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的口訣及打法,算盤的使用方法及口訣(這些算盤口訣你還記得嗎)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37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算盤的口訣及打法】,算盤的使用方法及口訣,今天向乾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算盤的口訣及打法:這些算盤口訣你還記得嗎2、算盤的口訣及打法,算盤的使用方法及口訣1、算盤的口訣及打法:這些算盤口訣你還記得嗎
珠算口訣中有一些膾炙人口,而且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是我們沒有注意,看看下面這些你熟悉嗎?
一推六二五:珠算斤兩法的口訣,在河北邯鄲,會有這樣的說法,如果有人喜歡推卸責任,就可以用這個詞去形容這個人一推六二五。算法用10除16是一退六二五。
三下五除二:珠算加減法的口訣,形容做事干脆利索,也是新興的網絡諷刺暗語,形容做事不靠譜。算法中3+3是三下五除二。
二一添作五:珠算除法的口訣,借指雙方平分或平均承擔責任和任務。算法中1除2是二一添作五。
三一三十一:珠算除法口訣,本意是十除三商三余一的意思,后用指三個人分十個,分不均勻。
九九歸一:珠算用歸除和還原的口訣,比喻轉來轉去最后又還原了。
那下面這些算法的口訣你還記得嗎?
5+8:
10-7:
6+4:
4+1:
2、算盤的口訣及打法,算盤的使用方法及口訣
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現在人們在進行數字計算的時候,基本上會使用計算器,已經很少有人會使用算盤了,下面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算盤的結構吧!
圖 | 奧博學員課堂撥珠
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阿塞拜疆巴庫通過決議,正式將中國珠算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伴隨中國人經歷了1800多年的漫長歲月。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珠算的計算功能逐漸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頑強的生命力。
算盤是中國人發明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一詞最早見于漢代徐岳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現在說珠算有1800多年的歷史,應該就是根據這個時間點計算的 。不過,那時候的算盤運算方法與今天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宋代《清明上河圖》中,可以清晰看到“趙太承家”藥店柜臺上放著一把算盤,而現代珠算則起于元明之間。元朝朱世杰的《算學啟蒙》載有的36句口訣,與今天的大致相同。
關注小編公眾號【奧博潛能開發中心】
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1366)卷二十九“井珠”條中有“算盤珠”比喻,更記載了一段有趣的俗諺:“凡納婢仆,初來時曰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曰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
明代商業經濟繁榮,在商業發展需要的條件下,珠算術普遍得到推廣,逐漸取代了籌算。現存最早載有算盤圖的書是明洪武四年(1371)新刻的《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現存最早的珠算書是閩建(福建建甌縣)徐心魯訂正的《盤珠算法》(1573)。流行最廣、在歷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書則是明朝程大位編的《直指算法統宗》。
算盤結構傳統算盤為上二下五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盤進行計算時采用“五升十進制”,即每一檔“滿5”時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檔滿“10”時便向前一檔“進1”。依此每一檔只要用上一下四珠就夠了。為什么傳統算盤是上二下五珠呢?
原因之一是我國古代計算重量時采用的是“16兩制”,即一斤等于十六兩。現代人常說某兩個人半斤八兩,這是指他們彼此一樣,不相上下。但是半斤是半斤,八兩是八兩,怎么會相等呢?
原來,古代重量單位制中規定一斤等于十六兩,所以半斤就等于八兩了。上二下五珠,每一檔可計算到“15”,這樣“滿16”就向前一檔進一,所以我國傳統的上二下五珠算盤是為適應十六進制而形成的。
原因之二則是古代乘法采用“留頭乘”,上一珠不夠用,必須要上二珠,一些財會人員受到長期習慣影響,仍喜愛使用上二下五珠算盤,但國內外使用的均是上一下四珠算盤。
口決總述珠算四則運算皆用一套口訣指導撥珠完成。加減法,明代稱“上法”和“退法”。其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于吳敬《九章算法比類大全》(1450)。
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訣,起源甚早,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應用。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卷十八中介紹“增成法”時說:“唯增成一法稍異﹐其術都不用乘除,但補虧就盈而已。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后來變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后來變為“八一下加二”等口訣。可見“增成法”就是“歸除法”的前身。
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中敘述了“九歸”,他在當時流傳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訣三十二句,與現今口訣接近。元代朱世杰的《算學啟蒙》(1299卷上)載有九歸口訣三十六句,和現今通行的口訣大致相同。14世紀中丁巨撰算法八卷(1355)內有“撞歸口訣”。
總之,歸除口訣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了下來。
中國珠算從明代以來極為盛行,先后傳到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后在美洲也逐漸流行。由于算盤不但是一種極簡便的計算工具,而且具有獨特的教育職能,所以仍盛行不衰。
本文關鍵詞:算盤的口訣及打法視頻教程慢動作,算盤的口訣及打法演練,算盤的口訣及打法視頻教算盤的各位上面動了一個是幾,小學算盤的口訣及打法,五珠算盤的口訣及打法。這就是關于《算盤的口訣及打法,算盤的使用方法及口訣(這些算盤口訣你還記得嗎)》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算盤的口訣及打法,算盤的使用方法及口訣(這些算盤口訣你還記得嗎)":http://eshow365.cn/3-62571-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性本善是什么意思,人之初,性本善
- 下一篇: 洗衣機怎么安裝,洗衣機安裝的10個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