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江蘇與安徽區劃調整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40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今天乾乾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江蘇與安徽區劃調整,2個縣在6年內,如何兩次分給安徽省?2、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徐州老八縣碭山和蕭縣為啥后來劃給了安徽1、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江蘇與安徽區劃調整,2個縣在6年內,如何兩次分給安徽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江蘇省與鄰居山東省之間的區劃調整,例如建國初期徐州等地7個縣的歸屬等地。其實,江蘇省與鄰居安徽省也曾經出現了大規模的區劃調整。當年,江蘇省北部的蕭縣和碭山縣,曾經在6年時間里,先后兩次劃入了安徽省管理。那么,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聊聊洪澤湖,因為洪澤湖與江蘇省、安徽省有很大的關系。1128年,黃河奪淮入海以后,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潴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在我國古代歷史上,黃河、淮河等河流,經常發生決口和改道。現在的洪澤湖兩岸被稱為魚米之鄉。當年的洪澤湖則不是這樣,洪澤湖經常泛濫,而且到處都是淤泥和荒草。
13世紀,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逐步消滅了西夏國、大金國、南宋、大理國等一系列政權,建立了一個疆域空前龐大的元帝國。隨著疆域面積的擴大,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對于元朝來說并不合適。在此之前,無論是唐朝的15到,還是宋朝的23路,都屬于監察區。在這樣的情況下,元朝結合了金國行尚書臺的經驗,推出了自己的加強升級版。
那就是行中書省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當時還沒有安徽省和江蘇省。元朝雖然建立了行省制度,但留下了很多問題,例如管理模式太粗獷等等。因此,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調整。由于明朝擁有南北兩個都城,也就出現了南北兩直隸。當時,出現了兩京一十三省的區劃格局。其中,南直隸就包括了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
17世紀,清朝確立了自己的統治以后,南京的地位下降,更名為江寧府。南直隸更名為江南省。鑒于江南省的面積太大,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又把江南省拆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至此,江蘇省的區劃結構基本形成。與山東、河南、安徽等一系列省份接壤,當時,河南與江蘇省也是鄰居之一。
當時,江蘇省的蕭縣、碭山縣,隸屬于徐州府管理,與河南省歸德府的永城縣是鄰居。在清朝統治的后期,黃河、淮河等河流,連續發生了各種決口。當時的清朝疲于應付西方列強,根本無力治理各地的河道。1912年,清朝滅亡以后,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由于混戰嚴重,各路軍閥都沒有能力和精力治理各地的水利工程。
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阻擋日本軍隊的進攻,1938年,黃河被人為炸開。滾滾黃河水奔流而出,向東南方向流去。最終,倒灌進洪澤湖,給洪澤湖兩岸群眾,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長達10余年的時間里,這一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原因十分復雜。
一轉眼到了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初,鑒于江蘇省、安徽省的實際情況,安徽省被劃分為皖北行署區、皖南行署區。江蘇省被劃分為蘇北行署區、蘇南行署區。此時,鑒于南京市的重要性,南京市被臨時提升為直轄市,成為全國10多個直轄市之一。鑒于蘇北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徐州為核心的7個縣,被劃入了山東省代管。江蘇省西北部的蕭縣和碭山縣,劃入了皖北行署區代管。
進入50年代以后,我國進入了戰后重建和經濟建設階段的工作。過分復雜的區劃,反而不利于經濟發展。因此,1952年,皖北行署區和皖南行署區撤銷,重新建立了安徽省。1953年,南京市被撤銷了直轄市,蘇北行署區和蘇南行署區撤銷,重新組建了安徽省。劃入安徽省代管的蕭縣、碭山縣,還給了江蘇省。劃入山東省代管的7個縣,也還給了江蘇省。
