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民族由來,俄羅斯有哪些主體民族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27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俄羅斯民族由來】,今天涌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俄羅斯民族由來:俄羅斯有哪些主體民族?哪個民族顏值最高?2、俄羅斯民族由來,俄羅斯族的介紹1、俄羅斯民族由來:俄羅斯有哪些主體民族?哪個民族顏值最高?
說起俄羅斯,其民族成分相當復雜,除了主體民族俄羅斯族之外,還有193個少數民族。在這193個少數民族中,有6個民族人口超過了100萬。
上圖為前蘇聯民族分布圖。不同民族,其長相自然有所區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俄羅斯的這7個人口超過100萬的民族到底都長什么樣?哪個最好看?
1、俄羅斯族
上圖為網壇美少女——庫爾尼科娃,典型的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占了俄羅斯人口的77.7%,是俄羅斯的主體民族。
俄羅斯族起源于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斯拉夫人的一支——東斯拉夫人,俄羅斯族和周邊的烏克蘭、波蘭、瑞典、芬蘭人有很大的民族相關性。
俄羅斯族的外貌特征是:
淺色皮肢,柔軟的波狀發,男子胡須和體毛發達,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頜,面部輪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
2、韃靼族
韃靼族是俄羅斯第一大少數民族,人口有550多萬。
韃靼這個詞大家似乎很熟悉,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過這個名稱,但俄羅斯的韃靼族和我們稱呼的那個是兩個概念,只是稱呼一致罷了。
俄羅斯韃靼族實際上是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所率領的蒙古人和突厥人、保加爾人(中亞土著,后隨匈奴西遷到東歐,今保加利亞主體民族)形成的融合民族,其長相也融合了以上幾種人之特征。
3、烏克蘭族
烏克蘭族是俄羅斯第二大少數民族,人口有290多萬。
烏克蘭族和俄羅斯族是近親,他們都是東斯拉夫人的分支。維京人入侵東歐平原后,和一部分東斯拉夫人融合成了烏克蘭的先民羅斯人,本來羅斯人比俄羅斯族更強大,但在蒙古人的沖擊下,羅斯人開始衰落,俄羅斯人才變得強大起來。
羅斯人一部分保存下來,形成今天的烏克蘭族,其特征較俄羅斯族還是有一定區別。
4、巴什基爾族
巴什基爾族是俄羅斯的第三大少數民族,人口160多萬。
巴什基爾族的起源有點兒復雜,他們原是居住在伏爾加河、卡馬河和烏拉爾山之間的游牧民,和保加爾人是鄰居。后來在蒙古的西征中和其它土著一樣同樣被蒙古和突厥融合。
5、楚瓦什族
楚瓦什族是俄羅斯第四大少數民族,人口160多萬。
楚瓦什族有可能是西遷匈奴的一支,后來融合了保加爾人、蒙古人和突厥人,也是一個融合的民族(其實現在又有幾個原始民族呢?)。
6、車臣族
車臣族是俄羅斯第五大少數民族,人口130多萬。
車臣族是北高加索地區的土著,其命運和以上幾個民族類似,只是后來,車臣人被前蘇聯強制遷往西伯利亞,引起車臣人的不滿,雖后來又遷回,但隔閡至今猶在。
7、亞美尼亞族
亞美尼亞族是俄羅斯第六大少數民族,人口110多萬。
亞美尼亞族是南高加索土著,同時也一個命運多舛的民族,歷史上先后被馬其頓、波斯、阿拉伯、蒙古、土耳其征服,后跟隨俄羅斯才獲民族獨立。
好了,以上就是俄羅斯人口較多的幾個民族,您覺得哪個民族顏值最高呢?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于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2、俄羅斯民族由來,俄羅斯族的介紹
俄羅斯族,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之一,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中國的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移民的后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不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俄羅斯民族由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俄羅斯民族由來
俄羅斯族,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之一,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中國的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移民的后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不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族稱“俄羅斯人”(Russian、ΡYССΚΝe)一詞源自于歐洲古代斯拉夫人的部落名稱——羅斯。
