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押的深度解析,李鴻章簽《辛丑條約》時
最佳答案 問答題庫1358位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關于【花押的深度解析】,今天犇涌小編給您分享一下,如果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本站哦。
內容導航:1、花押的深度解析:李鴻章簽《辛丑條約》時,只簽了一個古怪的字符,是否另有深意呢2、花押的深度解析,花押的前世今生1、花押的深度解析:李鴻章簽《辛丑條約》時,只簽了一個古怪的字符,是否另有深意呢
李鴻章在《辛丑條約》上簽的是“花押”。
在中國古代,花押可是比簽名更具法律效力的東西。
首先,根據《說文解字》一書對“押”字的解釋:“押,署也。”
即“押”的意思就是署名。
但是一些老百姓不識字,他們在接觸到合約文書之類需要署名的時候,簽不了名,怎么辦?
那么,就可以根據他心中所想,隨便畫個什么圖形。
由于這個圖形直接表現出個人的習慣與創意,旁人難窺其意,就難于模仿作偽,且辨識度極高,所以比簽名更具法律效力。
因此,“花押”也叫“畫押”。
但是,高雅的知識分子不喜歡別人說自己在“畫押”——那樣是等同于譏笑自己不識字。
l
他們在畫押的時候,故意用草書寫一些似是而非的字,并且擠攢在一起,讓人難于識別,改稱為“花押”,意思是用花體字寫的符號。
宋人洪邁因此在《容齋五筆》中說:“押字古人書名之草者,施于文記間,以自別識耳。”
在宋代,由于與鄰近的遼、金、西夏都有經濟、文化上的交流,這些兄弟民族不識漢字,畫押更加盛行。
蒙古入主中國后,擅長騎躲的蒙古卻難于執筆,甚至推行固定押印以代替執筆畫押。
另外,花押這種形式也不僅只在中國流行,在亞洲其他國家甚至歐洲也都有簽名用“花押”的形式。
尤其是日本。
現代的中國人已經幾乎沒有人會花押了,日本人還保留著花押的習慣。
1871年《日清修好條規》上,李鴻章簽署的是花押,日方代表簽署的也是花押。
1901年的《辛丑條約》中文本第十二款規定,簽約代表的署名,要以“畫押”形式,而不是簽字形式。
所以李鴻章就遵照條約的規定簽了花押。
和李鴻章參加談判的慶親王奕劻也同樣是在《辛丑條約》上簽了花押,沒有簽名。
除《辛丑條約》外,李鴻章從19世紀70年代參與談判簽署的《日清修好條規》、《中日天津條約》、《馬關條約》上,也都是依照約文規定,簽署的花押。
/bo
李鴻章的這個花押,遠看像“肅”字,估計跟他是一等肅毅伯這個爵位有關。
近看這“肅”字,上邊的部分是一個“李”字的一半,中間的部分是狂草的“鴻”字,下邊部分收尾處隱藏有一個“章”字。
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
李鴻章本人從來沒做過解釋,全由觀者自己品味了。
下面列舉幾個非常著名的花押,大家來品味一下其中意思。
第一個是書畫皇帝宋徽宗的花押:很隨意的兩橫,然后急匆匆的一個提折。
啥意思呢?
肯定不是他的名字趙佶。
有人根據他的身份猜,說是“天下一人”,不知您以為然否?
第二個是大明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花押,這盤龍團鳳的一堆,寫的是什么呢?
有人說是他名字中的“由檢”二字;也有人說是“一國之主”,您覺得呢?
第三個是民族大英雄鄭成功的花押——漳州軍餉大元上面鑄有他的花押——有人說是“朱成功”三字合體,您看出來了嗎?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如果大家要想多了解一些中國的歷史,我給大家推薦史學家蔡東藩一人以十年之心力著作的《歷朝通俗演義》,包括《前漢演義》、《后漢演義》、《兩晉演義》、《南北史演義》、《唐史演義》、《五代史演義》、《宋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清史演義》、《民國演義》共十一部,時間跨度計劃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的歷史。
讀了這套書,基本就通曉中華歷史的變遷過程了。
現在,理工大學將這套書做成精裝禮盒版,除了上面提到的《前漢演義》等十一部書,再加一部由許廑夫先生精心著作的《慈禧太后演義》,全套共六卷十二部,都是全新修訂無刪減版本的,絕對超值,是專門拿到頭條做活動的,團購價是165。
2、花押的深度解析,花押的前世今生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花押,作為古代印章的標志,晉代即已有之,唐宋以后盛行。可謂源遠流長、歷久彌新。
花押也稱畫押、押字、押名。是人們在文書上,根據自身喜好,使用的特定符號。由于是專門設計的,看上去簡單,卻很難模仿造假,有防偽的功能,所以,古人用作取信的憑證。
我國古代帝王大臣、文人雅士常用以代替簽名,不僅有隱瞞身份、防偽的作用,還有很深的寓意和較高的藝術品味。圖1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花押,不信你動手試試看,要寫的形神兼備是不是很難?
花押在熟悉的朋友之間,彼此知道是誰,不知道的人猜也猜不出來,所以,古時候用于書信往來,有隱瞞身份的作用。圖2是懷素《大草千字文》首頁上的花押,代替簽名。如不講明,您能知道是誰嗎?
有的花押設計巧妙,寓意深刻。圖3是大藝術家宋徽宗自己設計花押"天下一人”,號稱絕押,您認為寓意如何?圖4是崇禎帝朱由檢的花押——有人說是他名“由檢”二字,有人說是“一國之主”...您能看出來嗎?
朱由檢是亡國之君,國破家亡之后,大明朱氏后人、著名書畫家八大山人為了紀念君亡之日(三月十九日),特地設計了特殊意義的花押(圖5),以寄托家國情懷。(左:為“三月十九日”幾個字巧妙組成;右:看上去是他的號“八大山人”,實際上是“哭之笑之”四字),設計是不是很巧妙?寓意是不是夠深刻?
圖6是鄭成功漳州軍餉大元,上面鑄有他的花押——“朱成功”三字合體。朱成功是南明皇帝賜給鄭成功的名字,鑄在大元上面,表明反清復明的決心。
宋代以后,平民之間交易也是用花押,以昭示個人信用。
元朝人多用八思巴文,故又有元押、元戳等別稱。元代盛行花押印章的原因是,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手持刀槍易而書寫漢字難,于是執筆畫押被固定押字代替。
清代以后用的越來越少了。
2021.6.28
本文關鍵詞:花押是什么意思,花押設計規則,花押圖片,花押款是什么意思,花押款圖片及年代。這就是關于《花押的深度解析,李鴻章簽《辛丑條約》時》的所有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更多的知識請繼續關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識網站:!
99%的人還看了
相似問題
猜你感興趣
版權申明
本文" 花押的深度解析,李鴻章簽《辛丑條約》時":http://eshow365.cn/3-10052-0.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