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麻城市的發展前景,深圳記者眼中的麻城:灣區聚焦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58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黃岡麻城市的發展前景】,今天涌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黃岡麻城市的發展前景:深圳記者眼中的麻城:灣區聚焦 何以麻城2、黃岡麻城市的發展前景,黃岡4個縣市GDP目標確定1、黃岡麻城市的發展前景:深圳記者眼中的麻城:灣區聚焦 何以麻城
6月12日,“走進大灣區 賦能新麻城”2023年湖北麻城對接大灣區產業推介會在深舉辦。會上,麻城產業推介會代表團就數字經濟產業和預制菜產業進行了主題推介,來自大灣區相關產業鏈的企業家、專家以及深圳麻城商會等各界代表濟濟一堂,在這里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享灣區發展新機遇。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深圳記者眼中的麻城吧!
走進大灣區 賦能新麻城
麻城位于湖北省東北部,是武漢、鄭州、合肥三個省會城市的地理中心,是湖北省三大交通樞紐之一,地理位置優越。歷史記載,麻城有著1400余年的建縣歷史,自古文教昌盛,人才輩出。一句“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更是讓麻城享有“杜鵑花城”的美譽。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獨特的區位、豐富的資源,賦予這座千年古邑獨特的魅力。
與千年古城深厚底蘊交相輝映的,是麻城產業經濟迅猛發展。
今日的麻城,正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理念,對接湖北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圍繞做實做強綠色石材產業、裝備制造產業、電力能源產業和其他新興產的“3+X”產業體系,大力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推進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麻城菊花高新技術產業園
今日的麻城,城市能級不斷提升。國務院批復的《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把麻城定位為“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2022年,麻城入圍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賽迪中部百強縣和湖北省首批創新型縣市。
“選擇麻城,我們承諾營商環境有溫度。”在此次推介會,麻城市委書記汪國兵誠邀企業家們選擇麻城、投資麻城、創業麻城,與麻城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據介紹,近年來,麻城聚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大力推進以控制成本為核心的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做實“項目直通車服務”、“先建后驗”、“標準地”、“聯合竣工驗收”、“七證同發”等工作,推動審批提速、服務提效,優化營商環境評價進入湖北省第一方陣。
新朋友、老朋友共聚,在大灣區的深圳灣畔,力拓一個合作共贏“朋友圈”。
兩大特色產業亮相 6大項目現場簽約
在2023年湖北麻城對接大灣區深圳產業推介會,麻城兩大優勢產業數字經濟產業和預制菜產業,先后展開主題推介,并獲得來自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高度關注。
麻城大力推進數字化產業
數字經濟產業,正在麻城“全數”前進。據介紹,麻城地處全國數據節點核心圈層,是八大樞紐節點的地理中心,與各主要城市群距離適中,骨干網絡數據傳送延遲均在10ms以內,在發展邊緣算力、低延遲數據傳輸等細分領域中具有獨一無二優勢。麻城自然冷源富集,為超算中心采用液冷先進降溫技術手段,降低運行能耗成本,提供了良好條件。
目前,麻城正在建設“一網、一圖、一中心”為重點的北斗時空大數據底座項目,大力發展北斗、光電子信息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大力引進一批數據開發應用、集成電路封裝、電子元器件制造等重點企業。
作為麻城特色產業,預制菜產業同樣前景廣闊。據介紹,麻城農業資源豐富,特色農產品多樣,是全國糧食生產大市、生豬調出大市、蔬菜產業重點縣市,中國菊花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板栗之鄉,也是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糧食產量連續20年穩定在7億斤以上,素有“鄂東糧倉”美譽。
