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王朝契丹在哪里,為何56個民族里沒有契丹族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55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遼王朝契丹在哪里】,今天犇犇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遼王朝契丹在哪里:遼滅亡后契丹族去了哪里?為何56個民族里沒有契丹族2、遼王朝契丹在哪里,遼國土崩瓦解契丹殘余貴族1、遼王朝契丹在哪里:遼滅亡后契丹族去了哪里?為何56個民族里沒有契丹族
在遼國滅亡的前夕,遼國的內部,發生一次小的分歧,這個小分歧,走了一個皇室成員,贏了一場戰斗,最終亡了一個國家。這是天祚帝沒有想到的。
一、遼國滅亡前夕的分歧
天祚帝即位的時候,北方的女真人羽翼已經豐滿,然后,突然就露出了鋒利的牙齒。而南方的宋國,在和平了近百年之后,突然雄起。
兩個新老敵人,開始南北夾擊,讓本身強大的遼國,頓時感覺到捉襟見肘。遼國的七十萬主力,竟然在不到一萬的女真軍隊面前,潰不成軍,遼國境內,出現了恐金情緒。
而國家將亡之時,對于遼國的走向,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看法。
天祚帝已經失去了北方的大部分土地,但他依舊認為,金國雖然強盛,但還滅不了遼國,如果能南下占領宋國的土地,興許一切就會有轉機。對于宋軍的戰斗力,天祚帝的判斷是正確的,宋軍十五萬精銳,不敵遼國殘軍,一度讓遼國有了中興的希望。
而另一個叫耶律大石的遼國皇室,卻有了另一個打算:他希望能夠韜光養晦,然后伺機報仇,在遼國主力潰敗之后,耶律大石帶著手下的殘兵,擁立耶律淳為帝,建立了另一個遼國,這就是歷史上極為短暫的爭權,史稱“北遼”。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天祚帝的遼國還沒有滅亡,另一個遼國已經建立。
耶律大石和耶律淳都是很厲害的人物,異軍突起的北遼,讓金國的側翼遭到很大威脅。但在北遼建立的當年,耶律淳就病死了,他的妻子蕭皇后總領朝政。但北遼的爭權,只堅持了一年,就土崩瓦解,耶律大石不得不再次投靠天祚帝。
這是耶律大石第一次嘗試建立政權,當他回到天祚帝身邊,遼軍已經如同喪家之犬,全然沒了戰斗力,耶律大石在當年被活捉,在第二年,有幸逃跑,他一路狂奔到北方,終于和韋室國取得聯系,他獲得了韋室的支持,再次擁有了一支軍隊。
這時候,遼國已經徹底沒了希望,而他手下的軍隊,面對金國軍隊的進攻,沒有太多還手的機會。
于是,耶律大石再次帶著僅有的手下,開始了西行之路。耶律大石西行半年后,天祚帝被俘,遼國隨即滅亡。
二、紛繁復雜的西域局勢
一路向西的耶律大石,懷揣著興復遼國的偉大夢想,卻也不得不面對一個未知的世界,這個世界,叫做西域。那時候的西域,形勢極為復雜。
在唐朝中后期,唐朝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西域成了吐蕃的領土,但吐蕃在西域統治了六十多年后,吐蕃的西域統治開始瓦解,河西之地,回歸了唐朝。
接著,投靠唐軍的回鶻首領仆固俊,率領本部回鶻軍,在唐軍的授意下,收復西州、輪臺、北庭。于是,這些地方,就成了回鶻人的棲息地,建立了西州回鶻,吐蕃徹底失去了西域的統治。
在西遷的回鶻部落中,另一支回鶻部落,走的更遠,遷徙到了蔥嶺一帶,并且和當時的突厥人匯合,形成了另一個回鶻的政權,被稱為喀喇汗王朝,生于歸順唐朝的回鶻部落,留在了河西之地,成了甘州回鶻。
