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古詩原文,給孩子講古詩里的故事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21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敕勒歌古詩原文】,今天犇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敕勒歌古詩原文:給孩子講古詩里的故事:敕勒歌-北朝民歌2、敕勒歌古詩原文,敕勒歌古詩譯文1、敕勒歌古詩原文:給孩子講古詩里的故事: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先說下北朝。中國歷史上的三國兩晉南北朝里面,西晉的時候是統一的,也就是我們華夏這塊土地上只有一個國家,那時候的國家名字是晉,首都是洛陽。但是西晉的時候發生了“八王之亂”,有八個王爺不聽當時皇帝的話了,和當時的朝廷打起來了,然后國家就亂了。當時社會上比較有權勢的兩兄弟王敦、王導幫一個叫司馬睿的皇室子弟在南京當了皇帝,成立了一個新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名字沒有改還是叫晉。后來的人為了區別這兩個晉國,就把首都在洛陽的叫西晉,首都在南京的叫東晉,因為洛陽在南京的西邊嘛。這里說一句,北宋南宋,東魏西魏這樣的叫法,也都是為了區分名字相同而實際上不同的兩個國家。
王導王敦兩兄弟幫助司馬睿在南邊建立了東晉的時候,北方還是在亂局中,先后出現了十六的國家,歷史上把北邊這段時期統一叫“十六國”時期。也就是說“十六國時期”和“東晉”時期分別是對當時北方和南方的叫法。在時間線上是差不多屬于統一時間段的。
后來南方的東晉,依次被宋、齊、梁、陳四個國家取代,就是宋滅了東晉,齊又滅了宋這樣輪流,最后由隋朝滅了陳又一次統一了中國。歷史上把宋滅東晉開始,到隋朝滅陳,中間的這段時間叫南朝。所以南朝有四個依次替換的國家,就是宋齊梁陳。
而在北方,先是由一個叫“魏”的國家統一了“十六國時期”中的各個國家,完成了北方的統一。但是這個“魏”,后來成為北魏,很快又分裂成了東魏、西魏兩個國家,而東魏很快被北齊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最后也是由隋朝統一了。歷史上把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這五個國家存在的時期稱為北朝。
所以,南朝、北朝的概念和后來的唐宋元明清是不一樣的。
回到今天講的這首敕勒歌,就是北朝的北齊時的一首樂府歌。這首歌開始是由當時的少數民族語言唱的,我們讀的這個是翻譯過來的,當然當時的少數民族版本肯定是找不到了。
敕勒,是少數民族的名稱,有人說就是現在的維吾爾族。敕勒川,川是平地、平原的意思,一馬平川,所以刺勒川就是敕勒族居住的平原。這個平原在陰山的腳下,陰山這個山現在還叫這個名字,在內蒙古,古代的時候就是少數民族和漢族居住地的分界線。陰山的北邊是少數民族放羊放牛的地方,陰山的南邊是漢族人種田耕地的地方。所以王昌齡的詩里面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說法。
站到這個草原上什么感覺呢?就是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穹廬是蒙古包,天就像蒙古包的頂一樣蓋在這個草原上。天蒼蒼,野茫茫,蒼蒼和茫茫都是說遼闊無邊的樣子,野就是指這個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很直白,風吹過來,草彎下去了,在草叢中吃草的牛羊就露出來了。
整個這個詩歌描繪的場景是非常大氣、非常優美的。讀起來就能想像出來這種畫面感。所以這個詩的流傳度非常廣,甚至現在還有歌手把這首詩重新譜曲在唱的。比如蒙古族的歌手騰格爾就唱過。
最后一個特別要注意的是,最后一句“風吹草低見牛羊”里面。是草低,不是草地,風把草吹彎了,草看起來不就低下去了嘛。還有“見牛羊”這里是讀現,出現的意思,草低下去了,牛羊就出現在人的視線里了,說明那時候的草比較茂盛。要是沒有風會不會找不到???
2、敕勒歌古詩原文,敕勒歌古詩譯文
《敕勒歌》古詩原文: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敕勒歌古詩原文?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敕勒歌古詩原文
《敕勒歌》古詩原文: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古詩譯文: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本文關鍵詞:敕勒歌古詩原文文字,敕勒歌古詩原文及翻譯,敕勒歌古詩原文圖片,敕勒歌古詩原文朗誦,敕勒歌古詩原文。這就是關于《敕勒歌古詩原文,給孩子講古詩里的故事》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敕勒歌古詩原文,給孩子講古詩里的故事":http://eshow365.cn/3-2890-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