麻城現代化蔬菜產業園
近年來,麻城搶抓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農業資源稟賦優勢,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全市耕地面積136萬畝,糧食、蔬菜、油料、生豬、畜禽年產量居全省前列,菊花、油茶產量居全省首位。先后被授予“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全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市” “第四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榮譽稱號。
此外,在此次推介會上,共有6個項目與麻城進行簽約,分別為區域融合算力中心項目、年產90000噸食用菌項目、智慧農業蔬菜產業園項目、6000萬套動力電池精密組件及1GWh儲能設備生產項目等。
6月,長夏初醒。麻城,這座來自湖北省黃岡市的江畔縣級市,正悄然引發灣區聚焦,在大家微信“朋友圈”刷屏。
對于大灣區來說,麻城是一座令人向往又倍感親切的城市。
作為《孫子兵法》中柏舉之戰的古戰場,大別山革命老區核心區、“黃麻起義”策源地,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發生地,麻城被稱為“全國將軍第一鄉”,也是中國古代“八大移民發源地”之一。
一朵花,一座城。麻城百萬杜鵑林聲名遠播,每年春夏之交,杜鵑花次第開放,漫山紅遍、蔚為壯觀——“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
麻城花香,不止杜鵑。這里還被譽為“中國菊花創新發展之城”“中國菊花美食地標城市”,擁有1400多年菊花種植史,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是全國三大菊花種植基地之一,綜合產值超過30億元,保存有2300多種菊花品種。
城以麻名,麻城人常自詡:“不產瑪瑙、不出麻子、不給別人添麻煩”。改革開放以來,敢想敢拼、積極進取的麻城人奮進四海,人杰星羅棋布。有人說:顯性的麻城,在長江北岸、大別山麓;隱性的麻城,散落各地、奔走他鄉。據不完全統計,僅深圳就有10萬麻城人在此工作生活,幾乎每個深圳人的朋友圈里都有麻城人。
追風逐日,闊步前行。這些年,麻城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持續做強縣域經濟實力,以綠色建材、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和電力能源等為“四梁八柱”的“3+X”現代產業體系初現崢嶸。2022年,麻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0億元以上,經濟總量連續十年領跑黃岡,位列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賽迪中部百強縣、湖北省首批創新型縣市。
6月9日,一批灣區企業家來到麻城,一致點贊麻城發展優勢。紛紛表示,麻城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對麻城未來發展前景充滿無限憧憬。
6月12日,麻城在大灣區召開題為“走進大灣區 賦能新麻城”的產業推介會,與來自各地的150余名企業家共話發展。
會上,麻城相關負責同志進行了麻城發展狀況介紹,對麻城發展數字經濟產業、預制菜產業的優勢、機遇進行了重點推介。近年來,麻城聚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大力推進以控制成本為核心的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做實“項目直通車服務”“先建后驗”“標準地”“聯合竣工驗收”“七證同發”等工作,推動審批提速、服務提效,優化營商環境評價進入湖北省第一方陣。
地處全國數據節點核心圈層的麻城,是八大樞紐節點的地理中心,與我國各主要城市群距離適中,骨干網絡數據傳送延遲均在10ms以內,發展邊緣算力、低延遲數據傳輸等細分領域具有獨一無二優勢。
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大市、生豬調出大市、蔬菜產業重點縣市,中國菊花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板栗之鄉、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麻城農業資源豐富、特色農產品多樣、市場主體富集,發展預制菜產業優勢得天獨厚。
現場,麻城市委書記汪國兵莊重承諾:“我們承諾,將一如既往大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一號工程’,以最頂格的政策、最優質的平臺、最暖心的服務,真心呵護創業者、用心善待投資人、全力成就企業家,讓各位企業家在麻城辦事一路綠燈、事業一路紅火。”