西遷的回鶻人,分成了三大勢力,統治了西域上百年。
其中,甘州回鶻和西州回鶻漢化很明顯,和遼國以及韋室關系十分密切,長期以來,都是向遼國稱臣,成了名義上遼國的屬國。
而喀喇汗王朝,則與伊斯蘭國家關系密切,逐漸被伊斯蘭化。耶律大石于是開始和甘州回鶻,高昌回鶻保持良好關系,并且開始將攻擊的重點,放在喀喇汗王朝。
但西遷之路相當艱難,耶律大石憑借自己的智慧以及卓越的軍事才能,不斷地和金軍作戰,不斷的受降草原上以及遼國的子民部落,并且開始南下和宋國取得聯系。
但隨著遼國滅亡,金軍開始向耶律大石帶領的契丹余部發起進攻,雖然耶律大石非常善戰,在東線戰場上取得勝利,但依然無法撼動金國的地位。
于是,耶律大石繼續西遷,借助高昌的道路,開始向喀喇汗王朝進攻,想要徹底控制西域。在耶律大石西行第七個年頭,遼軍和喀喇汗王朝開始一場大戰。
但耶律大石失敗了,不得不韜光養晦,一方面休養生息,一個方面利用戈壁沙漠阻隔,防范金國入侵。而金國,也在路途遙遠,補給不足的不利條件下,放棄了繼續進攻。
三、遼國的延續
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耶律大石積累足夠的實力,先后招降高昌回鶻,甘州回鶻,擊潰喀喇汗王朝,徹底控制西域,并且出兵東征,擊潰金軍,穩定了西域的局勢。
從此以后,西域第一強國西遼就此誕生。
在耶律大石西遷,慢慢艱難建立起西遼的時候,幾乎在同一時間,在西亞和中亞,也出現了另一個強大的帝國,人稱塞爾柱帝國。
這個龐大的帝國,只比西遼晚了五年建立,西域第一大國西遼和中亞西亞第一大國塞爾柱帝國,都是處于巔峰狀態。
于是,在1141年,兩個大國打了一場曠世大戰。結果耶律大石贏了,從此,奠定了西遼的地位。
耶律大石死后,感天皇后和遼仁宗時期,西遼進入鼎盛時期,但隨后,西遼開始不斷地四處用兵,國力日漸衰退,最終,被蒙古帝國滅亡。
西遼結束后,在歷史上,還出現過另一個遼國,被稱為后西遼,也叫做起爾曼王朝,這個王朝,也是契丹貴族建立的,在現在的伊朗境內。
但這個后西遼,和耶律氏已經沒有任何關系,甚至和遼國也沒有太大關系,只能看成是一個由契丹人建立的,伊斯蘭國家。八十多年后,成了蒙古帝國的屬國,這是契丹人建立的,最后一個國家。
四、契丹人去了哪里
在遼國滅亡后,大部分的契丹人融入了金國,甚至包括很多的耶律姓人物,包括蒙古帝國的功臣耶律楚材,也是一個高度漢化的契丹人,并且幾代人都為金人效力。
還有很多契丹人,和漢人融為一體,逐漸被漢化。
至于說耶律大石這一支契丹人,因為耶律大石看到了遼國因為漢化,而變得衰弱,于是,努力保持契丹的本色,但卻無法改變契丹人已經被漢化的事實。
為了抵御這種漢化,耶律大石開始不經意間接受伊斯蘭文化,想要利用伊斯蘭文化,來抵御漢化進程。同時,也可以更好的控制中亞的伊斯蘭國家。
但很不幸的是,契丹人的確慢慢的延緩了漢化的進程,卻以驚人的速度伊斯蘭化,契丹人漸漸和穆斯林融為一體,到了最后,后西遼成了徹頭徹尾的伊斯蘭國家。
契丹這個民族逐漸被漢化和伊斯蘭化,從此就消失了。現在,還有很多說法認為,北方少數民族中,有一個叫達斡爾族,這個民族和契丹族的血緣最為接近,很多生活習俗還可以看到契丹族的影子。因此,很多人認為,達斡爾族,就是契丹人的后裔。
來源:騰訊網
2、遼王朝契丹在哪里,遼國土崩瓦解契丹殘余貴族
宋朝的歷史分為了北宋和南宋,對于這段歷史,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北宋主要對手是遼國和西夏國,南宋的主要對手則是蒙古和金國。南宋是北宋的延續,其實,遼國的命運與宋朝非常相似。遼國土崩瓦解以后,契丹貴族們利用10多年的時間,在中亞地區建立了一個面積遼闊的西遼政權。那么,在情況危急的局面下,人數很少的契丹人如何在中亞地區復國呢?