公元1世紀時被羅馬史家稱為“維勒底人”。
元朝文宗皇帝時,曾征調金帳汗國境內的1萬名羅斯軍人入大都充扈衛親軍,并賜給土地,史書中稱為色目人。
清朝文書中稱為“羅剎”,這是俄羅斯族祖先羅斯部族的音譯。
18世紀后期至19世紀末和俄國十月革命前后,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國的殘酷統治,大批俄羅斯人從西伯利亞等地涌入中國新疆北部地區。盛世才于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
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并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改稱俄羅斯族。
歷史中國的俄羅斯族主要是從俄羅斯移居而來。早在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國黑龍江地區的部分沙皇俄國士兵被俘歸降后,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編入八旗。在后來的順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間,又有百余俄羅斯士兵,隨軍隊自黑龍江北雅克薩邊城遷居北京。今北京的羅、何、姚、田、賀五姓俄羅斯族人約200余人,即他們的后裔。
18世紀前后,有部分俄羅斯逃亡士兵、謀生的農民和傳教士等遷入我國新疆北疆。鴉片戰爭以后,隨著沙俄對中國的侵略,在新疆北部和黑龍江北部建立居民點,又有大批俄羅斯農民遷入中國境內。沙俄利用各種不平等的條約,在新疆的伊犁、塔城、烏魯木齊等地設立領事館和貿易圈,不少俄羅斯商人和手工業者遷入。十月革命后,這些俄羅斯農民、商人和手工業者大部分加入了中國的國籍。十月革命期間,流入新疆的沙俄士兵,被安置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1932-1938年,在蘇聯遠東地區定居的許多華僑被強行譴送回國,這些華僑大多攜帶所娶俄羅斯族妻子進入新疆。據統計,當時進入伊犁、塔城的有19000余人。今天,新疆的俄羅斯族多數是這些人的后裔。1955—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 。
另外,在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納右旗與俄羅斯接壤的地帶,也有少量俄羅斯人。這一代居民早先多是闖關東的山東人,他們或淘金,或伐木,或種地,后來逐漸與額爾古納河對岸的俄羅斯人通婚。今天,額爾古納河流域一帶的俄羅斯族大多是他們的后裔。
新中國成立前,俄羅斯族在消除新疆戰亂,保持新疆社會穩定方面屢立戰功。1931年被新疆省政府招募組成俄羅斯“歸化軍”,人數最多時曾有3個團,在擊垮甘肅軍閥馬仲英部隊的戰斗中起了重要作用。1933年,歸化軍與新疆各民族一道,促成了在烏魯木齊發生的“四一二”政變,推翻了金樹仁軍閥政府在新疆的反動統治。
1944-1949年,俄羅斯族人在新疆三區革命軍事斗爭中起了重要作用。富有軍事知識和戰斗經驗的俄羅斯族軍官進入各級指揮員崗位,不少俄羅斯族人被任命為營、連、排級指揮員,還有的人在三區政府的軍事廳和內務廳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甚至為革命斗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2001年4月16日,經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批準,在呼倫貝爾市的額爾古納市建立了全國唯一的俄羅斯族民族鄉——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
文化信仰俄羅斯族大多信仰東正教,少數人信仰基督教。中國俄羅斯族的年長者對東正教信仰較深,壯年和青少年則大多按東正教徒的常規歡度節日,但多不誦讀圣經,不進行祈禱。新中國成立前,俄羅斯族孩子出生后,按教規到教堂去做洗禮,在教堂舉行婚禮,請神父主持葬禮。新中國成立后,這些儀式日漸減少和消失。20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族中的宗教儀式有所恢復。在新疆的伊犁、塔城、烏魯木齊,黑龍江的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都有俄羅斯族建造的教堂。俄羅斯族因與漢族通婚較多,生活習慣上也深受其影響,如春節時拜年請客,清明節祭祖掃墓,逢已故親屬的生日和忌日進行祭祀,墓前不立十字架而立墓碑等 。
禮儀俄羅斯族是一個非常注重文明禮儀的民族,體現在日常交往的各個方面。熟人見面時要說“您好”或“你好”;分別時要說“再見”;向陌生人問事時,要先問好,詢問過后要表示感謝;看見別人吃飯時,一般說“祝你胃口好”;遇到病人時要問候“祝你健康”;送人出遠門時祝福“一路平安”,當大家相互告別后,即將分手的人們必須重新坐下,靜默片刻,然后站起來,簇擁著外出的人踏上行程;晚上臨睡前要互道“晚安”等;節日前夕見面時要說“預祝節日快樂!”如遇重大節日,有的還有互相寫信或互致賀電的習慣。接吻、鞠躬、握手等禮節也很普遍,親人或好友久別重逢時要擁抱在一起,雙方互吻面頰,兩邊各一下。異性之間一般只握手。遇有長輩或婦女時,不宜先伸手,等對方主動伸手時再與之握手。對初次見面的婦女,只行鞠躬禮,不握手。握手時要先脫去手套,輕輕搖動。遇到有人打噴嚏,周圍的人要祝其健康,打噴嚏的人要表示感謝。兩人談話時,別人不宜隨意插話。在俄羅斯族家庭中,嬰兒滿月時主人要設酒宴招待親友,給孩子命名;嬰兒40天之后到3個月內,要到教堂為孩子舉行洗禮,并認教父、教母。
