婦女三從四德,她敢和男人高談闊論;身陷囹圄,她奮不顧身追求幸福;國難當頭,她敢以死明志;受人欺辱,誓死也要保全尊嚴。
氣節如寒梅傲然。
她,就是柳如是 。
關心國事,自尊清高
柳如是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柳如是生于浙江嘉興,自幼家貧,5歲被賣給江南名妓徐弗收養。
因聰慧靈秀,徐弗教其詩書歌舞畫,幾年過去,柳如是翰墨丹青,彈唱度曲,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名列秦淮八艷之首。
柳如是雖為女子,容貌俏麗,性情卻豪爽豁達,常著儒服男裝,遍交吳越名士,吟詩作畫,縱論時勢,眼界胸懷都很開闊。
顧苓在《河東君小傳》中記載她:“幅巾弓鞋,著男子服,神情灑落,有林下風”。
如此貌美又別具一格的柳如是,自然引得青年才俊們競相追逐。其中,有個叫陳子龍的男人對她一見傾心。
陳子龍,明末清初有名的才子,16歲即中了童子試,風姿卓卓,才華橫溢,一向喜歡有識之士的柳如是自是芳心暗許。
她愛他的書生意氣,更愛他的豪爽激情,情到深處,柳如是甚至模仿曹植的《洛神賦》,給陳子龍寫了一首《男洛神賦》:
“啟奮迅之逸姿,信婉嘉之特立。
群嫵媚而悉舉,無幽麗而勿臻。”
如此大膽熱烈地表達自己感情的女子,在當時,也就只有柳如是了。
然而,縱使兩人愛得再熱烈,陳子龍已是使君有婦,更無勇氣逾越禮教,而柳如是漂泊多年,內心早就渴望找個依靠,但如果要讓她做一個小妾,以她的剛烈清高,也是斷然不愿意的。
她柳如是要嫁的郎君,不僅要愛她,更要護她、懂她、敬她。于是痛下決心,斬斷情絲,縱然勞燕分飛,也要保全人格尊嚴。
雖身世凄慘,淪落風塵,但實則情非得已。自尊自愛,自在人心。
明滅之際,攜夫殉國
此后,也有不少名士仰慕柳如是才貌,請求一睹芳容。
但曾經滄海難為水。柳如是一概不見,也不愿意降低擇偶標準,甚至揚言:非才學如錢牧齋(彼時詩壇盟主錢謙益)者不嫁。
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初冬,錢謙益來西湖散心,居于半野堂,召集各方文人雅士來家中吟詩作賦。
聽聞此消息,柳如是女扮男裝,以柳儒士之名請求面見錢謙益。錢謙益估計是個沒名氣的年輕人,拒絕相見。
第二次拜訪,柳如是聰明了一點,遞上帖子,并賦詩一首:
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
近日西冷夸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
見到如此清理不俗的詩句,錢謙益驚艷不已,便有心見一見作者,于是一段忘年交便開始了。
當時柳如是23歲,而錢謙益已是59歲的老者。但柳如是豈是世俗女子?
她傾慕的,是一個人的學識和才華,只要有真才實學,青年也好,老翁也罷,她都欣賞。年齡于她而言,不過是一串數字。
相愛8個月后,錢謙益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在原配夫人仍健在的情況下,以正妻之禮迎娶柳如是,并昭告全城。
一個是朝廷重臣,一個是秦淮名妓,兩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齡有著云泥之別。
這段姻緣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白眼和譏笑,不少人在路上朝他們扔雞蛋、爛菜葉子,只有唾罵,沒有祝福。
但柳如是眼里心里都是掩蓋不住的幸福和開心,她拒絕像傳統的新娘子那樣以紅布蒙面,而是仰面朝天,讓錢謙益牽著自己的手大膽地接受行人的注目禮,堅定地完成了這場曠世婚禮。
錢謙益還作詩自娛:“買回世上千金笑,送盡平生百歲憂”。
廖一梅曾說,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別人眼里百般不堪的青樓女子,卻是他心頭的白月光;無數才俊名流為她傾倒,她卻獨愛垂暮之年的錢謙益。
從此,她以青春韶華陪伴他的花甲余生,相互扶持,彼此敬重。
婚后,錢謙益專門為柳如是建了一座精美的藏書樓,取名“絳云樓”。兩人經常在絳云樓里面看書、吟詩、討論,日子過得十分的愜意。
好景不長,1645年,清兵攻破南京,弘光帝棄城而逃,明朝滅亡,柳如是親眼目睹無辜百姓被殺害,內心悲憤不已,勸錢謙益一起投水殉國。
“國之不存,無以為家!你殉國,我殉夫,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愿。” 她斬釘截鐵。
錢謙益沉思良久,卻以“水冷,不能下”的可笑理由拒絕投水。
沒想到自己嫁的一代文豪、仁人志士卻如此軟弱,柳如是氣得差點暈過去,“奮身欲沉池水中”,最終被錢謙益攔了下來。
后來,錢謙益降清去北京做官,攜柳如是同去,但她拒絕北上,臨走時,柳如是竟穿著象征朱明王朝的大紅衣衫站在道邊為丈夫送行。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的這句詩原本是諷刺國家滅亡,秦淮歌女卻只知縱情鶯歌燕舞,但他卻不知,在明末亂世,又有多少秦淮歌伎,英氣逼人,比男兒更有骨氣。
原本,柳如是可以繼續和丈夫安居祥云樓吟詩唱和,過著詩情畫意的日子,但她卻寧可赴死,也不愿偷生。
一個弱女子,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足以令多少男兒汗顏?