在北宋的歷史上,北方的遼國始終是宋朝的巨大威脅。遼國的總人口達到了900多萬,在各個游牧政權中,遼國的人口是最多的。遼國的疆域包括現在的東北地區、內蒙古地區和西北部分地區,由于自身的一系列優勢,遼國始終壓了宋朝一頭。女真人就生活在遼國控制下的東北地區,在遼國統治的末期,女真人開始迅速崛起。在很短的時間里,占領了整個遼東地區,建立了大金國,并且擊敗了遼國一系列進攻。在站穩腳跟以后,金國開始主動進攻遼國。當時,遼國貴族耶律大石負責鎮守幽州,防御南方的宋朝。耶律大石對局勢發展的判斷能力非常清晰,耶律大石認為遼國大勢已去,而自己不想為遼國殉葬。耶律大石帶著少量的親信部隊逃往了遼國的西北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中西部。耶律大石坐視遼國皇族的覆滅,隨后自己重建了遼國。
由于這個政權在西北地區,按照稱呼西夏的傳統,稱呼這個遼國為西遼。西遼政權建立的初期,局勢非常的艱難,自身所能控制的地盤人口稀少。為了增加人口,西遼政權積極接納金國境內的契丹人和漢人。金國高層通過中亞商人的報告,得知遼國在西北地區重新建立以后,曾經集結軍隊準備西征。但由于進攻宋朝成為了主要任務,金國派遣的西征軍并沒有多少兵力。兵力有限的西征軍在蒙古草原上迷失了方向,最后進入了西夏境內,金國的西征計劃就此終止。由于宋朝繼續統治淮河以南地區,并且與金國展開了反復的拉鋸。聽說宋朝在南方重建以后,西遼高層曾經派遣使臣前往宋朝,希望聯合宋朝共同夾擊金國。不過,此時的宋朝剛剛與金國完成了第一次和談,不希望再招惹金國。西遼對南宋非常失望,但這也意味著西遼將單獨面對強大的金國。
依靠西遼的實力,根本無力對抗龐大的金國,而且還需要擔心金國的進攻。就在西遼政權陷入困境的時候,一個絕佳的機會來了。曾經雄踞中亞地區的喀喇汗國,已經分裂成了東喀喇汗國和西喀喇汗國。東喀喇汗國由于皇位繼承問題,內部陷入了混亂。其中實力比較弱的一個派系,為了擊敗對手,開始尋找外援,而外援就是西遼政權。這屬于想睡覺來枕頭,與當年劉璋邀請劉備入川的情況如出一轍。在東喀喇汗國部分貴族的邀請下,幾千西遼軍隊進入了東喀喇汗國,利用其國內各派系的矛盾,成功控制了東喀喇汗國。為了保住來之不易的成果,西遼政權啟用了很多突厥后裔,利用這些當地人來管理東喀喇汗國。吞并東喀喇汗國以后,西遼開始染指西喀喇汗國。但戰爭的發展并不順利,西喀喇汗國曾經兩次擊敗西遼軍隊。但經過10多年的反復拉鋸,西喀喇汗國最終成為了歷史。
西遼兼并了東西兩個汗國之后,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出現了。此時的西遼疆域拉的很長,依靠有限的人口和軍隊,西遼根本無力兩頭兼顧。西遼必有在二者之間做出選擇,如果選擇了中亞地區,就必須逐步放棄蒙古草原。如果繼續維持在蒙古草原的統治,中亞地區隨時可能擺脫西遼的控制。經過反復抉擇以后,西遼政權選擇了中亞地區,逐步從蒙古草原退出。久而久之,西遼成了一個標準的中亞國家,其疆域包括現在的新疆、阿富汗和伊朗部分地區。在西遼國內,契丹人的數量很少,因此,漢人在西遼的地位很高,也屬于統治階層。在契丹人看來,漢人和自己是一家人,都沒有退路。為了防止自己被中亞文化同化,西遼高層對契丹人頒布了嚴格的規定:契丹人與漢人相互通婚,使用漢字、漢語和中原服飾,信奉佛教等等。直到西遼政權滅亡之前,西遼境內的契丹人、漢人,與中亞人仍然屬于涇渭分明的情況。
參考文獻:
魏良弢《西遼史研究》《喀喇汗王朝史 西遼史》
紀宗安《西遼史論·耶律大石研究》
赤軍《西遼帝國傳奇》
布萊資須納德《西遼史》
本文關鍵詞:契丹遼國是現在的哪個省,遼代契丹是哪里,遼國的契丹族現在是什么民族,契丹的遼朝,遼國被滅亡后,契丹人都去了哪里。這就是關于《遼王朝契丹在哪里,為何56個民族里沒有契丹族》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遼王朝契丹在哪里,為何56個民族里沒有契丹族":http://eshow365.cn/3-17803-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避孕套買哪一種最好,100%不會選錯
- 下一篇: 婚姻觀和婚姻價值觀的異同,到底是哪三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