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后代,愛新覺羅家族的后人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63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愛新覺羅后代】,今天犇犇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愛新覺羅后代:愛新覺羅家族的后人,都在做什么?2、愛新覺羅后代,愛新覺羅后代放話要住回紫禁城1、愛新覺羅后代:愛新覺羅家族的后人,都在做什么?
愛新覺羅家族有后人,而且還不少。有學者曾調查,在清朝剛覆滅時候愛新覺羅家族的人口大約有14萬,如今的話大概依舊有幾十萬吧。
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尤其多。在清朝滅亡后,愛新覺羅后人為了避免歧視,大多都改為了漢姓,比如王、孫、趙、鄂等等,金姓的人最多。
而且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后人很多都從事書畫行業,而且這其中又有100多名書畫大家。
比如愛新覺羅·毓崌,她的父親是著名的畫家溥佐,她自己也繼承了父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她曾對媒體說過,我非常自豪我的姓是愛新覺羅。
啟功,他是雍正的九世孫,但他這個人從來不說自己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人,有人給他寫信用的是愛新覺羅·啟功,他連看都不看,就退回了,說根本沒有這個人。
愛新覺羅·啟星,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曾祖父是溥儀的堂兄。
在愛新覺羅家族中,有人很愛自己的姓,也有人反對,但是他們歸根結底都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后人。
愛新覺羅的后人那么多,為什么都不去清東陵,清西陵祭拜呢?
祭拜肯定是有的,但是都是個人的,沒有大規模的祭拜。2013年曾有過一次,但外界反應很強烈,后來就沒有組織過了。
還有一個原因,清東陵、清西陵都是國家所有了,而不是私人的,所以也沒有理由在這里祭拜。
2、愛新覺羅后代,愛新覺羅后代放話要住回紫禁城
清代——一個繁榮又衰敗的朝代,有開國的八旗子弟赫赫戰功,也有康乾盛世的治世之功,但回顧晚清末代的屈辱歷史,卻也是矛盾的,衰敗的朝代。“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是慈禧太后在晚清,末年對外國的政策,可見清代之衰疲。
隨著末代皇帝溥儀在1912年2月12日宣讀的《退位詔書》,清朝正式消亡。但清朝人的后裔卻不老實安分,甚至在新中國建國后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
清代簡述
清朝起源于滿族,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比起元朝它的統治結合了漢族的優良制度統治時間也得以大大延長。北方的游牧民族滿族,在那時候的名將多爾袞、皇太極、努爾哈赤的的率領下,攻破明朝的邊關建立了大清王朝。
開國之初,建立了八旗子弟的制度,同時在康熙、乾隆兩位皇帝的統治下,清朝一時無二、政治清明,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八旗子弟卻只知道享樂,當年馬背上拼殺的游牧民族逐漸變成吃喝享樂的皇族子弟。
晚清,列強入侵,清朝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屈辱條約,伴隨著辛亥革命的一聲炮響,清帝退位,新的時代來臨。
滿清遺族
溥儀作為清代的末代皇帝還有發生了些有趣的事情。1959年,溥儀與前國民政府將領杜聿明、宋希廉、王耀武等一同特赦,杜聿明建議大家一起去故宮參觀游玩。溥儀聽說自己去的地方就是自己住過的老宅,便說不去。
杜聿明說:“你是不是怕傷心啊,那就在家呆著吧。”聽到杜聿明這樣說,溥儀好像賭氣似的說:“誰說的我肯定要去,我已經接受了人民政府的改造。”一行人到了故宮門口,杜聿明他們買好票,給溥儀時,他驚詫道:“到這里來,我還得買門票?”