胸懷廣闊,誓死救夫
錢謙益北上后,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但并不被重視,心里又惦念著柳如是,不到半年,錢謙益稱病請辭,告老還鄉。
此前雖對丈夫貪生怕死、又侍兩朝君主的行徑較為不恥,但柳如是畢竟是個曠達女子,見丈夫有所悔改,于是決定不計前嫌,坦然迎接丈夫歸來。
1647年,柳如是誕下了兩人唯一的女兒。然而亂世沒有歲月靜好,沒多久,錢謙益因黃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獄。
柳如是當時正產后靜養,聽聞此消息自是心急如焚,不顧女子不得拋頭露面的婦德,拖著恢復的身體,多方奔走,鼎力相救,誓愿代死或從死。
在柳如是苦心營救下,錢謙益終于死里逃生。
出獄后,錢謙益感慨萬千:“慟哭臨江無孝子,從行赴難有賢妻。”
柳如是的有情有義,不僅贏得了丈夫的寵愛,更贏得了丈夫的敬重。
此后,夫妻二人更加情深意篤,錢謙益的抗清復明之志也更堅定。在柳如是的影響下,夫妻二人開始暗中支持各方志士的抗清事業。
當時,一心矢志反清復明的黃宗羲與錢謙益來往頻繁,多次住在錢家。
明朝滅亡后,黃宗羲回憶說,有一天晚上,錢謙益提著一盞燈,來到他的房間,拿出七塊金子給黃宗羲說,“此內人(指柳如是)意也。蓋恐余之不來耳。”
柳如是知道黃宗羲為反清復明到處奔走,經濟窘迫,特意要錢謙益援助。錢謙益也從來慷慨應允。
不僅如此,柳如是還大力捐助家資捐給鄭成功、陳子龍等英勇志士,以支持他們反清復明。
雖為女流之輩,柳如是卻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堪稱女中豪杰,千百年遺世獨立的奇女子!
徐天嘯評價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拒絕受辱,自盡而亡
1664年,錢謙益去世,族人謀奪錢家財產,柳如是被逼無奈,憤而自盡,并留下遺書讓女兒和女婿到衙門告狀。
看透世態炎涼的柳如是在遺書上寫道:“夫君新喪,族人群哄,爭分家產,迫死主母。” 46歲的柳如是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憑借這份遺書,最終那些爭奪財產的族人一一伏法。
柳如是本為風塵之女,卻鐵骨錚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死也要捍衛自己的尊嚴,絕不受辱。
她的一生,最在意的,其實并非榮華富貴、鐘鳴鼎食的生活,而是作為一名女人的尊嚴,以及國家的尊嚴。
如今,三百多年過去,縱然香魂已逝,歷史卻記住了這位奇女子。
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花費十年心血,寫就一部八十萬字的《柳如是別傳》,稱贊柳如是為“女俠名姝”“文宗國士”,其事跡令人“感泣不能自己”。
令大師動容的,不僅是她的出眾才華,更因她的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誓死追求人格尊嚴的傲然氣節。
另一位國學大師王國維同樣對柳如是贊賞不已,在讀過柳如是的詩集《湖上草》之后,王國維當即題詩三首,感嘆其巾幗不讓須眉,其氣節遠勝明末那些士大夫。
在古代歷史長河中,女人能出名、且廣受贊譽的太少了,而柳如是卻如此出類拔萃,永載史冊,定然是因為她比同時代的男人優秀太多。
她的一生,雖短暫坎坷,卻敢愛敢恨、奇偉壯烈,超世俗、輕生死,比煙花還要美麗絢爛。
【排版|匆匆 審核|沐漪】
2、秦淮八艷最有名的女子,古代十大名妓之蘇小小
中國古代青樓女子大多貧苦出身,為了生計入了青樓。但是也有一些才藝雙絕的女子,這就是藝妓,他們只憑借個人才華或與達官貴人撫琴唱曲,或與文人雅士吟詩作對,這些女子只賣藝,不賣身!