俄羅斯族非常重視親情和友誼。親戚、朋友之間往來密切,并經常舉辦家庭聚會。到俄羅斯家中做客或辦事,進屋前須先敲門,得到主人的允許后,要先把鞋擦干凈,然后入內。進門要脫帽,坐在主人讓給的座位上。客人若要吸煙,要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室內不能亂扔紙屑、磕煙灰、扔煙頭。最隆重的傳統禮節是用面包和 鹽迎接客人,象征著善意和友誼。來客須切下一塊面包蘸少許鹽吃下后才可進屋,這種禮節過去只用于迎接貴賓和新娘,現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場合。女主人在客人面前必須戴頭巾,以示尊重。聚餐時,使用過的刀、叉都要搭放在盤沿上,若放在桌布上,就會被視為不講衛生的失禮行為。
出行新中國成立前,俄羅斯族的交通工具為馬、馬車、爬犁等。六根棍馬車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是城鄉俄羅斯族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這種車的車架由比鐵把略粗一些的“六根棍”組成,人們稱之為“六根棍”。這種馬車以一匹馬為動力,也有用兩匹馬拉的,共有四個輪子,前輪小,后輪大,車身低,重量輕,時速快,十分靈活。
禁忌俄羅斯族忌諱星期五和13這兩個數字,請客不請13人,結婚也要避開每月13日,認為是不祥之日。忌諱送黃顏色禮品,認為黃色表示不忠誠。忌諱問婦女的年齡。到俄羅斯人家做客或辦事,進門必先敲門,否則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不能將客人引到廚房,認為是最不禮貌的接待。忌諱生人坐床上。
習俗節日俄羅斯族的節日主要有圣誕節和復活節。
圣誕節在公歷1月7日,屆時,家家都裝飾圣誕樹,享用豐美的食品,由扮演的圣誕老人分發禮物,唱歌跳舞,歡度圣誕夜。復活節在每年4月間,節前49天為齋戒期,過節第一天即復活節。俄羅斯族的復活節為節中之節。屆時家家準備豐盛的食物,男女老少皆著節日盛裝,相互登門慶賀,盡情歌舞。過節前一天,各家要煮很多彩蛋,看上去猶如五彩繽紛的花壇。客人進門祝賀時,主人分給每人一個彩蛋,以象征生命的昌盛。在歡聚進食時,主人和客人還玩碰雞蛋的游戲,有輸有贏,非常有趣。此外,還有“報喜節”(節期在每年3月上旬)、“成年節”(節期在每年6-7月間)等,也過元旦、春節、國慶等全國性的節日 。
家庭俄羅斯家庭為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父親掌管家中經濟。子女長大結婚后,即另立門戶,獨立生活。與漢族通婚所生子女,一般都有漢族和俄羅斯族姓名。俄羅斯人名字由本名、父名和姓三部分組成,婦女結婚后隨男姓,也有少數為男隨女姓者,平常稱呼很少叫全名,一般以小名或本名相稱,平輩和朋友間可以直呼其名。
俄羅斯族的家庭關系,夫妻地位比較平等,尊重婦女,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在家庭中老人具有無上的權威,子女與父母的關系融洽。婚姻比較穩固,離婚者少。注重對孩子倫理道德的教育。俄羅斯族性格開朗,鄰里關系也處理較好。子女成家立業后,要同父母親分家單獨生活,有的則仍同住在一個院子里。
分家在俄羅斯族看來是子女們經濟和生活獨立的標志。分家時,如果父母在世,家庭財產由父母主持分配,一般來說,父母要給自己留一份家產養老,然后將剩余的家產分給已出嫁的女兒、成家的兒子和沒有成家的兒子。如果父母去世,另立門戶的兒女無權繼承遺產,其遺產由同父母一起生活的兄弟繼承,或按遺囑處理。
婚禮俄羅斯族戀愛與婚姻自由,但結婚必須經父母同意。婚禮在教堂舉行。由神父詢問新郎新娘結婚是否自愿,當得到肯定答復之后,神父為他倆祈禱祝福,雙方交換結婚戒指。新郎新娘將兩杯酒各喝每杯中的一半,以示同甘共苦。客人們則在舉杯飲酒前高呼:“苦啊!”新郎新娘接著互相親吻,以示相愛。結婚3天回娘家,新娘父母親要先端出面包和鹽水,女兒、女婿稍食之,再拿出酒,各喝一杯,以示甜蜜幸福。
喪葬俄羅斯族實行土葬,葬禮在墓地舉行,由死者的男性親友將棺材抬至墓地,將棺蓋揭開,親友們向死者作最后告別。神父誦讀有關的圣經,為死者進行祈禱。葬儀完,蓋棺,釘棺釘,用白布帶將棺木放入墓穴,親友投以花束,由長子或最親近的男性親人填第一鏟土,其他男性親友隨后即鏟土將墓穴填平,墓上豎十字架或石碑。父母亡故后,從前子女要穿葬服,現在一般佩帶黑紗,40天內不得看電影、唱歌、跳舞、理發等。每逢死者忌日要進行悼念活。
本文關鍵詞:俄羅斯民族由來歷史,俄羅斯民族歷史,俄羅斯民族簡介,俄羅斯民族來歷,俄羅斯民族由來簡介。這就是關于《俄羅斯民族由來,俄羅斯有哪些主體民族》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俄羅斯民族由來,俄羅斯有哪些主體民族":http://eshow365.cn/3-6546-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重慶婚紗照價格一覽
- 下一篇: rcep是什么意思,RCEP全面生效將振興亞太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