隨后,以徐州為核心,建立了徐州地級市和徐州專區。蕭縣和碭山縣,隸屬于徐州專區管理。與此同時,治理洪澤湖的問題,已經提上了日程。按照計劃,三河閘和入江水道等主要工程陸續展開。但出現了一個問題,泗洪縣和盱眙縣位于洪澤湖西岸,當時隸屬于安徽省管理。由于兩個省在治理洪澤湖的問題,需要統一協調。
在這樣的情況下,1955年,安徽省把泗洪縣和盱眙縣劃入了江蘇省管理。為了彌補安徽省的損失,江蘇省把自己的蕭縣和碭山縣,劃入了安徽省管理。在短短6年時間里,蕭縣和碭山縣兩次被劃入了安徽省,并且確定下來,隸屬于安徽省宿州市管理。
其實,在建國初期,兩省交界地區的區劃調整比比皆是。例如河北省的濮陽縣、東明縣、長垣縣、清豐縣、南樂縣等5個縣,劃入了河南省。為了彌補河北省的損失,河南省把自己北部的臨漳縣、涉縣和武安縣,劃入了河北省管理。我們言歸正傳,江蘇省為了全面治理洪澤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洪澤湖大堤、三河閘、高良澗進水閘、高良澗船閘、蔣壩船閘、二河閘、沿堤涵閘等工程先后開始,江蘇省耗費了10多年時間、抽調大量青壯年民工,終于徹底治理了洪澤湖問題。在此之后,淮河下游廣大地區改變了歷史上長期遭受洪澇威脅的局面。東側平原廣大農田的灌溉水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洪澤、淮安、阜寧及濱海等市縣農田,得到了充足的灌溉。
現在的洪澤湖兩岸,成為了實實在在的魚米之鄉。目前,盱眙縣隸屬于淮安市,泗洪縣隸屬于宿遷市。我們聊聊劃入安徽省的蕭縣和碭山縣,目前都隸屬于宿州市管理。但是,蕭縣和碭山縣距離宿州市區的距離比較遠。碭山縣距離宿州市區將近150公里,距離河南商丘市區則不到100公里。蕭縣的情況更特殊,距離徐州市區,幾乎就是20多分鐘的車程。
因此,對于碭山縣和蕭縣的人們來說,如果出門辦事。要么開車前往徐州,要么坐火車前往商丘。其實在建國之初,很多省份之間的區劃調整,基本上都與治理河道湖泊有關。關于各省之間區劃調整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2、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徐州老八縣碭山和蕭縣為啥后來劃給了安徽
徐州以前號稱老八縣,先說徐州原來有哪八縣,老八縣是指徐州府老八縣,即上四縣,下四縣徐州以西以北為上,以東以南為下也就是傳說中的豐沛蕭碭(蕭縣、碭山縣,現為安徽宿州管轄),銅邳睢宿(宿遷,現為江蘇地級市),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
徐州以前號稱老八縣,先說徐州原來有哪八縣,老八縣是指徐州府老八縣,即上四縣,下四縣。徐州以西以北為上,以東以南為下。也就是傳說中的豐沛蕭碭(蕭縣、碭山縣,現為安徽宿州管轄),銅邳睢宿(宿遷,現為江蘇地級市)。
碭山和蕭縣為什么劃給了安徽,這得從淮河治理和適逢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區劃調整說起,說淮河難于治理,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淮河位于黃河、長江之間,黃河“奪淮入海”長達661年,泥沙俱下形成洪澤湖,連出海口都沒了,令淮河流域水系發生重大變化。因而,淮河流域旱澇災害頻發,安徽、江蘇是重災區。建國初期,我國開始大刀闊斧的整治淮河,上馬了疏浚入江水道,修建蘇北灌溉總渠等重大工程。
洪澤湖在當時是安徽、江蘇各一半,這就導致在治理洪澤湖水域上容易導致扯皮,安徽管安徽這一段的,江蘇管江蘇這一段的,大家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但是水是流動的,一發生洪澇災害,就很難處理。
另外水域治理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投入,江蘇相比較安徽經濟發達一些,洪澤湖全部劃給安徽可以減輕安徽防洪壓力,便于洪澤湖的治理。所以為了事權統一、方便治理洪澤湖,1955年在國務院的協調下,江蘇省從徐州的最西北角拿出了蕭縣和碭山2個縣,換走了安徽省的盱眙和泗洪2個縣。
從水域治理方面,這次互換,極大的便利了洪澤湖的管理,但是這次互換也導致了不少隱患。
安徽省的天長市突入了江蘇的腹地,這樣既不利于江蘇省西部的整體規劃與發展,也造成了天長市的發展滯后,人民生活很不方便。
徐州失去了蕭縣、碭山兩縣,一下子去掉了一條左臂,極大地限制了徐州城市向西拓展的空間,讓城市不得不只能向著東南的方向發展,導致了東區和新城區的快速發展。
蕭縣和碭山對宿州沒有歸屬感直到現在,它們還是認徐州當老大,消費買東西看病都去徐州,在徐州不少三甲醫院上,還能看到蕭縣碭山專用醫保窗口,西區也有不少蕭縣碭山的人在此購買住宅。
本文關鍵詞:安徽蕭縣碭山歸江蘇管了嗎,蕭縣碭山縣劃給淮北嗎,蕭縣碭山什么時候劃給安徽的,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城市,徐州蕭縣碭山劃給安徽換了什么地方。這就是關于《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江蘇與安徽區劃調整》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江蘇碭山蕭縣怎么劃為安徽的,江蘇與安徽區劃調整":http://eshow365.cn/3-62574-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