相傳在南齊時,錢塘有一位藝壓群芳的才女—蘇小小!蘇小小是南齊人氏,小時候家境富裕,父母只有她一個女兒,所以對她很是溺愛,從小就培養她讀書,蘇小小也天生聰慧,不但讀書吟詩,琴棋書畫也頗為有精通!可惜好景不長,在她十五歲的時候父母就相繼去世。蘇小小遣散家仆,僅留幾個貼身的丫環,移居到錢塘城西的西泠橋畔。因為蘇小小家境殷實,變賣家產后,所得錢財可以不用為生活擔憂。
蘇小小居住在西泠橋畔的松柏林下,人長得漂亮又身邊有沒有父母,所以許多慕名少年來拜訪來跟隨。蘇小小也喜歡與文人雅士交往,常在她的小樓里以詩會友,她的門前總是車來車往,蘇小小成了錢塘一帶有名的詩妓。
在這期間蘇小小遇見了一個俊美的少年,此人名叫阮郁,據傳他是宰相的公子,也是才華橫溢,相貌俊美,蘇小小又是情竇初開的年紀,所以對阮郁也算一見傾心。
所以每次阮郎前往往西泠橋畔的松柏林小樓去拜訪時蘇小小都滿心歡喜,盛情接待。時間久了兩人便互訴衷腸,成了彼此傾慕的熱戀情人。從此以后兩人形影不離,一起游賞錢塘的山水。
但是好景不長,阮郁的父親聽說兒子在錢塘整天和蘇小小在一起就非常的惱火。要知道阮郁的父親可是宰相,古代的高官最注重家族聲譽,所以就急急派人把阮郁找回了金陵。阮郁這一去就再也沒有了音信!
?蘇小小自從阮郁走了之后便獨自守候在西泠橋畔的松柏林小樓,每日每夜盼望阮郁能回到她身邊。時間久了,蘇小小相思成病。有一年,蘇小小在西子湖畔曾經遇到一位少年,細看那人,衣衫陳舊,神情沮喪。但是從身材和相貌上都跟阮郁有幾分相像。側面打聽,才知那人名叫鮑仁,因缺少資費,無法前往金陵應考求功名。眼見這位跟阮郁相像的少年的囧境,觸動了蘇小小心中的傷痛與柔軟,她便主動出資相助,解了鮑仁的困苦,讓他踏上赴考之路。
當年有個官員叫孟浪,因公事來到錢塘。孟浪早就聽過錢塘的蘇小小貌美如花,才藝雙絕,就想見一見。但是身為朝中官員不好親登蘇小小之門。于是,他就派人請蘇小小來府上。沒想到,蘇小小卻因為阮郁的事情對朝中官員特別厭惡。孟浪請了幾次,蘇小小不得已才去赴會。孟浪心中有也有氣,他堂堂朝中官員想見一見蘇小小這個平民百姓都被幾次拒絕,所以他就想難為一下蘇小小,他指著庭外一株梅花,讓蘇小小做詩。蘇小小沉吟了一會兒,便提筆寫下詩句:“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詩的意思就是告訴孟浪,雖然身在底層,人品卻不能輸!孟浪也覺得有失顏面,便懷恨在心!
后來蘇小小受人陷害入獄,身染重病,有一天蘇小小接到了一封書信,看到熟悉的字體蘇小小淚流滿面,常年飽受相思之苦的委屈在這一瞬間隨著眼淚盡情的宣泄著!但是,當蘇小小打開信件時猶如遭受了五雷轟頂;信中的內容是告訴她,阮郁的父親逼他另行娶妻!而阮郁不得不放棄與蘇小小之間的愛情!蘇小小在乎的或許不是阮郁被逼娶妻,而是阮郁的輕易妥協。或許她可以做阮郁的妾,可蘇小小心中有自己對愛情的考量,或許此刻蘇小小才明白,她和阮郁在對愛情的追求上并不一樣!她認為:愛情就應該至死不渝!在她看來阮郁的行為就是背叛!
?不久重病纏身的蘇小小便離世了,臨終前,蘇小小向身邊人囑咐道:“我別無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這時,曾經她資助過的鮑仁有已經是鎮江刺史,鮑仁料理了蘇小小的身后事,將她葬于西泠橋畔。墓小而精致,上覆六角攢尖頂亭,叫做“慕才亭”。那一年,蘇小小19歲!
本文關鍵詞:秦淮八艷最有名的女子是,秦淮八艷最有才華,秦淮八艷最有名的女子演員,秦淮八艷都有誰?,秦淮八艷都是誰的生平。這就是關于《秦淮八艷最有名的女子,民族大義前男人都不如她》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秦淮八艷最有名的女子,民族大義前男人都不如她":http://eshow365.cn/3-67164-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