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東林書院介紹,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書院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72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古代東林書院介紹】,今天涌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古代東林書院介紹: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書院,憑借一幅對聯名揚天下,如今成熱門景點2、古代東林書院介紹,距今900多年的東林書院1、古代東林書院介紹: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書院,憑借一幅對聯名揚天下,如今成熱門景點
書院是我國古代的教育機構,最早出現在唐玄宗時期東都洛陽紫微城的麗正書院。而正式的教育制度則是由朱熹創立,到宋代得到長足的發展。歷史上有“四大書院”非常有名,分別是應天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和嵩陽書院。
然而,在咱普通老百姓的印象里,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書院卻不在這“四大”之列,而是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創建于北宋政和元年的東林書院。
東林書院一副對聯婦孺皆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對聯也正是說明了東林書院的宗旨,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引起全國學者普遍響應,一時聲名大振。
東林書院創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當時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明朝萬歷三十二年,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興修復并在此聚眾講學,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東林書院成為江南地區人文薈萃之區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
顧憲成撰寫的名聯家喻戶曉,曾激勵過多少知識分子,對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發展促進極大,于是就有"天下言書院者,首東林"之贊譽。
北宋時期理學發展非常興盛,如果說你要想當官兒,那你就必須要學習理學,而東林書院又是理學的最高學府,級別嘛就像現在的重點高中。能進到東林書院來學習的孩子就非常幸運了,說你是半只腳踏進了北大清華的大門一點都不為過,將來當官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兒了。
那么這個在北宋時期有著超大影響力的書院究竟有哪些特別之處呢?時至今日,依然吸引著眾多的游客前去探尋。而它也成為了無錫的知名景點之一。
東林書院位于江蘇省無錫市解放東路867號,亦名龜山書院,2006年6月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書院很大,有石牌坊、泮池、東林精舍、麗澤堂、依庸堂、燕居廟、道南祠等建筑,真不愧是古代的高等學府啊。
一方小小的書院,隨著中國封建統治階級意志的更迭幾經風雨、幾經沉浮。在這里你就能感受到封建年代對于私塾教育的熱忱,體會中國傳統私塾教育的風貌。
走進東林書院,你就能感受的濃郁的江南建筑氛圍,這就是一個雅致的江南園林。一彎小河,碧水微漾;拂堤垂柳,千絲飄搖。雄偉的建筑安靜地掩映在綠樹叢中。風吹過,一陣淡淡的書香迎面而來。
雖然地處無錫市的市中心,但它與街市的繁華并沒有太多聯系,是那樣的安靜、高貴。越往你走越感嘆這里的環境是真好。整座書院粉墻黛瓦石坊高聳,再看那小橋流水怪石嶙峋、長廊迂回,環境優美堪比蘇州園林。
樸素典雅的門廳上面,一幅楹聯告誡學者要珍惜光陰,勤奮好學。走過門廳就是東林書院日常教授學生的教室了,一進教室的正門就能看到一個高懸的紅色匾額“和正”。下面供奉著孔子的畫像和牌位。想當年,莘莘學子們在這里滿腔抱負,最終都得以實現了吧。
如今東林書院也在為恢復一些傳統禮儀,做著各種努力。比如東林書院恢復傳統禮儀已有4年,每年9月舉行的尊師釋奠禮,演繹流程也越發成熟。更有意義的是,繼去年首次恢復古禮樂后,今年的釋奠禮又恢復了佾舞,鼓瑟和鳴,舞姿婉約,帶領游客穿越千年。
