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交易通俗解釋,科普:什么是場外交易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20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otc交易通俗解釋】,今天犇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otc交易通俗解釋:科普:什么是場外交易?規模多大?與場內交易有何區別?2、otc交易通俗解釋,場外交易OTC的含義1、otc交易通俗解釋:科普:什么是場外交易?規模多大?與場內交易有何區別?
本文來自英為財情Investing.com,閱讀更多請登錄cn.Investing.com或下載英為財情 App
OTC是什么意思?
OTC交易即場外交易,也稱柜臺交易、店頭交易或詢價交易,對應的市場即OTC市場。
OTC是英文Over-the-counter的簡稱。場外交易是相對場內而言的,指在證券交易所之外進行的證券交易。
場外交易和場內交易(即交易所交易)一樣,適用于商品,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和此類產品的衍生品。
場外交易(OTC)或場外交易直接在雙方之間進行,無需交易所監督。它與通過交易所進行的交易所交易形成了對比。證券交易所有利于促進流動性、提供透明度和維持當前市場價格。在場外交易中,價格不一定公開。
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有什么區別?
最大的區別在于,場內交易,即在交易所交易的產品,必須是標準化的合約。這意味著交易所限定了交易品種的數量,質量,并且對交易雙方都是公開透明的,交易被有效地監管。
而場外交易市場沒有這種限制。交易雙方往往可以進行私下約定。在場外交易中,市場合同是雙邊的(即合同僅在雙方之間),并且各方都可能對另一方存在信用風險問題。
因為OTC交易方式的這種不透明性,批評人士將場外交易市場稱為“黑市”,因為價格往往是非公布和不受監管的。但是,金融業內依然普遍認為,場外交易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場外衍生品市場對于某些類別的資產具有特別重要意義,包括利率、外匯、股票和商品。
場外交易的規模有多大?
2008年,美國所有股票交易中約有16%是“場外交易”;到2014年4月,這一數字增至約40%。
盡管2012年末場外衍生品的名義未償金額較上年下降了3.3%,但2012年末的結算交易額總計為346.4萬億美元。
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對場外衍生品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未償名義金額總計693萬億美元。場外交易衍生品的總市值在2013年6月底約為20萬億美元。
股票的場外交易
在美國,股票場外交易由做市商利用場外交易鏈接(OTC Link, 由OTC Markets Group提供的服務)和場外交易公告板(OTCBB,由FINRA運營)等交易商間報價服務進行。OTCBB授權其OTCBB證券的OTC鏈接服務。雖然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可以在第三市場(the third market)的場外交易,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通常,場外交易股票不在交易所上市或交易,反之亦然。OTCBB所報價的股票必須符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某些報告要求。SEC對其他場外交易股票,特別是OTCQX股票(通過OTC Market Group Inc.交易)實施更嚴格的財務和報告要求。其他場外交易股票沒有報告要求,例如粉單證券(Pink Sheets )和“灰色市場”股票。
場外交易的股票有可能變為在場內交易嗎?
有這樣的案例,典型的例子是沃爾瑪,一開始是在場外交易的,并最終升級到在完全監管的市場上市。
1969年,沃爾瑪公司成立。1972年,沃爾瑪在阿肯色州、堪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密蘇里州等五個州開設了分店,開始以場外交易(OTC)股票的形式進行交易。到1972年,沃爾瑪的銷售額已經超過10億美元,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碼為WMT。
同理,原來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也可能從交易所退市而在OTC市場交易。
如,2018年7月,曾開創中國企業贊助世界杯先河的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因市值過低,被紐約證券交易所摘牌,從紐交所退市,并在紐交所的柜臺市場上交易,代號為“YGEHY”。
實際上,在美國,大部分企業從交易所退市后,首先會進入柜臺市場。如果在柜臺市場依然無法生存,則只能通過私人交易進行股份轉讓;再后則可能是破產,解散清算或者私有化。
場外交易的合約