當天產業推介會現場,一批灣區企業家“牽手”麻城,天呈樂廚食品供應鏈平臺項目、區域融合算力中心項目、年產90000噸食用菌項目、智慧農業蔬菜產業園項目、6000萬套動力電池精密組件及1GWh儲能設備生產項目等6個優質產業項目落戶麻城。
2、黃岡麻城市的發展前景,黃岡4個縣市GDP目標確定
力爭今年經濟總量達到400億元,再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市率先突破500億元。
——摘自《黃岡日報》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黃岡各縣市區均發布了各自的十四五規劃,并明確了十四五經濟發展目標。2025年的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十四五確定的經濟目標就是2025年的經濟目標。
根據黃岡各地的十四五規劃,共有4個縣市正式確定2025年GDP目標,它們分別是麻城、蘄春、浠水、紅安等縣市。
麻城,是黃岡代管的縣級市,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處。作為大別山地區36縣市中唯一的縣級市,麻城被國家和省市層面定位為區域性中心城市。
麻城是一座交通導向型城市,坐擁2個二級火車站、3條國家級鐵路干線、5條高速公路,還有3條國道和7條省道。麻城的綜合交通區位優勢僅次于武漢和襄陽,被譽為“湖北省第三大交通樞紐城市”。
2020年,麻城常住人口總量為89萬人,經濟總量為340億元,穩居黃岡第一。根據麻城市十四五規劃,麻城將在2025年經濟總量突破500億元,十四五GDP年均增速為7.5%。但在黃岡最新的規劃中,計劃在2023年使麻城經濟總量達到500億元,麻城被委以重任。
蘄春,是黃岡管轄的縣市,地處長江中下游北岸。蘄春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的城市,這里曾經是鄂東唯一的上等府蘄州府駐地,也是明代醫圣李時珍的故鄉。在近代以來,蘄春更是人才輩出,走出了4300多位專家教授,被譽為“中國第一教授縣”。
蘄春是中國艾都,蘄艾是蘄春的支柱產業。伴隨著蘄春大健康產業的迅猛發展,蘄春的常住人口總量、經濟總量均處于黃岡領先狀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
2020年,蘄春常住人口總量為79萬人,經濟總量為247億元,位居黃岡前茅。根據蘄春縣十四五規劃,蘄春將在2025年實現經濟總量突破360億元。十四五期間,蘄春提出將撤縣設市,基本建成中等城市。
浠水,是黃岡管轄的縣市,地處長江中游北岸。浠水是一個出記者的城市,是荊楚大地有名的“記者縣”,我國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先生的故鄉就是在浠水。
在過去十年間,浠水的發展步伐稍稍有些緩慢,經濟排名相繼被蘄春和黃州所超越。另外,由于武漢和黃岡的虹吸效應,浠水成為了黃岡常住人口流失最為嚴重的縣市。浠水的常住人口總量已從黃岡第一跌落至黃岡第四,十分可惜。
2020年,浠水常住人口總量為71萬人,經濟總量為236億元,處于黃岡中上游水平。根據浠水縣十四五規劃,浠水將在2025年經濟總量達到320億元,并啟動撤縣設市工作。
紅安,是黃岡管轄的縣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紅安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這里是黃麻起義策源地,誕生了200多位共和國將軍,被譽為“中國第一將軍縣”。
紅安縣區位優越,地處武漢之北。這些年,紅安正在深度融入武漢城市圈,成功搭上了武漢城市圈發展的便車,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將軍縣”和“武漢北”的頭銜,是紅安發展的兩張王牌,紅安把這手牌打得非常漂亮。
2020年,紅安常住人口總量為51萬人,經濟總量為197億元,處于黃岡中下游水平。根據紅安縣十四五規劃,紅安將在2025年實現經濟總量達到280億元,年均增速為7%。另外,紅安還將在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撤縣設市,爭取早日成為“紅安市”。
在黃岡各地的十四五規劃中,只有以上4個縣市給出2025年經濟具體數值。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實現預期目標,必須要真抓實干。您認為以上4個縣市能夠實現2025年GDP目標嗎?
未來可期,加油各位縣市!
本文關鍵詞:黃岡麻城市怎么樣,麻城市歸黃岡管嗎,黃岡麻城市的發展前景怎么樣,麻城在黃岡市的地位,黃岡市麻城市在哪里。這就是關于《黃岡麻城市的發展前景,深圳記者眼中的麻城:灣區聚焦》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黃岡麻城市的發展前景,深圳記者眼中的麻城:灣區聚焦":http://eshow365.cn/3-3593-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