不難理解在溥儀的潛意識里,故宮是他長大的家。如今他回家看看,卻還要買門票,這在感情上很難接受。“故宮被保護用作參觀,現在的門票錢都是用來維護故宮的修繕與經營。”杜聿明說。溥儀在那時低下了頭,若有所思。
1967年,溥儀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無任何廟號與謚號,他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廟號與謚號的皇帝,遺體被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
清帝退位后,社會風氣煥然一新,很多滿清的遺族基本上都在偽滿洲國或者回到東北的老家。直到新中國的成立,社會安定后,很多的滿清遺族開始不老實了,甚至其中還有有想要復辟帝制,這當然是天方夜譚但是其中有些人還是較為出名的。
這之中就有自稱多爾袞十世孫的愛新覺羅.洲迪與愛新覺羅.恒紹。比起溥儀他們的行為可就是真正的大逆不道了。州迪活躍在眾人的視線是在2002年。
根據他本人的描述,在是多爾袞的十世孫,他本來想隱姓埋名的度過,但是他發現自己的民族已經被漢族所同化,對愛新覺羅榮光的逝去表示惋惜,于是他決定復興祖制。聽起來是很有道理,但是實際上是掩耳盜鈴。
只是借用先祖名義的噱頭,通過留長發,穿官服,等作為炒作為自己的大清照相館的生意謀取利益。有一次,他去北京拜訪親友,因不懂得在互聯網購票,所以錯過了班車的放票。
在火車柜臺前,他竟然要求工作人員看在他是滿清皇族后裔的份上加多一張票,服務人員不肯,他就在火車站臺前撒潑,“你竟然敢這樣對待皇族之人。”
連溥儀去參觀北京故宮都需要門票,而他卻想用皇族后裔來在新中國謀取特權,可見他不是想復興祖制,他的真實目的僅僅是想利用這個身份謀取特權,謀求利益。
相比州迪,愛新覺羅.恒紹就低調很多了。2015年之前別人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存在,他1958年出生在吉林,而后在美國考取了醫學博士的學位,可謂是頗有學識。
但是他還是免不了皇室后裔的俗,雖然沒有利用這個身份去過分炒作來謀取利益但是他的行為依舊引起了很多的爭議。他以乾隆七世孫的名義在5年前組織全球各地剩下的滿清皇族后裔,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祭祖儀式。
在儀式上,他身著龍袍,其他人穿清朝的官服。遵循了古代久制的儀式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儀式,八旗迎送,樂隊與舞蹈伴隨……這情形屬實大逆不道,在社會主義中國的情形下這種逆反的祭祀儀式并不能代表什么歷史傳承與皇帝榮光,只是過去的封建迷信與糟粕文化的體現。
皇族榮光與辨析
自上古以來,先有人民后有君主。“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中心思想,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皇權就變味了。所謂皇帝只不過是最大的封建主,皇權不過是集中權力的一種手段,而皇族的榮光不過是一種權力的表現。
人民沒有權力,沒有思考,遇到皇帝只會下跪,失去了思考卻也失去了血性與民族性的意識。列強入侵,人民卻只懂得下跪,曲意逢迎以為那不過是新的一個皇帝。殊不知民族面前沒有妥協,并不是每一個民族都會善待另外一個民族的子民。
在中國近代史中因為對皇權的討論,國家與人民都已經付出了很重的代價。在一場場血與火的試煉中,社會主義新中國得以建立。而在現代科學民主的體制下,討論皇帝與皇權已經不太合適了。
而所謂的繼承傳統文化,祭祖,自稱皇族而出來表現的人,不過是跳梁小丑罷了。在國家危難之時不站出來,卻在和平年代大談所謂的皇族的榮光,實在是貽笑大方。
不能開啟民智,對民眾智慧沒有幫助,屬為不實;不能誠心接受自己身份,在新的時代中學會進步,屬為不智;不能對國家做出貢獻,大談傳統封建迷信,屬為不忠。不實,不智,不忠,卻是與人無益,不過一笑料爾。
文/史海觀復
本文關鍵詞:愛新覺羅后代明星有誰,愛新覺羅后代在北京實力,愛新覺羅后代,愛新覺羅后代都有誰,愛新覺羅后代名人。這就是關于《愛新覺羅后代,愛新覺羅家族的后人》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愛新覺羅后代,愛新覺羅家族的后人":http://eshow365.cn/3-13580-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 上一篇: 第一招:年柱尋干支
- 下一篇: 2021年2月14號是否適合領證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