場外交易是一種雙邊合約:交易雙方(或其經紀人或銀行作為中間人)就如何在未來處理某一特定交易或協議達成一致。它通常是由投資銀行直接向客戶提供的。遠期(Forwards)和掉期(swaps)是此類合約的主要例子。它主要是在線或通過電話完成的。
對于衍生產品,這些協議通常由國際掉期和衍生工具協會(ISDA,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協議管轄。這一部分場外交易市場有時被稱為“第四市場”。
場外衍生品對于對沖風險尤其重要,因為它們可以用來創建一個“完美的對沖”。在交易所交易的合約中,標準化要求不允許有那么多的靈活性來對沖風險,因為該合同是一個一刀切的工具。然而,對于場外交易衍生產品,公司可以調整合同規格,以最適合其風險敞口(未加保護的風險)。
場外交易的交易對手風險
場外交易衍生產品可能導致重大風險。特別是由于2007年的信貸危機,交易對手風險得到了特別重視。交易對手風險是指衍生品交易中的交易對手在交易到期前違約,并且不會按照合同要求支付當前和未來的款項的風險。
有很多方法限制交易對手風險。其中一個重點是通過多樣化、凈額結算、抵押和對沖來控制信貸風險。近年來,場外交易的中央對手方清算(CCP)變得越來越普遍,因監管機構對場外交易市場施加壓力,要求其公開結算和展示交易。
在2010年發布的市場評論中,國際掉期和衍生工具協會(ISDA)審查了場外衍生品雙邊抵押行為,將其作為降低風險的一種方式。
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為一系列普遍交易的場外能源衍生品建立了清算機制,允許許多雙邊場外交易的交易對手相互同意將交易轉移到交易所的清算所,從而消除了最初的場外交易對手的信用和業績風險。
場外衍生品在現代銀行業中的重要性
場外交易衍生品是全球金融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場外衍生品市場從1980年到2000年呈指數增長。這種擴張是由利率產品、外匯工具和信用違約互換驅動的。截至2010年12月31日,場外衍生品市場的名義未償金額在整個期間上升,總計約601萬億美元。
2001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發表了Schinasi等人的論文。在這篇文章,作者們注意到,如果沒有1980年至2000年發生的“信息和計算機技術的巨大進步”,場外衍生品交易的增長是不可能的。
在此期間,主要的國際活躍金融機構顯著提高了其衍生品活動收益的份額。這些機構管理涉及數萬個頭寸的衍生產品組合,全球總營業額超過1萬億美元。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場外交易市場是一個由雙邊對手方關系和動態、隨時間改變的信用風險組成的非正式網絡,其規模和分布與重要的資產市場相關。
國際金融機構日益培養了從場外衍生品活動中獲利的能力,金融市場參與者也從中受益。場外交易的增長,在許多方面使商業和投資銀行業的現代化和金融全球化成為可能。不過,20世紀90年代末的”動蕩局面“揭示了由于場外衍生工具和市場的特征,其對市場穩定性也帶來了風險。
OTC市場股票行情在哪里查詢?
2、otc交易通俗解釋,場外交易OTC的含義
前言:在加密數字貨幣行業,加密數字貨幣與法幣的買入/賣出交易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尤為關鍵的環節。加密數字貨幣與法幣的兌換交易一般可以分為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
自2017年9月4日,我國七部委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后,國內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紛紛停止法幣交易,把運營主體遷移至海外。導致加密數字貨幣與法幣的兌換交易的門檻大幅提高,這也使得場外交易進入了蓬勃發展期。
那么,場外交易的定義是什么?有哪些分類、優勢以及大家對場外交易存在哪些誤區,今天幣學君通過本文帶領大家讀懂何為場外交易。(注:本文的場外交易特指加密數字貨幣行業)
第一章 場外交易(OTC)概述
場外交易(Over-The-Counter,簡稱OTC),一般指的是在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之外進行的買入/賣出交易。
場外交易是場內交易的對稱,比特幣場外交易的出現時間要早于場內交易。在場外交易中,交易價格、數量及交易的方式都由雙方協商而定,且交易價格一般會高于場內交易的價格。
在國內,場外交易使用的支付方式主要選擇的是支付寶,其次是銀行轉賬、微信。
目前,BitMEX、幣安、火幣、OKEx等主流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每天要處理數億美元的交易,但這些交易平臺上的流動性卻無法滿足更大的買賣訂單。短時間內在交易所拋售大量的比特幣,在沒有足夠的買單的情況下,大概率會導致幣價產生劇烈波動。
因此,場外交易深受需要進行大宗交易的數字貨幣投資者的喜愛。想要購買大量比特幣的投資者和機構,通常都會選擇通過場外交易市場來處理大額訂單。
第二章 場外交易分類
加密數字貨幣行業的場外交易主要分為:線上C2C交易、線上B2C交易和線下交易。
1. 線上C2C交易
線上C2C交易有兩種方式:線上C2C平臺交易、線上C2C擔保交易。
線上C2C平臺交易:
