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少年古詩賞析,短的是生命,長的是磨難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36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贈少年古詩賞析】,今天犇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贈少年古詩賞析:短的是生命,長的是磨難2、贈少年古詩賞析,古詩鑒賞贈從弟1、贈少年古詩賞析:短的是生命,長的是磨難
通常以為,詩至晚唐,已入衰境,只剩下殘花敗葉,不再有以前的勝景。
其實晚唐時期幾個主要詩人,如與溫庭筠齊名的李商隱、杜牧非但不差,成就還高出中唐詩人。
溫庭筠溫老師有一首《贈少年》,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獨標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贈少年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詩中“月照高樓”,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纏綿,也有別于“曉風殘月”的悲涼,字里行間透出一種豪情與豪氣,突出了慷慨高歌的明朗背景。這是詩人壯志情懷的寫照。顯現了溫老師在麗辭艷曲之外的另一面。
溫老師什么人呢?
他恃才不羈,放浪形骸,又好譏刺權貴,因此多犯忌諱。
灑脫不羈的溫老師可以跟一面之交的少年縱酒放歌,吟詩作別。對于小魚的再三“拋磚”,卻再三不接招“引玉”。
溫老師金口難開,緘默不語,令人產生“神女有意,襄王無情”的錯覺。
其實老師的用意倒是頗費苦心。
在他心里,并不是小魚沒有魅力,不夠美,只是不忍讓純潔的師生情落上世俗的塵埃,希望在小女生心中始終有老師那抹高大的身影。寧肯遠遠觀望,默默欣賞。
也許距離真的能產生美。
我無法想象小魚看見潦倒落魄的老師,偶像崩塌,芝焚蕙嘆的悲催一幕。
溫老師晚景極其凄涼。
他不檢形跡,窮困潦倒。與貴胄裴減,令狐高等蒲飲狎昵,因窮迫乞于揚子夜,夜巡兵責其醉而犯夜,遭至毒打,一代詞人、名門之后竟淪落至此,令人淚目。
不幸中的萬幸是溫老師先于小魚而去。
那時的小魚大概還沒有艷幟高張,還在規規矩矩獨守空房、哭哭啼啼夜不能寐。
在溫死后的第4年,他唯一的女學生魚玄機因戕婢被殺。
有道是,短的是生命,長的是磨難。
落寞的風流才子,多舛的美貌佳人,這一對歷經磨難的師生,人生大戲都在無限悲涼中落幕。
也許,這也是一種解脫。
(圖源網絡)
2、贈少年古詩賞析,古詩鑒賞贈從弟
魏晉: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贈少年古詩賞析?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贈少年古詩賞析
贈從弟魏晉: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譯文
高山上松樹挺拔聳立,山谷間狂風瑟瑟呼嘯。
風聲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剛勁!
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難道是松樹沒有遭到嚴寒的侵凌嗎?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注釋
亭亭:高聳的樣子。
瑟瑟:形容寒風的聲音。
一何:多么。
慘凄:凜冽、嚴酷。
罹( lí )凝寒:遭受嚴寒。 罹,遭受。
從弟:堂弟。
賞析
劉楨的詩剛勁挺拔,卓犖不凡。曹丕稱“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贈從弟》共三首,為其代表作,本詩是第二首。
這首詩看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全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遠,氣壯脫俗。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潔之態動人情思,風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用“亭亭”標示松的傲岸姿態,用“瑟瑟”摹擬刺骨的風聲。繪影繪聲,簡潔生動。又以“谷中”映襯“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詩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三四兩句則加強了抒情的氛圍。而且在似乎不相關的松和風之間沖突頓起,令聽者心驚,觀者顏開。兩個“一何”強調詩人感受的強烈,一“盛”一“勁”表現沖突的激烈和詩人的感情傾向。第三句詩順接第二句,第四句呼應首句,章法綿密,展開有序。
五六兩句,由風勢猛烈而發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剛勁而拓寬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發顯出環境的嚴酷和青松歲寒不凋的特性。詩的意境格外高遠,格調更顯得悲壯崇高。松樹和環境的對比也更分明,而松樹品性的價值也更加突現出來。
最后兩句變換句式,以有力的一問一答作結。詩人由外而內,由表層到深層,把讀者眼光從“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視到松樹內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樹之所以不畏狂風嚴寒,是因為有堅貞不屈的高風亮節。
全詩以松樹為中心,寫得集中緊湊。反復詠歌,卻不平板單調。用詞樸素無華,風骨雄健,氣勢有力。不重在工筆細描,而以層層深入事物的內核見長。
這首詩名為“贈從弟”,但無一語道及兄弟情誼。我們讀來卻頗覺情深誼長,而且能同詩人心心相印。這是因為詩人運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樹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滅,與人無關。但一旦詩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樹木、風霜雷電,與自然界中某些同人類相通的特征一撞擊,便會爆發出動人的火花。這種象征手法的運用,劉楨之前有屈原的桔頌,劉楨之后,則更是屢見不鮮,且形成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特征之一。
劉楨如果直接抒寫內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樹的高潔來暗示情懷,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勵從弟。全詩關于兄弟情誼雖“不著一字”,但味外之旨卻更耐人品嘗。
劉楨(180―217),字公干,東漢末年東平寧陽(今山東寧陽縣泗店鎮古城村)人,東漢名士、詩人。他的祖父劉梁,官至尚書令,其人博學有才,警悟辯捷,以文學見貴。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于詩歌、特別是五言詩創作方面,在當時負有盛名,后人以其與曹植并舉,稱為“曹劉”。如今存詩十五首,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于世,《贈從弟》三首為代表作,言簡意明,平易通俗,長于比喻。
本文關鍵詞:贈少年這首詩是什么意思,《贈少年》,贈少年古詩怎么讀,贈少年的詩意,贈少年這首古詩。這就是關于《贈少年古詩賞析,短的是生命,長的是磨難》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贈少年古詩賞析,短的是生命,長的是磨難":http://eshow365.cn/3-6642-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金色代表什么意思
- 下一篇: 新婚法離婚財產的規定,2022年婚姻法離婚是怎樣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