近十年來,無錫市對東林書院進行了不斷的修復,如今這里成了家土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基地,免費對公眾開放。
旅游小貼士——
1、東林書院位于無錫市區東側東林廣場旁(解放東路867號),市內多路公交車可直達。
2、東林書院免費對公眾開放,講解服務:20人以下30元/次。
3、開放時間:8:30~17:30 。
4、東林書院并不大,不過喜歡歷史的網友可以細細品讀,建議游玩時長2-3小時。
5、這里是一個一年四季都可以游玩的地方。
6、東林書院計劃于每年9月舉行釋奠禮。傳統禮樂盛宴后,還將舉行傳統會講。
2、古代東林書院介紹,距今900多年的東林書院
中國古代書院中,東林可能是最特殊的。
它以一方天地,影響了明末的局勢,走過近千年時光,依舊常被人論起。喜愛它的人,對其不惜余力的贊賞,厭惡它的人,針砭其清流誤事的作風。它是華夏文化中的一朵璀璨浪花,值得人駐足留戀。
在無錫游玩時,我專程前來拜訪。書院位于一條小胡同里,東林廣場的熱鬧似乎并未浸染于此,門前冷冷清清,環顧左右,只有我一個游客。
這倒也好,書院本身就是清凈場所,我且自大一回,當作書院主人,慢悠悠閑逛起來。
書院的原主人是楊時,他是程顥、程頤的嫡傳弟子,北宋理學大師,在當時聲名斐然。楊時在無錫時,看到此處竹林茂密,蒼潤相間,與廬山東林寺相似,一時心動,便在此建了所書院,決意長期在此講學。
楊時在此講學沒多久便逝世了,學生為了紀念他,在書院內建了座祠堂,取名道南祠,來源于楊時學成南歸時,老師程頤對他說過一句贊美的話:“吾道南矣”。
主人已逝,書院沒多久也自漸荒廢,元朝時,一個僧人路過此處,同樣看中此地的松風裊裊,便修建了座東林庵,在此修身養性。
東林書院真正的崛起,是在明朝萬歷年間,著名思想家顧憲成重修書院,并在此聚眾講學。因為顧憲成在士大夫里威望較高,書院便成為了江南學子、官員的聚集場所,他們對朝政針砭時弊,發表言論,形成了頗有影響力的東林黨。
他們在此講學,大會每年一次,小會每月一次,并得到了很多官員的資助。顧憲成撰寫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更是家喻戶曉,激勵過無數青年學子。
此時的東林書院享譽天下,有著"天下言書院者,首東林"之贊譽。
清朝時,書院規模已大不如以前,之后逐漸荒廢?,F在的建筑,是近代翻修過的,按照當時格局,當時的模樣復建而來。
書院距今900多年,并不收門票,這點出乎我的意外,入口處只有一位工作人員,登記下便進去了。
每走兩步便有一座馬頭牌坊,為三間四柱五樓構架,通高7米,匾額上書寫“東林舊跡”四字。
牌坊原建于明朝1604年,后來損壞于戰火中,現存是清朝時翻修的。牌坊很是壯觀,石柱上雕龍畫鳳,丹鳳朝陽,刻著眾多華麗繁瑣的圖案,雨水的沖刷讓顏色發黃,看起來厚重又滄桑。
牌坊后是泮池,這是文廟里的標志,也常用在書院里。泮池是孔子講學授課之地,科舉考生們考試前,會在此走一遍,以祈求自己金榜題名。
書院內井然有序,水墨畫的風格,綠如翡翠的湖泊,淡雅素靜的竹林,讓人如同走進了江南園林庭院,江南學子的審美的確出眾。
這里許多書房都有來頭,依庸堂為書院重要地方,是每年會議的舉辦場所,墻壁后面掛著一幅字畫,寫著那顧憲成的那句至理名言。
我很喜歡書院里各房屋的名字,沾染著書卷氣,如燕居廟,燕居取自《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代表閑居之意,意思是說這里是學子們閑談聊天之處。
竹子、石頭是東林書院的常見元素,古人喜歡竹子,借此表達自己的高潔,石頭則用來寓意志向的堅韌。游玩下來,感覺這是一個氤氳著士大夫理想的書院,無處不蘊涵著思想,思想中又包含一定的東方美學。
在展現書院文化的同時,這里也沒能忘記曾經的東林庵。書院東部專門開辟了一片區域,再現了東林庵的模樣。
明成化時,東林庵被僧人重修,寺內遍植桃花,每逢桃花盛開時引得眾人前來觀賞,一度成了無錫賞花勝地。只是如今規模小了很多,絢麗的桃花林也不見了蹤影,倒是有幾間茶室,供游人休憩。
中國大部分的書院我都走過,嵩山書院、應天書院等等,誠然的說,它們現狀都不太好,如今的游客似乎不太喜歡這類文化性景點。
可我覺得還是要看一看,每一座書院都是華夏文化的承載體,它們不應該被埋沒,也不應該被遺忘。
地址:無錫市梁溪區解放東路,不收門票
交通:可乘坐地鐵2號線到東林廣場站下,南下步行幾百米即到。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跟我一起感受壯美山河、領略百味人生。
本文關鍵詞:東林書院典故,古代東林書院介紹圖片,宋代東林書院,東林書院是哪個朝代,東林書院的來歷。這就是關于《古代東林書院介紹,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書院》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古代東林書院介紹,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書院":http://eshow365.cn/3-64945-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