指的是那些通過火幣、Gate、AEX等場外交易平臺進行的數字貨幣與法幣的兌換交易。支付方式主要為支付寶、微信、銀行轉賬等。
線上C2C交易平臺為加密數字貨幣買家和賣家提供信息發布的場所,類似“淘寶”模式,交易流程大致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賣家在平臺發布交易信息,同時把需要賣出的比特幣(或以太坊/EOS等)托管到平臺上;
第二步:買方“拍下”一定數量的比特幣后,平臺將賣家相應數量的幣鎖定;
第三步:買方向賣家留在平臺上的賬戶付款;
第四步:賣家確認收款后,平臺釋放鎖定的幣給買方,交易成功。
線上C2C擔保交易:
指的是買賣雙方通過QQ群、微信群、Telegram電報群等在線聊天工具,尋找交易方,不通過平臺交易。交易雙方一般通過群主或是公認的大V作為第三方擔保人,買賣雙方同時把比特幣/資金發送給擔保人,擔保人收到雙方的比特幣跟資金后,再把相應的比特幣轉給買家,把資金轉給賣家。
2. 線上B2C交易
用戶可直接向平臺購買/賣出比特幣,其價格由平臺指定。平臺在收到用戶的付款后,把相應的比特幣/資金發送至用戶的賬戶。
3. 線下交易
買賣雙方通過網絡或朋友介紹尋找交易方,然后通過線下面對面的方式進行交易,以“一手交錢、一手打幣”的場外點對點方式完成買幣賣幣的流程。
第三章 場外交易的三個誤區
1. 到處撒網
場外交易意味著有大量的“經紀商”充當中介,當你需要購買大筆加密貨幣時,切勿讓多個經紀商知道你的計劃,因為如果走漏風聲,很可能會導致價格變動。正確的做法是,在交易當天只需聯系一兩個經紀商,不要詳細分享你想要交易的確切時間或全部數量,當準備好執行交易時,快速交易即可。
2. 一次性賣出
我們以BTC為例,假設你要售出1000個BTC,幣學君建議你最好分開幾次小數額的BTC出售,以每次10BTC出售最終所獲取的金額,絕對比一次性賣出1000個BTC價格要高。而且,一次性拋售大數額的數字貨幣會導致市場出現明顯的價格波動。
3. 價格波動大期間進行交易
同樣,大家最好也不要在價格處于極端動蕩的期間進行交易。雖然市場價格波動劇烈意味著市場具有活躍的流動性,但也可能意味著經紀商們不能準確地定價。
第四章 場外交易市場現狀及影響
據統計顯示,數字貨幣場外交易市場在過去18個月中大幅增長。場外交易市場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目前,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和交易商正通過場外交易市場進入加密數字貨幣領域,機構投資者已取代高收入人士成為加密貨幣交易的最大買家。
大多數巨額比特幣交易都在場外交易市場進行,而非常規交易所。主要原因是常規的數字貨幣交易所缺乏執行大型訂單的基礎設施、流動性和技術支持。
為什么常規的交易所缺乏流動性,對于巨額交易訂單來說是一個大問題呢?
因為短時間內在交易所賣出數億美元的數字貨幣可能會使得市場崩潰。缺乏基礎的交易設施和流動性迫使許多“大玩家”更傾向于選擇場外交易市場。
世界上最大的場外交易(OTC)數字資產市場之一的Circle創始人兼CEO Jeremy Allaire接受采訪時表示,自2018年4月開始,Circle場外交易訂單平均額度近100萬美元,少數高達1億美元,月交易額超過 20 億美元,交易量較去年上漲了15倍,場外交易訂單規模將繼續上升。
另一方面,去年9.4禁令一出,國內比特幣的交易量瞬間大幅減少,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紛紛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禁令將大量買賣比特幣需求趕至場外交易。
研究咨詢公司Tabb Group最新撰寫的一份報告顯示,比特幣的場外交易市場比交易所交易額要大得多,至少要高出2-3倍。場外交易市場中的大戶更有可能操縱比特幣價格的走向。
也就是說如果場外交易市場進行了大量訂單的清算,將對場內市場的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當場外交易市場出現大額賣單時,將導致整個市場的價格下跌;當場外交易市場出現大額買單時,將使得整個市場的價格上漲。
第五章 場外交易的未來
在場外交易市場業務增長的同時,如何解決場外交易缺乏監管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為了彌補這一點,場外交易平臺必須引入自己的KYC(Know Your Customer,充分了解你的客戶)政策和AML(反洗錢)規則。監管當然可以解決困擾場外交易市場的一些問題和威脅。
但有些人擔心過重的監管規則也會破壞市場——過于嚴格的監管是對加密貨幣最大的威脅。
總體而言,加密數字貨幣的場外交易市場正如雨后春筍般呈爆炸性增長,解決監管問題如箭在弦,將更好安全性帶到加密貨幣的場外交易市場刻不容緩。
(作者:幣學,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本文關鍵詞:otc交易平臺百度百科,何為otc交易,什么叫otc交易,otc交易合法嗎,otc交易的好處和壞處。這就是關于《otc交易通俗解釋,科普:什么是場外交易》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otc交易通俗解釋,科普:什么是場外交易":http://eshow365.cn/3-4124-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